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在崑山,吃的盡是“怪名”

說起

崑山

,這個夾居上海和蘇州之間的縣級市,曾在全國百強縣評選中,以五項第一拿下

中國“最強”縣

的名號。

“東南財賦,姑蘇最重;東南水利,姑蘇最要;東南人士,姑蘇最盛。”

這句清朝康熙時的讚歎,在今天看來仍不過時。姑蘇之地,匯聚財富、水陸暢行、人才輩出,江南美食也不例外。

而在崑山街頭巷尾的小吃店裡、各類蘇菜館的選單上,卻屢現

“怪名”

:奧灶面、襪底酥、面拖蟹,還有泡泡餛飩、萬三蹄,以及一堆五花八門的定勝糕、海棠糕、婉英糕……

崑山的“怪名”美食,都是什麼來頭?

這“怪名”,有故事

崑山,“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以“中國第一水鄉”周莊聞名海內外。吳儂軟語之下,崑山的“怪名”美食也有幾段故事。

呲溜呲溜:奧灶面

奧灶面之

“奧灶”

,其由來一說是歷史典故,一說是方言諧音。

“奧灶”,即

奧妙藏在灶裡

。傳說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途徑崑山時到一家小麵館,吃下一碗紅油爆魚面後,感嘆味道鮮美,忙讓太監打聽烹製方法。這太監卻不通方言,情急之下胡謅:“主要是因為面灶上的奧妙”,“奧灶面”因此得名。

但崑山人大多不認同這典故:“奧灶”其實只是崑山土語

“鏖糟”

(áo zāo)的諧音,意為亂糟糟、不衛生。在得名之前,因賣面的店主年紀大、手腳慢,麵館內又黑咕隆咚,食客於是就戲稱這面為“鏖糟面”。

在崑山,吃的盡是“怪名”

△ 紅湯醬油的奧灶面

奧灶面,最注重

“五熱一體”

,即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

那濃湯重油剛從鍋裡挪到碗裡,就被端上了桌。急急忙忙吹開熱氣,悶頭大口嗦食麵條的人們,額頭上也微微滲出汗珠。吃完一碗奧灶面,如同蒸了個桑拿。

奧灶面,又分為紅油爆魚面和白湯滷鴨面。

在崑山,吃的盡是“怪名”

△ 這碗奧灶面,配爆魚還是配大排?

紅油爆魚面的外形最符合“鏖糟”之名,其

湯色醬紅、麵條細膩、澆頭豐盛

頂上的油炸爆魚香脆味鮮,浸入鹹甜的湯汁內,口感又添一份軟嫩。

吃奧灶面,最佳選擇是崑山老街內的蒼蠅小館。

這些小館雖位置偏僻,招牌簡陋,但保留了手工製作的粗實感,選料用料絲毫不小家子氣。這一點從湯麵上漂浮的

大片蔥花和濃醇紅油

,以及那

厚達三釐米的香炸大排

就足以看出。

在崑山,吃的盡是“怪名”

△ 澆頭豐盛,任客挑選

但要去崑山吃奧灶面,可別趕上“早高峰”。

每天早飯點,大清早逛菜場的、上班前飢腸轆轆的本地人,不約而同地聚在奧灶館外的攤子上。個個端著一碗奧灶面,

一筷面一口湯

,“呲溜呲溜”吃了個碗底朝天。

“怪”,也要怪得惟妙惟肖

在第一水鄉周莊之外,崑山還有個

百年古鎮錦溪

在崑山,吃的盡是“怪名”

△ 錦溪祝甸古窯文化園

古時的錦溪以磚窯出名,盛產優質金磚,“其聲敲之如金玉石磬”。在古代建築文化中,金磚曾是皇權至尊、君臨一切的象徵。

錦溪特產之一“襪底酥”的由來,也與君王有關。

百年錦溪:襪底酥

無獨有偶,襪底酥也跟

“嘴饞的皇帝”

扯上了關係。在民間傳說中,“襪底酥”由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賜名。

因呈腰子狀,

形似穿老布襪時墊在腳底的硬襯

,零星散落的芝麻又像納線時留下的針眼。

在崑山,吃的盡是“怪名”

△ 撒上芝麻的襪底酥

當這一疊薄薄的酥餅擺在宋孝宗的案頭上時,就被錯看成了妃子縫製的襪底。

襪底酥雖形似襪底,論質感卻大相徑庭。

襪底得是硬邦邦的,這樣踩在腳下才夠厚實,襪底酥恰恰相反。

在錦溪古鎮上塘街,當你聽到一聲聲渾厚敦實的拍打時,就知道是熱騰的襪底酥出爐了。

老師傅從爐膛內端出烤紅的鐵板,再把長圓形的酥餅一個個甩至冷卻盤上。

層疊壘高的襪底酥,閃著油滋滋的光,

眨眼功夫就被蹲守在店前的食客爭搶一空。

在崑山,吃的盡是“怪名”

△ 剛出爐的襪底酥,來一個?

襪底酥,酥在表皮。到嘴時可不能心急,得輕咬緩收,才不至於散落一身餅屑。

這層層油酥皮,來自老師傅調面揉酥時下的功夫。

傳統的中式酥皮分兩種,淮揚酥皮和廣式酥皮。襪底酥則是典型的淮揚酥皮,以油調麵皮包裹油酥,擀製成皮後,摺疊包入內餡,再重複多次。

經180度烘烤後,層疊的酥皮間被鼓進了熱氣,交錯地蓬鬆開來,

薄得透明,酥得掉渣。

配上一杯茶,順著茶的清潤,豬油的渣香和烘烤的煙火氣在口腔內混合,一個襪底酥下肚,留了滿嘴噴香。

不止“怪”,還“鮮”

崑山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自然資源組成豐富。略微傾斜的地勢從西南向東北角輻射,覆蓋了林地、耕地和水域。

從崑山的湖泊裡,到低窪區的沼澤土,再到半高田地的耕地中,

水陸農產品應有盡有

。但最出名的,恐怕還是每年夏秋之際,陽澄湖供產的大閘蟹。

“蟹中之王”陽澄湖大閘蟹

,背青肚白、膏滿黃肥、肉質鮮嫩。

在崑山,吃的盡是“怪名”

△ 陽澄湖大閘蟹

它的好,古今都有人撐腰站場。民國時期,章太炎夫人湯國梨感嘆

“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現在,它盤踞陽澄湖“湖八鮮”之首,蟬聯各湖區大閘蟹銷售榜榜首。

近年來,各類品牌大閘蟹競相湧現,用低價攻陷市場份額。在這種情況下,陽澄湖大閘蟹的市場價格仍保持每年約10%的增長。

要吃上一口正宗陽澄湖大閘蟹,可沒那麼容易。

鮮掉眉毛:面拖蟹

俗話說,“九月吃母蟹,十月吃公蟹,吃到立冬止”。 但在崑山,也有句老話:

“忙歸忙,勿忘六月黃”

“六月黃”也叫“童子蟹”,每年農曆六七月,是大閘蟹成熟前最後一次脫殼的時間。

這個階段的大閘蟹,正處於從“少年”步入“青年”的關鍵時期。其特點是背殼呈褐黃色,蟹爪尖實而有彈性,外殼薄、內殼軟、肉質豐滿。因此在烹飪後可以

帶殼吃下

,省去不少麻煩。

不去殼的蟹,怎麼吃?

崑山菜中有道“面拖蟹”,做法簡截了當。

螃蟹一切兩段,除去蟹臍,均勻沾上雞蛋麵糊。入熱油,炸至金黃。後調味,加入香姜蔥末、白糖醬油等炒勻入味。最後加水燜至湯稠,即可出鍋。

由此可知,

所謂“面拖”,就是“炸”的一種方式。

“六月黃”螃蟹身形小巧,裹上一層面粉炸熟燜燒之後,金黃的外殼被藏在麵糊和湯汁裡,若隱若現。夾起一塊,濃稠的湯汁跟著麵糊,直往下滴。

崑山人愛面拖蟹,並非因為螃蟹本身。

“六月黃”不一定勝過金秋十月裡大閘蟹的豐腴黃膏,但那雞蛋麵糊裡滲入的蟹鮮,卻讓你一筷接著一筷,體會

“鮮”在口腔裡如煙花炸開

的滿足。

在吃完麵拖蟹後,或許你的眼睛還是直勾勾地盯著那湯盤裡的金黃湯汁,直到拌進一碗米飯抹得一乾二淨後,才摸摸肚皮起身。

難怪崑山人吃到這面拖蟹時,發出了

“鮮掉眉毛”

的感嘆。

三伏天已至,馬上也到了“六月黃”端上餐桌的時節。

不妨趕上趟兒,到崑山的小館子裡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