選單

在戶外,如何飲水才能防止脫水?

脫水,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但是在戶外,脫水會讓你疲倦、失去方向感、頭痛等,甚至嚴重的,它還會引起數種高山疾病。

當你的行動步伐變得越來越沉重,感到體力不支、口乾舌燥,就可能已經輕度脫水。“口渴”是輕度脫水的訊號,如果這時還不補充水,那麼你的面板會變得乾燥,眼窩也會下陷,繼續行走會出現精疲力盡的狀況。

其實,在戶外,喝水也是一門學問,水喝對了,才能降低脫水的機率。

在戶外,如何飲水才能防止脫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防止脫水,首先注意並不是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因為水分的吸收需要時間,當你感到口渴再喝水為時已晚。

水分真正被身體吸收,是進入血液迴圈。水被喝下,只是被人體吸收的第一步。水分還需經過由胃部到腸道,最後進入血液迴圈。只有走完這個流程,水分才能被人體吸收。

喝足水出發

在你從營地出發之前,或者準備攀登之前,如果補充了足夠的水分,在戰勝脫水的道路上,就已經成功了25%。如果能在出發前喝足水,在運動過程中胃內就能保有較多的液體成分,便於水分的持續吸收。

運動前24小時,可以按照每公斤體重35毫升的量補足水分。

在戶外,如何飲水才能防止脫水?

多次少飲,降低一半脫水機率

運動時,人體吸收水分的速率有限。人體胃排空的速率在每小時750-1000毫升,超過這個數量就不能被吸收。因此,如果一次性大量飲水並不能吸收水分,反而會導致腹脹。

要做到多次少飲,可以將水壺放在伸手可拿的地方。每隔20分鐘就應該補充一次水,如果你的運動強度很大,每小時應該補充450~700毫升水分。

補充電解質,防脫水少不了

人體在大量排汗過程中,失去的不僅僅是水分,還有人體必需的鈉、鉀等電解質成分。電解質大量流失後,人會出現軟弱乏力、噁心嘔吐、頭痛痙攣等不適。

儘管電解質微量,對人體卻必不可少。補充電解質主要依靠食物,但是食物的消化需要過程,運動中也很難迅速進食。因此,在運動過程中,可以透過在飲用水中加入泡騰片和鹽丸實現電解質快速補充。

在戶外,如何飲水才能防止脫水?

飲料只會加重脫水

如果你喝的不是水,而是用糖分較高的飲料解渴,會離脫水反而更近。飲料中加了很多糖、維生素、色素、黏稠劑等化學新增劑,由於這些物質的存在,飲料的濃度比細胞液的濃度大,高滲透壓的液體進入人體後,會導致消化道內細胞液中的水透過細胞膜滲出,因此喝飲料不但不會緩解脫水,反而會加重脫水症狀。

這裡是@單兵戶外淨水專注戶外淨水20年,與您分享實用的戶外資訊,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