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寒從足下生”,冬季泡腳好處多,注意事項別忽略

“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部位最容易血液迴圈不好,尤其是對於很多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用熱水泡腳時,腿腳的末梢血管逐漸擴張,血流量隨之增加。正確泡腳能減輕頭部血管壓力,可以緩解某些型別的頭痛。有一些睡眠專家認為,更年期女性每天用熱水泡腳,可放鬆全身,緩解腰背疼痛,促進睡眠。

“寒從足下生”,冬季泡腳好處多,注意事項別忽略

健康泡腳記住五點

水溫40~45 ℃

泡腳水溫並非越熱越好。水溫太高,不僅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壞足部面板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一般建議以40~45 ℃為宜,建議先用手試試溫度。糖尿病人為保險起見,可用溫度計測量一下水溫。

時間15~30分

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如果時間過長,可能引起腦部供血不足。一般建議泡腳時間控制在15~30分鐘。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尤其應注意,不要用過熱的水泡腳,如果泡腳時感到胸悶、頭暈,應停止泡腳,休息一下。若出現其他明顯異常,必要時應到醫院就診。泡腳的水溫使人微微出汗為宜,建議先用手試試溫度。另外,可以邊泡腳邊喝一些溫水,補充水分,驅走體內寒氣。

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在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迴圈,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吃完飯後,人體內的血液集中流向消化道,如果這時用熱水泡腳,就會使本來應該流向消化道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時間長了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不足。因此,最好吃完飯1小時後再泡腳。

容器最好用木盆

有人喜歡在泡腳水裡加中藥,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發生反應,甚至生成有害物質,使藥物的效果大打折扣。木盆本身無害、安全、保溫效能好,理論上,泡腳盆越高越好,最好能把整個小腿都放到水裡去。泡的經絡穴位越多,效果越好。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略有難度。一般沒過腳踝即可,泡腳盆的高度最好超過20釐米。

不建議大家從網上購買成分不明的“足浴包”“足浴粉”等。如果想在泡腳時加藥材,建議先諮詢中醫,根據體質選擇。經期和孕期女性、過敏體質、腳部面板破損的人和老人,尤其應遵醫囑選用藥材,以免泡出問題。

泡腳後不要立即睡覺

泡腳會使血液迴圈加速,應該靜靜休息一段時間,等待興奮感消退,最好稍微按摩一下雙腳,穿上襪子做好保暖工作,等到全身溫度降低之後再睡覺。

“寒從足下生”,冬季泡腳好處多,注意事項別忽略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泡腳

兒童

嬰幼兒面板細嫩,容易燙傷。而且足弓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形成的,常用熱水給兒童泡腳,足底的韌帶會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易形成扁平足。

嚴重時,兒童的大腦、心臟、腹腔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平時使用溫水給嬰幼兒洗腳即可。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因為微血管病變,神經內膜毛細血管容易阻塞,引起神經病變,導致神經傳導障礙,痛覺纖維受損,反應遲鈍,不像正常人遇到高溫時會本能地退縮閃避,所以在用過熱的水時容易被燙傷。

靜脈曲張患者

靜脈曲張多與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有關,泡腳後區域性血流量增加,易增大靜脈迴流負擔,加重病情,甚至出現“腳越泡越腫”。此外,靜脈曲張者也不建議用熱水袋暖腳或洗桑拿,洗澡水溫不宜超過 40 ℃。

低血壓等體質虛弱的人群

這類人群在用熱水泡腳出汗時容易出現頭暈的現象,泡腳時間過長會使血壓更低,甚至出現昏厥。有心臟病及心功能不全等症的重症病人不適合用熱水泡腳,熱水易引起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加重心臟的負擔,引起病人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