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宜賓人的年味:過年必吃豬兒粑!今年你吃了嗎?

宜賓人的年味:過年必吃豬兒粑!今年你吃了嗎?

說到葉兒粑,可能大多數四川人都知道,但說到豬兒粑,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在宜賓鄉下,有每年大年初一吃豬兒粑的習俗。豬兒粑是糯米粉為皮、豬肉末和宜賓芽菜和為餡,個大身圓,白白胖胖,飽含了鄉下人期待闔家團圓、健康快樂的美好願望。

製作豬兒粑可不簡單。過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除了殺年豬,還要泡一大盆當年的新糯米,糯米經過浸泡後會變得香軟,做豬兒粑的皮很好吃。

宜賓人的年味:過年必吃豬兒粑!今年你吃了嗎?

糯米泡好,洗淨石磨,一手將溼糯米從石磨頂上的孔喂進去,一手將掛在石磨上的磨杆推動,石磨就旋轉起來,白色的糯米漿從磨槽流進接在磨槽口的新白布袋裡。布袋放在竹筲箕上,漿液裡的水滲出來,濾進下面的木盆裡,最後口袋裡只剩下半乾的糯米溼粉。將溼粉裝進一個大海碗裡,準備大年初一做豬兒粑用,剩餘的掰成小塊,放在竹編簸箕裡,端到院壩裡曬製成“磕粉”。

大年初一吃的豬兒粑是有講究的。除夕晚上守夜時,將豬肉剁成肉餡,與新醃的芽菜和好。初一一大早,人們就起來將糯米粉加水揉好,包上餡,放進竹製蒸籠。半小時功夫,白白胖胖的豬兒粑就出鍋了。

宜賓人的年味:過年必吃豬兒粑!今年你吃了嗎?

各家各門的娃兒們起床後,除了在院子裡放鞭炮,還要去給家裡老人拜年,然後孩子們開始到各家串門,吃豬兒粑。每家四方木桌上還擺著一小碟切成薄片的涼拌菱角菜,解膩又爽口,簡直是豬兒粑的絕配,吃多少都不會感到膩。無論到哪家,只要叫吃東西就一定要吃,說“不吃”這樣的話不吉利。所以,串門拜年走一圈下來,孩子們的肚子也都圓滾滾的了。

隨著時代發展,宜賓鄉下很多老屋和石磨、木盆早都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但每年過年,重家鄉情懷的宜賓人依然會回鄉聚會,豬兒粑的味道依然留在人們的心裡。

如今,磕粉和豬兒粑都是宜賓特產,每年有不少人透過快遞將它們寄到全國各地,讓遠在異鄉的遊子吃到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