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七田真:一言不合就發脾氣,你真的懂“執拗期”的寶寶嗎?

很多爸媽會發現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變得不像以前那麼乖巧了,甚至很讓大人頭疼:

◆只要一言不合就跟大人對著幹——“不要!”“不行!”“我不!”

◆吃完飯非得自己收碗,大人幫忙收了必須放回自己重新收;

◆衣服都幫他穿好了,他卻哭著喊著要自己重新穿;

◆生氣丟掉的東西,大人不能撿,撿了必須要丟掉才行,丟的位置不對還得重來,直到丟在原來的位置。

諸如此類的情況,簡直讓人崩潰,而且不管怎麼連打帶罵加講道理加置之不理都收效甚微。

寶寶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如何處理?

七田真:一言不合就發脾氣,你真的懂“執拗期”的寶寶嗎?

01.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執拗期?

俗話說,辦法總比困擾多,要想搞定“執拗期”的寶寶,得先弄清原理: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執拗期”呢?

寶寶有了自我意識:

寶寶從2歲開始有自我意識,事事都想要嘗試,開始有了反抗意識,當不如意時會感到受挫和惱怒。

家長想幫忙,寶寶偏反抗:

在寶寶能力還不夠的情況下,家長想要幫忙,卻反而打亂了寶寶的步調,就會遭遇到“執拗期”寶寶的反抗。

02.一招搞定寶寶執拗期

家有“執拗期”寶寶,家長該怎麼做呢?——慣著!做起來非常簡單:

第一步:

不要打擊寶寶的積極性,順著他(她)的意思來。

比如說穿鞋子的問題,爸媽不要幫寶寶穿,但可以提前告訴寶寶幾點鐘要出門,讓寶寶預先自己穿好鞋子。

第二步:

讓寶寶自己嘗試做,家長及時引導。

寶寶想先穿左腳的鞋,爸媽可以在旁邊穿鞋給寶寶做示範。在寶寶看來,就好像是一起在做遊戲,爸爸媽媽變成了小助手——幫你想辦法,但是不干涉你,一旦寶寶需要,卻又能馬上來幫忙。

慣著寶寶,要求家長要更加專注觀察寶寶的反應,給寶寶正向積極的鼓勵,並在寶寶需要時及時提供幫助。

03.抓住兩個關鍵點,這樣“慣著”更有效

第一點:慣著不等於不管

慣著寶寶,可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靜心傾聽,尊重寶寶的意見,提供協助。

第二點:慣著不等於放縱

慣著並不是簡單的變成嚴格管教的對立面,而是家長首先要放鬆心態,讓寶寶嘗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力所不能及的,也可以鼓勵寶寶去做。

明白了這兩點,爸爸媽媽就會從管教約束,變成寶寶最親密的隊友。給予寶寶充分信任與探索的空間,多一些鼓勵,“慣著”寶寶,有助於培養良好的行為與習慣哦~

有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在有情緒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所以很少能聽取他人的建議。只有等到心平氣和的時候,才會冷靜思考。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寶寶能夠聽得進去意見,就需要先理解TA的“執拗”,管控好自身情緒的同時耐心陪伴,合理“慣著”,開啟寶寶的內心,理解父母的付出,一起順利度過“執拗期”。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