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教育裡的“過招”,總控制不住情緒這麼辦?你可能缺張“感情牌”

文/

教育孩子,有的時候就像是“過大招”一樣,需要家長的智慧、套路和招數,沒有智慧、套路和招數的教育往往在情緒爆發之間變得焦慮不堪,甚至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也變得岌岌可危。

教育裡的“過招”,總控制不住情緒這麼辦?你可能缺張“感情牌”

之所以在教育裡強調智慧、套路和招數,實際上就是情商在發揮作用,高情商可以提高我們與人相處的社交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教育孩子的育兒效率,在平時的育兒教育裡經常遇到很多家長對孩子、甚至焦急暴躁,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只剩下咆哮裡的焦慮、委屈裡的嘮叨…

然而,這些對情緒管理、包括如何教育好孩子並沒有效果,如果我們靜下心去看待身邊的教育,其實不難發現孩子就是“吃軟不吃硬”的典型代表,你越是和他們講道理他們越是不當回事,你越是心平氣和他們越是放飛自我,不斷地挑戰父母所剩無幾的耐心和底線。

教育裡的“過招”,總控制不住情緒這麼辦?你可能缺張“感情牌”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這條“過大招”之路上,所謂的講道理、和孩子好好說,這些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往往就會比較困難,當然並不是說這類教育方法不對,而是教育孩子沒有絕對性的方法,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存在太大致性的教育並不能恰到好處地絕對影響。

再來說說父母,若不是忍無可忍、若不是真的控制不了,有哪位父母會“吃飽了撐著”會對自己的孩子“下手”呢?畢竟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對孩子的負面情緒、負面教育也不過是受到孩子某些行為表現的刺激,在力不從心的無可奈何裡才透過負面情緒來釋放自己的焦慮和委屈。

教育裡的“過招”,總控制不住情緒這麼辦?你可能缺張“感情牌”

所以,和孩子之間“過大招”不要去和孩子硬碰硬他們不會害怕反而會忤逆得更過分,如果實在是沒有可行的和情緒緩解方法、建議試著和孩子打“感情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牽連不只是血親、監護人和被監護人身份,還有彼此那需要積累經營的感情需求。

那麼,教育裡的“感情牌”過招家長需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招:先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情緒是我們看待事物的第二雙眼睛,也是一切事物的進展好與壞的起點線,所持負面情緒看到的事物是負面的,所持積極情緒看到的情緒也是積極的,如果一開始我們的情緒就比較負面,那麼過程和結尾也是比較糟糕的。

教育裡的“過招”,總控制不住情緒這麼辦?你可能缺張“感情牌”

如果我們遇到教育裡難以控制的情緒時,先不要急著自己發脾氣、委屈,試著先去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比如孩子出現反抗、撅嘴、哭泣和威脅等行為時,不要給孩子大肆挑戰、刺激我們情緒的機會,告訴他“我們是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創造負面情緒的”。

第二招:創造有效溝通的聊天話術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有缺乏溝通技巧,聊天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瞭解、情感增長的關鍵,如果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是枯燥乏味或者體現在命令和執行方面,試問這樣的生活環境有誰能受的了呢?

教育裡的“過招”,總控制不住情緒這麼辦?你可能缺張“感情牌”

當我們和孩子自身情緒慢慢平靜下來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創造有效的聊天話術,在聊天溝通裡慢慢趕走負面情緒、創造有價值的聊天內容,比如以下幾種:

“我覺得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聊聊”-試探孩子的溝通態度

“你能告訴我為什麼總喜歡撅嘴巴,是因為什麼事情委屈了嗎”-瞭解孩子成長陋習

“我支援你的想法、但你可不可以聽聽我的建議呢”-商量事情的解決方案

“你知道我為什麼會發脾氣嗎”-引導孩子尋找問題源

第三招:做個會情感示弱的家長

都說“有情緒的人有個性”,遇到事情越是倔強越容易控制不住情緒,所以在管理負面情緒裡不建議把情緒“憋回去”,孩子委屈了讓他大聲哭出來,父母焦慮委屈了也可以帶著哭腔表達出來。

教育裡的“過招”,總控制不住情緒這麼辦?你可能缺張“感情牌”

哭不丟人、它反而是容易勾起情感的利器,會撒嬌的人有糖吃,做個會情緒示弱的父母往往更容易激起孩子的愧疚和保護慾望,這比起動不動發脾氣、抱怨或翻舊賬讓自己內心好受的行為要更實用、有價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