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農民工”有了新稱呼,拒絕貶義化,你知道是什麼嗎?

引言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上也湧現出了極大的勞動力缺口。在此基礎上,大量的農民朋友放下了鋤頭,選擇進城打工,他們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詞義的轉變

從理論上來說,貢獻與地位是相等的,做了多少事就應該有多少的收穫。可是在這一點上,農民工朋友這很難有體會,他們的貢獻與地位是不均衡的,這一點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新聞中經常出現的農民工跪地討薪事件,又比如某些地方定下歧視農民工朋友的規定。這種情況顯然是不行的,實在是太對不起農民工朋友了,

所以有一位專家提出應該對“農民工”取一個新的稱呼,拒絕“農民工”貶義化,大家知道這個新稱呼是什麼嗎?

“農民工”有了新稱呼,拒絕貶義化,你知道是什麼嗎?

要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明白,一個詞語的貶義化或者是褒義化是怎麼來的。就比如“洋人”這個詞語,在最開始的時候,這個詞只是非常普通的中性詞,

指的就是從海洋過來的人群。到了後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洋人”這個詞褒義化,由此還引申出了一些新的詞語,比如“洋氣”。後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

“洋人”這個詞又漸漸迴歸了它原本的意思,成為了一箇中性詞。

“農民工”有了新稱呼,拒絕貶義化,你知道是什麼嗎?

二、尷尬的農民工群體

“農民工”這個詞語和“洋人”有一些類似,最開始的時候,也是非常普通的中性詞,指的是農村出來打工的人。

不過後來的轉變過程就發生了變化,“洋人”是向褒義化轉變,而“農民工”是向貶義化轉變。有一部分所謂的城裡人,為了彰顯自己的優越感,天天各種歧視農民工群體。

還有一些所謂的老闆,根本不把農民工群體當一回事,把人往死了用,而且在工資上天天耍心眼,各種藉機剋扣工資,甚至還會做出帶著農民工朋友工資跑路的事情。

“農民工”有了新稱呼,拒絕貶義化,你知道是什麼嗎?

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點,沒有農民工朋友流下的無數汗水,就沒有如今的經濟發展。大家舉目望一下自己周邊的城市,就能發現腳下所踩的道路是農民工修建的,住的房屋是農民工修建的,生活中用的東西也是農民工製造的。

可就是有著這麼一些人,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就開始看不起其他人,天天汙名化農民工群體。

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行的,這嚴重違背了社會的公平,所以為了改變此現象,有一個專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詞語——新產業工人。

“農民工”有了新稱呼,拒絕貶義化,你知道是什麼嗎?

三、我們該怎麼做?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業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大家都是在為這個社會做貢獻,何談高下之分?但如今“農民工”這個詞語,卻被某些沒有素質的人汙名化,所以專家希望,以後大家使用“新產業工人”來稱呼農民工群體。

從這個新的稱呼來看,的確沒有了以前那種氣息,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新稱呼能實施下去嗎?這種做法是否是正確的?

“農民工”有了新稱呼,拒絕貶義化,你知道是什麼嗎?

從理論上來說,當然是可以實施下去的,但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如果實施了下去,“新產業工人”會不會走上和“農民工”這個詞一樣的道路?被某些人不斷的汙名化,然後漸漸成為了一個貶義詞。

雖然此做法並沒有實施過,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是有很大可能的,原因也非常簡單,經濟基礎並沒有改變。所以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點,要想改變農民工如此尷尬的局面,只是改一個稱呼是不行的,而是要從多方面來改變。

“農民工”有了新稱呼,拒絕貶義化,你知道是什麼嗎?

比如由國家出手,大力整治那些欺負農民工的不良老闆,又比如整治那群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的人。不過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前者國家是可以出手的,可是後者就不好做了,畢竟這種做法只是道德問題,並沒有違法。

所以此做法就需要我們來努力了,大家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貶低農民工群體的人,一定要堅決的對其進行批判,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所有人都這麼做,那情況必然會得到很好的變化。

結語:

總而言之,我們如今能有這樣的發展,和農民工群體是息息相關的,他們為此灑熱血,流汗水,本就應該受到尊重。但是某些人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決的對此現象進行改變,還農民工群體一個應有的地位,不能再讓這個詞語再被汙名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