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在罐頭面前,我蠢蠢欲動。

黃桃罐頭、橘子罐頭、菠蘿罐頭、豆豉鯪魚罐頭、紅燒豬肉罐頭......點到哪款吃哪款。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小時候,每逢感冒發燒,爺爺就會蹬著腳踏車出去,不消幾分鐘,準會拎個我最愛吃的枇杷罐頭回來。

在盛產枇杷的閩南,枇杷罐頭在商店裡十分常見。

隨著“呲拉”一聲,罐頭揭開一個口,現出一顆顆晶瑩的枇杷。我拿著鐵勺子在一旁早已口舌生津。

飽經糖水滋潤的枇杷,去除了酸澀,入口甜潤,帶著清香。一口下去,清涼的湯汁滑過喉嚨,感冒症已去了一半。

後來去外地上大學,發現彼地的人們也有同款的罐頭治感冒良方,只不過裡面的枇杷換成了黃桃、雪梨、橘子、菠蘿……

在物質貧乏的從前,能吃到罐頭,已是生病的最佳慰藉。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一口罐頭,百病全消。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曾經,沒有小孩能抵擋水果罐頭的誘惑

老家閩南有個習俗,每逢宴席,最後壓軸的,一定是水果罐頭甜湯。待所有人依依不捨地將碗裡最後一塊果肉吃完,再將湯汁喝得一滴不剩,這頓宴席才算圓滿。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水果罐頭風光無限。除了在重要宴席上壓軸出場, 走親訪友、生病慰問,帶上兩罐製作精良的水果罐頭,顯得體面、又有誠意。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五花八門的水果罐頭,各地有各地的喜好。

對小孩子來說,水果罐頭,是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

一個個圓圓的透明玻璃瓶,裡面躺著各種顏色的水果,有梨子的、楊桃的、山楂的、楊梅的……最誘人的當屬橘子。

小小的、橘紅色的果肉瓣,“乖巧”地窩在瓶子裡,多汁飽滿的顆粒分明可見,光是看一眼,就甜到心都化了。

像對待寶貝一樣,把這瓶“橘子”捧在手心,一瓣一瓣小心地舀出來,慢慢品嚐,慢慢回味。這樣甜蜜的記憶,屬於那個年代長大的所有孩子。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曾經有人問為什麼水果罐頭總是用透明玻璃居多?當然是因為水果豐富的顏色和透明玻璃瓶子更配呀。

吃完之後,這些留著水果香味的瓶子就成了小孩子的“百寶瓶”,往裡面裝點水,把抓到的蝌蚪、小魚兒、田螺放進去,就擁有了一個“海洋世界”。

或者,放進摺好的千紙鶴、撿到的小石頭,放在書桌上,百看不厭。

一個水果罐頭,吃的時候甜在心裡,吃完之後,還能甜在眼睛裡。

可愛的水果,加上甜蜜的湯汁——水果罐頭的誘惑幾乎沒有小孩子能擋得住。難怪作家梁曉聲在回憶錄《似夢人生》裡,將水果罐頭裡的湯汁形容為“天上甘露”:

“舉起空盒子(瓶子)仰起頭張大嘴耐心地承接著。許久,終於有一滴特別甜的汁滴落口中。那是我長大十三四歲從未品咂過的一種甜。彷彿在我胃裡頓時溶解為一片,並經由胃漸漸滲入到我周身的血管裡。”

對於第一次品嚐水果罐頭的小孩來說,這樣的體驗並不誇張。

之所以有種“特別的甜”,一來是因為當時甜食仍舊稀罕,小孩子對糖的味覺感受異常敏感;二來是與果肉細胞密切交融之後的糖水,甜得不再單調。

水果罐頭的做法,讓“甜”變得濃厚、豐富,而且保留水果的原樣,又萌又可愛。

拿“大眾罐頭情人”黃桃來說,可以肯定的是,黃桃罐頭真的比新鮮黃桃好吃!

很多隻嘗過黃桃罐頭的人,第一次吃新鮮黃桃,總有點失落:新鮮的黃桃不僅味道寡淡,還帶點酸澀,完全不像黃桃罐頭那樣細膩柔滑、吃一口讓人幸福感倍增。

經過“罐頭大法”加工之後,黃桃的酸澀不見了,果質的細膩被放大了。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罐頭大法讓黃桃迎來了第二春。

這種“點石成金”的效果在其他水果上也有體現,比如經過加工之後的雪梨,不僅變得香甜,口感也軟糯可人;加工過的橘子,刺激性的酸味變少了,卻多了溫和的蜜香。

現在長大的80後90後,雖然不再稀罕這種罐頭美食了,但偶爾也會被水果罐頭的記憶襲擊,突然特別想再嘗一下那口甜。

罐頭開啟的那一瞬間,小時候清涼甜美的記憶就湧上來了。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各色肉罐頭,豐富了人們的選單

水果罐頭解饞,肉罐頭則是上好的烹飪助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各種各樣的罐頭成了人們追捧的美味。密封在罐頭裡的肉浸透了汁水,入味、香濃、粘稠,遠比自家做的各種醬料好用。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我的心隨著那滴油融化了。

在那個食物還不豐富的年代,各色罐頭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選單。逢年過節鄭重地提幾個肉罐頭回家,稍微加個工,配上各種蔬菜、簡單擺個盤,就是一道上得了檯面的好菜。

那時候,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發明的“肉罐頭烹飪方法”:炒米粉、蒸飯、燉菜,甚至乾脆直接拌米飯吃,各有各的美食心得。

但無一例外的,自從有了罐頭,主食的消耗那是相當劇烈啊,肉罐頭真是實打實的“下飯神器”!

說到罐頭的起源,其實它的發明,最初和美味並無太大關聯。18世紀末期,在外行軍打仗計程車兵們,需要一種更為便攜和方便儲存的食物,於是就有了罐頭。

罐頭的做法,就是把食物煮沸之後密封,使得食物的保質期最大限度地延長了。

這種技術傳出戰場,傳到了中國。

從此,中國人開始重新定義罐頭,創造了品類眾多、味道獨特的“中國式罐頭”。

據《廣州市志》記載,廣州廣茂香罐頭廠於1893年建立,這是中國第一家罐頭廠,第一罐豆豉鯪魚罐頭就此誕生。

生產技術是外來的,但豆豉鯪魚罐頭的配方絕對是本土味兒。

19世紀後期,珠三角一帶興起了下南洋的熱潮,遊子一別千里。

家人為了讓他們在外地也能吃上家鄉美味,把家鄉特產的鯪魚用油煎過,浸泡在盛滿豆豉油汁的瓦罐中,讓遊子們隨身攜帶,既能防腐,又甘美下飯。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珠三角特產鯪魚,肉質鮮嫩。/wikipedia

在罐頭工業興起的初期,由於裝置簡陋,資金不足,中國的罐頭廠並沒有真正興盛起來。

但中國人與罐頭的情結就此生了根。

改革開放之後,罐頭廠愈來愈多,“中國式罐頭”的鼻祖豆豉鯪魚不僅沒有被遺忘,反而一度成了珠三角人民以及華僑最熱衷的罐頭之一。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一罐豆豉鯪魚,足以讓人忘記吃其他菜。

無論遊子離家多久、走得多遠,一罐豆豉鯪魚罐頭,足以解鄉愁。

對廣州人來說,豆豉鯪魚更是居家必備。掀開薄薄的盒蓋,鋪滿豆豉的油汁裡,滿是酥脆而勁道的鯪魚,就連尖銳的魚骨都被泡軟了,入口即化,酥脆可嚼。

魚肉自不用說,腥味不見了,肉香的層次卻更豐富。飽吸了肉香的豆豉也不甘當配角,夾一顆送進嘴裡,豆豉在牙齒間化開的時候,濃厚的肉香與醬香足以讓人連連叫絕。

涼拌菜能用,蒸煮肉食能用,就連炒青菜也少不了——嶺南有道著名的青菜:豆豉鯪魚油麥菜。把魚肉撕成小塊,配上清香爽口的油麥菜,鹹香可口,層次豐富。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豆豉鯪魚炒菜。

鷹金錢、珠江橋、金櫻花、甘竹,這些名字在廣東家喻戶曉,都是老字號豆豉鯪魚罐頭品牌。

每逢颱風天,一家人難得團聚在家,邊看TVB電視劇邊開啟罐頭,真是舒服又開心。

香港旅行美食作家歐陽應霽曾在文章裡回憶,兒時,為了獨享豆豉,竟欺騙弟弟妹妹,將豆豉說成蟲卵,把小孩子嚇得不輕。

珠三角人民愛吃豆豉鯪魚罐頭,上海人則為一款午餐肉流口水。

有次,演員陳沖被問及當年拍電影《小花》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她表示那時候最羨慕同劇組的劉曉慶。

為什麼羨慕?因為劉曉慶天天有午餐肉罐頭吃。

在那個年代,美味珍貴的午餐肉,並不是日常食物。

在二戰後的上海,稍微有錢的人,經常託人買一種美國大兵的“剩餘物資”。

那是一種Q彈、香味獨特的罐裝肉食,雖然叫“肉”,吃起來有點像蹄膀凍。

它誕生於1937年的美國,一開始的定位是軍糧,戰爭結束後,老百姓也喜歡上了這種食物。

1959年,上海梅林罐頭廠請來斯洛伐克專家,生產出中國第一批午餐肉罐頭。不過一開始,價值不菲的午餐肉大部分罐頭都出口了,直到改革開放後、經濟條件好了,吃午餐肉的人才漸漸多了起來。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上世紀50年代,梅林食品廠生產車間,女工們正在加工食物。/中國食品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凡是家裡要開午餐肉,必有喜事。

開罐頭是一件極具儀式感的事情,家裡的男主人用一把小刀,沿著邊緣輕輕挖開一個小口,接著再慢慢撬開。

蓋子一掀開,一股獨特的肉香撲鼻而來,讓人不自覺地嚥下口水。

午餐肉可以拿勺子直接挖著吃,或者和麵包一起吃。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用勺子挖肉的感覺,特別爽。

但只有老上海才知道什麼是午餐肉的講究吃法:打一隻雞蛋,將午餐肉切成半釐米的薄片,放在蛋液裡浸一下,然後放到平底鍋裡煎,煎到兩面微微金黃。

最後趁熱蘸著辣醬油或西紅柿醬吃,這樣的午餐肉,外酥裡嫩,飽滿而不油膩,讓人慾罷不能。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厚度掌握得當是香煎午餐肉的秘訣之一。

有人說,長大後再開啟午餐肉罐頭,那個味道總和無憂無慮的童年聯絡到一起,“以至於後來每次壓力大了,就特別想買罐午餐肉吃著”。

不過,要數將午餐肉的美味開發到極致的,當屬四川人和重慶人。

他們的做法很是粗獷:切好片的午餐肉,放入翻滾的火鍋中一燙,再佐以各式蘸碟調味,用他們的話說,那可真是“美味無邊,吃得巴適”!

罐頭地圖往北,是一款讓河北人為之痴迷的紅燒豬肉罐頭。

在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裡面,穿著軍裝的周冬雨對著鏡頭大快朵頤地吃一罐紅燒肉,邊吃還邊誘惑觀眾:“你們不吃,可不是我不給你們啊。”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據說這部劇播出後,同款紅燒豬肉罐頭在網上賣火了。網友們說,從包裝來看,這個罐頭的原型,應該就是來自河北的北戴河牌紅燒豬肉罐頭。

我當年的大學舍友、來自河北的洋洋,曾經在一次臥談會上跟我們詳細描述過紅燒豬頭罐頭的吃法。

粗糙的吃貨,一般拿到開啟就直接吃了,有點鹹,但香。

稍微“會吃”的人,就會從罐頭裡挖一點肉出來,放在熱乎乎的米飯上面一通攪拌,待肉汁融化,米飯粒粒粘香,一下能吃兩碗。

最厲害的吃法,是先把紅燒肉罐頭倒進鍋裡,煸炒出油,再放入蔥花翻炒,隨後加入土豆、茄子、麵條等等自己偏好的食材,五分鐘後烹飪完成,肉汁的味道充分滲透到菜裡,菜都比肉香了。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紅燒豬肉罐頭——減肥路上的攔路虎。

各式各樣的水果罐頭、肉罐頭,在當年的中國,到底有多受歡迎?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1978年,中國罐頭生產企業僅為150家,總產值14。85億元;而到了1995年,罐頭企業數量達到了頂峰1775家,也就是每個省份就有多達77個罐頭廠。

不到20年,罐頭廠家數量翻了10多倍,這都是“吃”出來的呀!

1995年,罐頭產業的總產值為145。92億元,其中出口額46。60億元以1995年的物價,每個罐頭3塊錢左右,算下來中國人一年就消耗了33。1億個罐頭。

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號稱“銷量連起來繞地球一圈”的香飄飄奶茶,2018年一年也只賣出12億杯。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從“奢侈品”到“垃圾食品”

罐頭失寵得太快

最近幾年,賣午餐肉罐頭的梅林罐頭廠開始出現了營收的負增長。根據梅林公佈的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21。79 億元,比上年度的 222。21 億元減少 0。19%。

曾經風光無限的罐頭大佬,如今逐漸面臨被市場邊緣化的危機。

不單單是梅林罐頭,20世紀以後,罐頭在中國人食譜裡的比重漸漸下降。

不知道逛超市的時候你留意過沒有?貨架上的罐頭寥寥無幾,除了幾款長青調料的罐頭,其他多是進口罐頭,作為進口食品的一部分,擺放在貨架上。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你有多久沒買罐頭食品了?

買罐頭的人越來越少了,除了特價折扣,不然沒人會動“那一排”。

曾經被視為珍饈的水果罐頭,如今被冠以“不新鮮”以及“防腐劑、新增劑過多”的名頭,遭遇冷落。曾經讓中國老百姓一聞到就流口水的肉罐頭,如今也變得可有可無。

罐頭食品,真的不健康不新鮮嗎?不見得如此。

專家早已多次闢謠:正規罐頭裝的產品不需要防腐劑保鮮,且更加新鮮。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罐藏食品專業委員會專家林焜輝表示,常見的罐頭包裝都是完全的密封包裝,滅菌後的食品在真空狀態下能防止外界細菌進入,因此絕大部分罐頭食品無需加入防腐劑。

也就是說,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合乎操作規範的罐頭食品,在安全上是有保證的,吃起來絕對沒問題。

但大多數人也不想了解了。

在快速發展的物流的支援之下,人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更新鮮的食物。原本需要在罐頭裡才能吃到的紅毛丹、荔枝、龍眼等水果,現在依靠冷鏈運送,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如果想快速吃到一頓好菜,肉食罐頭仍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方便運輸、容易儲存,也易於搭配,特別是對於加班族和單身人士來說,家裡常備肉食罐頭,再方便不過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年釋出的《中國罐頭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資料顯示,美國人均罐頭年消費量在90公斤左右,西歐約50公斤,日本為23公斤,而我國僅為2公斤。

事實上,我國罐頭加工企業的銷售方向,還是以出口居多,而且打的都是低價牌。這導致長期以來罐頭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況且技術創新也沒有跟上。罐頭企業的一成不變,正在把自己逼上絕路。

不信你就回憶一下,幾十年過去,你吃到的罐頭是不是和小時候的一模一樣,包裝沒變,食材沒變,就連味道,也和從前一樣。

罐頭食品,有一天會從中國人的生活裡消失嗎?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2017年4月7日,一家名為某某鋪子的罐頭公司正式遞交了新三板掛牌申請。這麼冷門的企業也會上市?

進入這家公司的電商頁面,不難看出,他們的罐頭在包裝上耳目一新,比如將玻璃罐換成鐵罐裝,產品規格上也開始主打適合年輕人的小瓶,甚至廣告語也趨向於年輕活潑化。

哈,古老的罐頭也與時俱進,要把自己變成網紅食品了。

除此之外,罐頭還能有什麼玩法?

前幾年日本各地的繁華區流行起了一種“罐頭吧”,店裡只賣各種罐頭和酒水,顧客可以自選罐頭配酒喝。去的人還挺多,除了新鮮感,大概也因為在酒吧裡吃罐頭的感覺很酷。

2019年了,罐頭的確很難再恢復昔日地位,但罐頭裡的情感因子,卻始終都在。有關罐頭的味覺記憶,仍然盪漾在舌尖。只要回憶還在,我們就不希望罐頭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早就蠢蠢欲動了?那就給你一道選擇題:

任選一款罐頭,馬上就能吃到,你會選哪款?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1] 梅花香自苦寒來——上海梅林七十週年回眸和展望|上海輕工業

[2] 食品罐藏發展史略——紀念罐頭髮明200週年|包裝學報

[3] 1893年中國建立首家罐頭廠 外來技術卻是本土配方|廣州日報

[4] 春風十里不如你…的罐頭丨罐頭極簡史|新京報

[5] 科普 罐頭食品到底新不新鮮|廣東甘竹罐頭有限公司官網

[6] 曾經象徵食品工業繁榮的罐頭,為何已經遠離了你的生活|好奇心日報

[7] 罐頭食品不好賣了,金寶湯乾脆投資潛在競爭對手|好奇心日報

[8] 年銷4000萬罐,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閩南人最愛吃的罐頭古龍造|環球閩商

[9] 上海梅林:2018年年報經營評述|益盟操盤手

[10] 從“奢侈品”到“尋常物” 中國罐頭工業跨界求新之路|中國食品報

[11] 新井一二三專欄:日本正流行“罐頭吧”|澎湃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作者 | 馬路天使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