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入獄生死未卜,蘇軾給弟寫詩“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蘇軾這一輩子過得很精彩,但這種精彩集中在他生命的前半段和最後段。

前半段少年得志,20歲左右的年紀就已經是名滿天下的才子,讓范進之流汗顏不已;後半段人生閱歷的豐富之後,獲得了人生的灑脫,無論是走到哪裡,都有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自然也是在詩意的生命中獲得了永恆。

但這種永恆詩意的獲得,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歷坎坷,歷經滄桑。尤其是當他因為批評當政者而遭遇烏臺詩案被迫下獄的時候,內心的彷徨可想而知。

畢竟至此之前,他是天縱奇才,一個驕傲的詩人,一個年輕的政治家,未來一片光明;而遭遇烏臺詩案之後,他忽然發現,這一切榮譽都如同過眼雲煙一般,自己什麼都抓不到。

而這些榮譽的光環,此時變成了緊箍咒,讓自己無所適從。

入獄生死未卜,蘇軾給弟寫詩“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這一切,從他的兩句詩中表現得最為清楚:“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意思是說,人死之後,隨便找一個青山就可以埋葬屍骨,但是一想到留下弟弟一人,在每次夜雨之時黯然神傷,自己也很難過。

蘇軾的弟弟是誰?蘇轍蘇子由是也。

這一對兄弟倆唱和的詩詞極多,而尤其以“水調歌頭”最為知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都是極美的詞句,歷經千年的風霜,也未曾變色。

入獄生死未卜,蘇軾給弟寫詩“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蘇軾進了大獄,生死未卜,但是他似乎並不擔心自己的處境,反倒是對弟弟的未來充滿擔憂。這兩句即是如此。自己坦然說明“是處青山可埋骨”,已經是視死如歸,卻獨獨對弟弟的“他年夜雨獨傷神”充滿感傷。

這句詩歌出自蘇軾的《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入獄生死未卜,蘇軾給弟寫詩“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因言獲罪的蘇軾吸取了教訓,在獄中學乖了,頌讚當今“聖主”,反襯自己“愚闇”,走到這一步都是自己活該。自己早死也無所謂,只是遺憾“十口無歸”,只能拜託弟弟來照顧。自己死了也就死了,唯獨擔心弟弟在“夜雨”之時想念哥哥的場景太過淒涼,只能寄希望於“來生”能夠繼續“世世為兄弟”。

入獄生死未卜,蘇軾給弟寫詩“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作為表達兄弟之情的詩詞,這首詩是極好的。全文幾乎沒有哀傷自己的處境,而是為活著的人考慮,蘇軾曠達的心境已經形成。即便此時在獄中生死未卜,卻依然以平緩的語調告別蘇轍,那麼在出獄之後吟詠出“大江東去浪淘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