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白聞笛聲而作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在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家是每個人心裡最溫暖的地方,特別是長大後離開家鄉到外地讀書或者工作的時候,那份思念家鄉的情感就更加濃烈了。古人因為交通不便,其思念家鄉的感情比我們更加強烈,古代文人墨客在思念家鄉的時候,就忍不住要作首詩來表達心情。開啟唐詩宋詞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大詩人都寫過思鄉詩,比如,杜甫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維逢人便會問:“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李白聞笛聲而作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在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思鄉的詩歌內容很豐富,可以是對故鄉水土的想念,可以是對家的思念,也可以是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本文我們要講的這首詩是李白所寫的《春夜洛城聞笛》:春夜洛城聞笛唐代: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聞笛聲而作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在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這首詩說的是在一個春天的夜晚,詩人在洛陽城裡聽到吹笛的聲音,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洛城就是現代的河南洛陽,在唐代,那是一個僅次於都城長安的大城市,人們稱之為東都。雖然當時的洛陽很繁華,春天的夜景也很美麗,但詩人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為什麼呢?李白說了,因為他聽到了有人在吹笛子。笛子是中國古老的樂曲,吹出來的聲音往往悽清婉轉,既動聽又容易讓人陷入沉思。在夜深人靜的夜裡,笛聲隨著春風很快就飛進了千家萬戶,很快就瀰漫了整個洛陽城。

李白聞笛聲而作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在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也許有人要問了,聽到笛聲和思念家鄉有什麼關係呢?原來,那是一支《折楊柳》曲。《折楊柳》是我們漢代樂府歌曲,表達的是人們離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因此吹笛的人一定也是遠離家鄉客居洛陽的人,他肯定是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又因為無人可以傾訴,所以只能用笛聲來表達。李白雖然並不認識吹笛的人,但他卻能理解他的心情,因為詩人也想念自己的家鄉啊。“何人不起故園情”,既是說吹笛子的人,其實也是指所有聽笛子的人,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就是詩人自己嗎?一個如此豪放、豁達的詩人,也忍不住想家了,因此他這首詩寫得情真意切,扣人心絃,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