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我們的節日|一道桂花年糕 烹出火熱香濃中國年

我們的節日|一道桂花年糕 烹出火熱香濃中國年

舟山網(掌尚舟山)訊 (實習記者 謝丹慧)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集大成者《隨園食單》曾寫:“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味要清鮮,不可淡泊。此凝似之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在以各類小海鮮為飯桌翹楚的舟山,也有這樣一道濃厚與清麗並存的傳統美食,成為親朋在新春的飯桌上爭相賞味的“人氣王”。

我們的節日|一道桂花年糕 烹出火熱香濃中國年

一罐桂花,在隆冬留住金秋的味道

桂花年糕,江南地區歷史悠久的傳統甜點,經由一代代舟山老一輩們的傳承和改良,已經具備了鮮明的舟山特色。每逢新春佳節,家住定海鹽倉街道酉鳴村的馮大姐總會滿懷興致地烹上這麼幾碗桂花年糕,給飯桌上的人們帶來香甜軟糯的味蕾體驗。

今年春節,馮大姐早早提前備好要用的食材,清晨五點就穿好圍裙,擼起袖子準備中午的飯食。這麼多菜餚裡,她最重視的就是桂花年糕。“小年糕掰好了嗎?那罐桂花可以好拿出來嘞……”在馮大姐身旁做幫廚的丈夫總能時不時聽到妻子的唸叨。

馮大姐說,一碗桂花年糕,最搶眼的角色就是一顆顆色彩濃豔的桂花,“一灑上桂花,年糕就變好看了,就活了。”然而,製作桂花並非一件易事。

馮大姐案板上的那滿滿一罐桂花,來自與她同村的姑姑陳阿婆親手製作。金秋九月,陳阿婆家的一樹金桂泛著耀眼橘紅,她用一根細長杆將滿樹金燦呼啦啦地打落,然後從一地橘紅中挑出雜質,將顆粒完好的金桂用簍子裝起來。接下來便是透過一道道工序加工桂花:用紗布包裹好新鮮桂花,裡頭撒少許鹽,再是不斷地揉捻,把花的汁液從紗布裡溢位去,最後用白砂糖醃製,按分量裝進一瓶瓶罐子裡。封裝好的桂花在舟山土話裡有了新名字:“梅桂”。

今年陳阿婆送了許多罐桂花給親朋好友,經過長時間的存放,馮大姐家裡剛開封的“梅桂”香氣撲鼻,引得等待新年飯的半大孩子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摔炮”,一窩蜂來到露天廚房嗅一嗅冷空氣氤氳中怡人的暖香,好像聞一聞味道就能渾身熱絡起來,就能想象到爾後它們將如何火熱芬芳……

烈火烹油,炒出一片紅紅火火

桂花年糕是馮大姐所有選單中的壓軸角色,待到冷盤熱菜上得差不多的時候,便輪到桂花年糕粉墨登場了。“油溫在70-80度之間放入年糕最好。”馮大姐邊說著邊用手鼓搗臂彎裡“蓄勢待發”的年糕,作為後廚裡的“老江湖”,馮大姐只需用眼睛觀察就可感受到最佳油溫。“滋——啦——”年糕下鍋,一條條躍入熱油裡,鍋底陡然升騰起濛濛白煙,馮大姐的鍋鏟成為這場食材聯誼的“指揮官”,在一鍋白條兒裡閃轉騰挪。

我們的節日|一道桂花年糕 烹出火熱香濃中國年

翻炒一陣後,馮大姐往鍋中加入少量糖水,這時的年糕逐漸白中透黃,油汪汪的。眼看著年糕逐漸炒熟,馮大姐往上面撒了一小袋黑芝麻,芝麻觸到年糕體,竟立馬抱住不撒手,一顆顆附在上面,馬上也變得油光透亮。“梅桂梅桂!”馮大姐短促的話還沒說完,丈夫趕忙夾起一把金桂往熱鍋中撒去。

我們的節日|一道桂花年糕 烹出火熱香濃中國年

很快,所有“成員”全部集合,桂花香、芝麻香和年糕的糯香在熱油的調和下交融在一起,伴隨縷縷白煙瀰漫開來,連在室內大快朵頤的親友都忍不住暫時放下筷子,跑來小廚房一觀盛況。

年糕終於被端上了飯桌,坐成一排的孩子們早就拿著筷子蠢蠢欲動,光這火熱的一小碗就有蓋過海鮮硬碟的勢頭。“回家過年,就等著這口‘年味兒’”。馮大姐外地上學的侄女在饕餮之餘心滿意足地說。

桂花年糕,傳承祝福、啟新未來

菜燒好了,天沒亮就起床的馮大姐在這時總算可以歇口氣,聽著親友對桂花年糕的誇讚,樸實的她難能露出驕傲的神情。“現在飯店擺桌很流行,但我親自燒熱菜熱飯給他們吃,心裡也是很開心。”馮大姐喜歡熱熱鬧鬧,每年正月裡都在自己老家歡歡喜喜烹出一桌年味。她希望大夥兒在新的一年都能如同剛出鍋的桂花年糕一般,冒著熱騰騰的煙火氣,朝氣而馥郁。

飯畢,桂花年糕基本一掃而光,馮大姐開始準備果盤瓜子供大傢伙嘮嗑聊天,四面八方的話題從人們口中奔赴而來。這不,一個嶄新的年,紅紅火火地開始了……

【來源:大海網】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