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有種“變臉”叫隔代親,看到子女表情無波動,看到孫子立馬變臉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雙職工家庭有老人帶小孩的佔

70%

,而根據排名顯示,幫忙帶小孩最多的是

奶奶

,其次是姥姥,最後是姥爺和爺爺。在我國古代就有一句話叫做“

抱孫不抱子

”,講的就是

隔輩親

。當年輕一輩有了孩子,往往我們的孩子在老人眼裡,比我們的

地位

要高得多。這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心聲。

有種“變臉”叫隔代親,看到子女表情無波動,看到孫子立馬變臉

前幾天網上有這樣一個影片,發出來以後網友都說簡直就是“

大型雙標現場

”。原來是

兩姐妹

回孃家,老爸開啟門一看,發現是兩個女兒回來了。這時候老爸也沒什麼

笑模樣

,轉身一邊往回走,嘴裡一邊還說:“又回來幹什麼呀?”這時候姐倆把背後的

孩子

抱出來說:“因為寶寶想姥爺了,回來看姥爺呀!”這時候老爸回頭一看,原來兩個外孫回來了,

立馬

就笑開了花,看到寶寶沒睡,小心翼翼的接過來抱著。

有種“變臉”叫隔代親,看到子女表情無波動,看到孫子立馬變臉

安徽的一個年輕女士

回孃家

也遭遇了同樣的狀況。媽媽一開門看到是女兒回來了,問她說:“誰叫你回來的?”轉頭看到外孫在門後面站著,態度立馬

180

度大轉變

,把孩子摟過來,一邊親一邊說:“哎呦,我的心肝小寶貝兒回來啦,我可

想死你

!快讓姥姥親親!”女兒在旁邊哭笑不得,直說媽媽都

不愛

自己了。那麼老人們為什麼對兩輩人是

截然不同

的態度呢?

有種“變臉”叫隔代親,看到子女表情無波動,看到孫子立馬變臉

為何態度截然不同

1、父母對兒女往往嚴格要求,面對孫輩往往是“老小孩”

我們的父母從小就對我們

愛之深,責之切

。在我們小的時候就嚴格要求我們,就怕一個不小心沒教育好,我們就長歪了。所以他們已經

習慣

了,在我們面前擺出一副

嚴厲

的長輩模樣。很多時候他們其實也是想我們的,也一直在

默默

關心我們。就因為已經習慣了之前的相處模式,他們也

不好意思

再表現的特別親密。

但是等到有了孫輩的時候,我們的父母

年紀

都大了,他們這時候也就是我們說的“

老小孩

”的狀態。他們這時候其實更願意跟孩子們

打成一片

,讓孩子們高興,彷彿成了他們最有

成就感

的事情。他們退休了,都放下了生活的重擔,反而回到了

返璞歸真

的狀態,怎麼開心怎麼來。

有種“變臉”叫隔代親,看到子女表情無波動,看到孫子立馬變臉

2、老人能在孫輩身上找到“價值感”

許多老人上了年紀,過上退休生活以後,反而覺得

無所事事

。尤其是當他們感覺到體力或者記憶力明顯的

下滑

以後,更會有一種對生活的

無力感

。但是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孫輩的小朋友,可以讓他們帶一帶,他們就覺著自己還可以做別人的

依靠

,他們還是有用的。就有了一種滿足的

價值感

,自己原來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但是,我們年輕一輩作為孩子的

父母

,我們對孩子的責任是

不可推卸

的。作為兒女,也不能讓我們的父母替我們

操心

太過。平時還是要多花心思對我們的小孩的

教育

上。

有種“變臉”叫隔代親,看到子女表情無波動,看到孫子立馬變臉

3、把以前對子女的遺憾彌補到孫輩的身上

以前的生活條件不太好,老人對於兒女可能會感覺有很多物質上的

虧欠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老人就會

想盡辦法

,把所有他們覺得好的東西,都擺到

孫輩

的面前。以前我們的父母也是要工作,要養活家庭的,他們揹負著很大的壓力,所以他們可能對於兒女的

陪伴

很少。現在他們退休了,就把大把的精力和時間

消磨

在了孫輩的身上,想把以前的遺憾全部都給

彌補

回來。

有種“變臉”叫隔代親,看到子女表情無波動,看到孫子立馬變臉

但是這時候就要

警惕

,小心把寵愛變成

溺愛

。老人帶孩子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孩子即便有什麼不對,兒女們也不能

管教

。一旦兒女們表現出嚴厲的狀態,老人們往往就會

喝止

。長此以往,父母們在孩子面前一點威信也沒有,很多小孩就被養成

天不怕地不怕

的性格。只要父母一想管孩子,孩子就大聲叫他的“

保護傘

”,最後只能無奈作罷。

有種“變臉”叫隔代親,看到子女表情無波動,看到孫子立馬變臉

總結:孩子們有更多的人疼愛她,當然是一件更好的事情。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你一定要先跟老人溝通一下,養孩子可以寵愛,但是教孩子絕對不能溺愛。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所以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絕對不能讓步。應該相互諒解,共同努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