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2022年了,還有人為燕窩買單嗎?

2022年了,還有人為燕窩買單嗎?

中國濃厚的送禮文化孕育了龐大的禮品市場,而以高階、體面、健康、營養、滋補自居的燕窩,在經歷過 “ 毒血燕 ”“ 假燕窩 ”“ 虛假功效宣傳 ” 等負面輿情後,依舊是這個市場上的寵兒。

藉著 “ 朋克養生 ” 這一波消費風潮,定位更加年輕化的網紅燕窩品牌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燕窩消費熱度不減,資本市場上 “ 燕窩第一股 ” 也開始浮出水面。

2021 年年底,趕在新春佳節到來前,成立長達 24 餘年的老牌燕窩公司——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燕之屋 ”)謀求上交所主機板上市。如成功過會,將成為 “ 燕窩產業鏈第一股 ”。

招股書顯示,燕之屋此次擬募集資金達

10.2 億元

。而截止到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總資產為

6.8 億元

,淨資產為 2。9 億元。

遠超公司資產的擬募資金額引發外界的疑慮。

食品賽道內卷,賣燕窩的也要上市融資了。但問題是,燕窩生意一直以來廣受 “ 智商稅 ” 詬病,相關企業上市到底靠不靠譜?

不可否認的是,儘管負面輿情纏身,但公眾消費燕窩的熱情不減。

國燕委釋出的《2020 燕窩行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13-2020 年間,我國燕窩市場規模從 60 億元飆升至 40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33%。

由於進入門檻低、利潤空間大,燕窩往往被認為是暴利行業。從毛利率這項指標來看,的確如此。

根據燕之屋招股書,從行業平均值來看,2018-2020 年,燕窩的毛利率均在 50% 以上。

不過,燕之屋的毛利率在同行中卻並不亮眼,甚至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招股書顯示,2018-2020 年,燕之屋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51。8%、48。6%、48。7%,呈現出下降趨勢,且均低於同期的行業平均值。

而毛利率的下降,則主要與行業競爭加劇而引起的 “ 價格戰 ” 有關。燕窩市場規模的高速擴張,吸引新老玩家的湧入和發力,打 “ 價格戰 ” 則是最常見的競爭手段。

招股書顯示,燕之屋的主打產品——碗燕的平均銷售價格從 2018 年的 180。9 元 / 碗,降至 2020 年的 155。0 元 / 碗,而燕窩中的新概念品種——鮮燉燕窩的平均銷售價格則在 3 年之內腰斬,從 2018 年的 134。6 元 / 瓶,降至 61。7 元 / 瓶。

這背後一方面有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因素影響。2018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燕之屋的採購均價分別為 13。42 元 / 克、12。54 元 / 克、11。90 元 / 克、11。27 元 / 克。

然而更重要的是,新晉燕窩品牌的強勢入局給燕之屋這樣的老品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公開資料顯示,在天貓商城,銷售燕窩產品的店鋪數量有近 600 家、品牌近 200 個。

比如成立於 2015 年、靠即食鮮燉燕窩概念產品出圈的小仙燉就是一個強勁的後來者,成立至今獲得洪泰基金、周鴻禕、廣發證券、IDG 資本、CMC 資本等多個投資機構融資。

相比於傳統的幹燕窩和即食燕窩,鮮燉燕窩保質期更短,採用按周冷鮮配送到家模式,並且在品牌定位上更趨於年輕化、日常化,以區別於傳統燕窩面向中老年群體的高階禮品定位。而小仙燉也正是藉此打開了燕窩市場。

CBNData 資料顯示,從 2016 年到 2018 年,線上燕窩交易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 50%。其中,鮮燉燕窩尤其受消費者青睞。

從燕之屋的產品營收結構中,也可以看到其承受的壓力。

其主打產品碗燕的收入佔比呈現出下降趨勢,從 2018 年的 69。88% 降至 2020 年的 41。94%。

在這種情況下,鮮燉燕窩自然成為老玩家發力的又一賽道。

招股書顯示,燕之屋的鮮燉燕窩產品增長強勁,營收佔比從 2018 年的不到 2%,增長至 2020 年的近 30%。

眾所周知,燕窩產品在公眾心目中形成的稀缺、高階、營養價值高等印象,是透過大量的明星代言、廣告宣傳來達成的。因此,高企的營銷費用一直是燕窩行業受外界詬病的焦點之一。

招股書顯示,2018 年至 2021 上半年,燕之屋的銷售費用分別為 2。34 億元、3。08 億元、3。17 億元、1。69 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分別為 32。3%、32。4%、24。4%、23。9%。其中代言費、營銷費又佔據大頭。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研發費用。

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 1304。9 萬元、1874。2 萬元、1766。4 萬元和 955。8 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 1。8%、2%、1。4% 和 1。4%,低於行業平均值。

燕之屋作為燕窩老品牌,也曾聘請香港老牌影星劉嘉玲擔任品牌代言人,近年林志玲、孫一文和趙麗穎在內的娛樂圈、體育界名人也為燕之屋站臺。

而小仙燉更是深諳網紅、KOL 營銷之道。一方面請國際影星章子怡、演員陳數作為品牌代言人,另一方面在小紅書等內容社群大量投放品牌廣告,藉助博主 “ 種草 ” 帶動口碑銷售。

然而,產品過於依賴廣告營銷終歸不是長久之計,燕窩本身難以建立起堅固的產品技術壁壘,才是燕之屋這類燕窩公司面臨的最大的 “ 雷 ”。

更何況,燕窩本身的營養價值存疑。中國註冊營養師谷傳玲表示,燕窩中的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參與蛋白質合成)含量很低,低到幾乎檢測不出來。這說明燕窩的蛋白質質量較差,根本沒法跟肉蛋奶中的蛋白質相比。

加之此前發生的 “ 毒雪燕 ”“ 假燕窩 ” 等食品安全危機問題,燕窩公司想要完全擺脫這些產品汙點並非易事。

因此也可以看到,儘管有近 50% 的產品毛利率,但燕之屋的總體淨利率卻並不高。

2018 年至 2021 年 1-6 月,公司淨利潤分別為 6330。7 萬元、7869。8 萬元、1。2 億元和 6425。5 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 9837。1 萬元、1。6 億元、1。3 億元和 5849。5 萬元,淨利率則分別僅為 8。75%、8。3%、9。2% 和 8。6%。

而小仙燉也在 2020 年底被質疑瞞報財務。

彼時北京市朝陽區統計局因 “ 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瞞報超三千萬元虧損,對小仙燉進行處罰。而小仙燉方面則迴應稱,營業利潤錯誤系填報人員疏忽,將負值填為正值。如此重大的財務填報失誤,引起外界猜測,小仙燉是否真的出現經營虧損。

更早之前,燕之屋的 “ 毒雪燕 ” 事件更是引發了一場品牌危機。2011 年,有消費者食用燕之屋生產的 “ 特級血燕 ” 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等症狀,經查後發現相關產品中亞硝酸鹽嚴重超標。此次事件直接影響了國內的燕窩進口,直到 2013 年,國內燕窩進口須施行嚴格的報關制度、檢疫標準和溯原始碼體系,由此燕窩行業才步入規範化軌道。

2020 年 11 月,“ 網紅帶貨主播辛巴售賣假燕窩 ” 事件,也在大範圍內激起公眾對燕窩這一產品的信任危機。

ZAKER 新聞發現,燕之屋和小仙燉的燕窩產品在國內的食藥保健品體系中,屬於食品這一類別,沒有保健品和藥品批號。

而去年 5 月,小仙燉因使用原材料、生產產地與宣傳不符、生產資質虛假、“ 零新增 ” 廣告缺乏證據等行為,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虛假宣傳。

這些圍繞在燕窩及其品牌商身上的爭議及負面輿情,也給 “ 燕窩第一股 ” 的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層陰雲。

ZAKER 新聞

文 / 熊悅

編輯 / 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