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探尋魯厲公的“厲”到底代表的是什麼?

探尋魯厲公的“厲”到底代表的是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看一個國君是不是好君主,往往要是單純的從歷史典籍中去探尋的話,很難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撥開那些歷史迷霧和蛛絲馬跡,我們如何來尋找那些歷史故事中的真相,就成為我們探尋歷史人物的一種渴求。

而在春秋戰國時代,天子諸侯甚至卿大夫階層們,都有一種叫諡號的東西,既是透過一個詞語表示對這個人的總體評價,大多是由後人所起。好的君主就有好的諡號,壞的君主就有壞的諡號。很多君主就非常看重這個諡號。在楚國有個楚成王,臨死之際太子和朝臣們在病榻之前和楚成王議論諡號的時候,本來想給楚成王定諡號為“靈”,而這個“靈”本身不是什麼好諡號,楚成王就始終瞪著雙眼不肯斷氣,直到大家給他定了諡號為“成”的時候,楚成王才安心的閉上了雙眼。而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認為後世子孫和朝臣為自己取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屬於大不敬的,就直接取消諡號,而已自封為始皇帝。

探尋魯厲公的“厲”到底代表的是什麼?

魯國有個魯厲公,是魯國第六任君主,是魯魏公的繼任者。據傳魯魏公執政時間超過五十年,而魯厲公執政時間有三十多年,也即可能說明,魯厲公出生的時間至少是在魯魏公執政以後,甚至有可能是在中期或者晚期。

那麼,魯厲公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君主呢?諡號“厲”並不是什麼好諡號,在周人歷史上跟“厲”相關的諡號都不是什麼好諡號,比如周厲王,晉厲公,鄭厲公等,都不是什麼好君主,在任期間往往搞得國內民不聊生,或者國土為敵國所侵佔。

在諡法中,厲的意思是“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也就是說後人給魯厲公定諡號為“厲”,明顯就是極度的否定。這個時期大約處於周夷王時代,後世評價是“夷王衰弱,荒服不朝”,而且這個時期周圍的戎狄蠻夷開始頻繁與周人開戰,南方的楚王僭越周天子,在南方自詡為天子,模仿周人分封制度,把三個兒子分封為王。

探尋魯厲公的“厲”到底代表的是什麼?

此時的淮夷地區也在蠢蠢欲動,到周夷王之後的周厲王時代,淮夷地區就發生叛亂,其叛亂基因應是在周夷王時代就開始孕育。在魯人的軍事策略中,魯國人本來就是震懾夷人地區的力量。顯而易見的是,魯厲公時代魯國震懾力量也已經大為削弱。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春秋歷史上有很多君主更替,一般來說君主若是昏庸或者殘暴,往往會由其兄弟繼承爵位,鄭國曆史,齊國曆史上有很多君主更替即為如此,而魯厲公死後也是由其兄弟繼位。而正好對魯厲公的諡號,也可能正是由其繼任者所取。魯厲公在魯國曆史上並不受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