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地方名特」你記憶中的德陽醬油什麼味‖周小菲

你記憶中的德陽醬油什麼味

周小菲

小的時候,家務活並不咋幹,獨有一項是我承包了的,那就是——打醬油!相信這是很多70、80人的共同記憶:老媽一聲令下:去,打瓶醬油回來!無論當時我是在做什麼,立馬就得接過老媽細細用抹布擦乾淨了的醬油瓶子,三兩步跑到街口的那個專門賣調味品的鋪子去,——鍋裡燒的菜等著用吶!

「地方名特」你記憶中的德陽醬油什麼味‖周小菲

老家是個小鎮,共4條街,打醬油的那家店離我家很近,我家住在北街的中間兒,醬油鋪就在十字路口邊上,裡面各種調料很齊全。上世紀90年代,像那樣齊整的調味品鋪子並不多,我媽嚴肅地對我說過:打醬油就去這家啊,他家的醬油才正宗,是正二八經的德陽醬油。所以我只認這家,去的次數多了,印象也深刻。那時的調味品以散裝居多,一進鋪門,各種味道迎面而來,花椒、辣子面、八角、桂皮,越往裡走,便愈發聞到一股熟悉的醬油香味。鋪子深處有幾個玻璃櫃臺,光線暗,白天也要開著一盞從房樑上牽下來的黃燈泡。櫃檯旁有5口黑棕顏色的胖肚大缸,約摸1米來高,依著缸面的形狀,壓了厚實的一塊木頭板子,裡面便裝了幾種價位和牌子的醬油,我自然是買德陽醬油。

「地方名特」你記憶中的德陽醬油什麼味‖周小菲

小時候的我靦腆,並不愛說話,打醬油的老闆是和我常熟的了,見我拿著醬油瓶,並不多問,莞爾一笑:還是1斤哇?掀開醬油缸板子的瞬間,一股鹹香的氣息愈發濃烈,缸裡的液麵徽漾,燈光倒映在醬油裡,畫出一個鵝黃的月影。老闆動作嫻熟利落,我便在旁邊看著泛著油光的醬油如絲滑般地流進玻璃瓶裡。這為數不多的童年記憶,偶爾閃現出來,讓我感念世界的溫柔,也如那德陽醬油一樣,為我的生活添色增香。

「地方名特」你記憶中的德陽醬油什麼味‖周小菲

醬油的主要成分是大豆,佐以小麥、麩皮、鹽、糖等輔料,需經過晾曬、蒸煮、發醇等製作工藝,控制水的比例和溼度尤為重要,這完全取決於人的豐富經驗。德陽在四川腹地,冬天能吸引西伯利亞的海鷗來過冬,夏季乾燥的炎熱也很有限,春秋兩季更不必說,素有成都後花園的美名,不僅宜居,溫潤的環境也能引導微生物們走上發酵的正軌。人們烹煮食物偏愛使用醬油,也是因為醬油的配料單純,極易搭配食物的滋味。

「地方名特」你記憶中的德陽醬油什麼味‖周小菲

偶有一次問起父親,小時候吃過的好吃的東西是什麼,印象深刻的那種。父親默想了一會說:“醬油拌飯吧!”

“是加豬油的麼?”

“做夢!”

中國人做菜,講究一個色、香、味,德陽醬油的色澤重,豆香濃,特別是做肉菜時,加點醬油,鹹香的味兒便有了,顏色也好看。孩子爺爺的拿手好菜是蒸雞蛋,滑嫩的一碗雞蛋羹,擱點兒醬油,淋點兒麻油,撒點兒些微的蔥花,便是孩子的最愛了。不過,擱的醬油還得認咱們的德陽醬油,不然,總歸差點那味兒。

「地方名特」你記憶中的德陽醬油什麼味‖周小菲

難怪,我婆家媽媽給我講起,90年代回眉山老家時,老家親戚別的不要,指名要帶兩斤德陽醬油回去。那時的德陽醬油,其美名可見一斑。只可惜,現在各大超市賣的醬油品牌林林種種,卻難有德陽醬油的一席之地。原來的德陽醬油廠在德陽西門口,因城市建設需要,早已搬遷,現今的西街口僅保有一個專賣德陽醬油的鋪子,裡面的人據說都是以前醬油廠的老人,鋪面不小,各種大缸小缸裝的都是各色德陽醬油。公婆家只認這家的醬油,可以說是對德陽醬油的一種摯愛了。

「地方名特」你記憶中的德陽醬油什麼味‖周小菲

現在,打醬油的任務就落在孩子爺爺身上,可能他絕沒想到,小時候聽老媽的話打醬油,到了70歲,還得聽老太婆的話打醬油。只不過——現在打醬油需要開車,穿城而過咯!

希望德陽醬油這塊金字招牌,在不遠的將來,重返它的榮耀時光。

END

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文/圖:

小菲

供稿:德陽市地方誌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