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經之起亂》 第二十三章 應變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經之起亂》 第二十三章 應變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經之起亂》 第二十三章 應變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經之起亂》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何為“除陰奸”。陰奸者,陰險奸詐,一個“陰”字準確地說出了借外敵親信禍亂朝政的奸臣。“陰”字有兩意,第一是亂為陰險,不親自亂政,而是借外敵親信的力量影響君主,達到亂政的目的。第二是危害陰險,因為是君主畏敵信親導致決策錯誤,朝政才會混亂。“陰”字既有計謀陰險之意,又有手段隱蔽不易被人察覺之意。

如何“除陰奸”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也許你會說依法辦理不就行了嗎,可問題出在“陰”字上,奸臣行亂甚是隱蔽,既是查清,普通大臣也無法接受,而且這涉及到外交強敵與宮內親信,有可能觸發戰爭與宮鬥,後果嚴重,不得不三思而行,謹慎處理。韓非子提出了三個辦法,第一不殺,但又怕生事,第二殺了,又怕壞了君主的名聲,第三毒死,又不忍心,實在不行透過奸臣的仇人之手借刀殺人。韓非子也是為難得不行,要為朝廷的穩定與君主的威望想一個萬全之策。這就是真實的世俗世界,人類社會,精神與物質,客觀與主觀交織相生。

其實,韓非子提出的“質、鎮、固”三種節持之策,也是以人性為基礎,人是有意識有感情的有機體,思想繁雜,結構複雜,其本身就是一個宇宙。人是有可塑性的,這就是教育能發揮作用的原因,同樣,人也是可以被改造的,這就是法規存在的價值。法家提倡輕罪重罰,就是怕君主的寬容不忍縱容臣子做大陰奸,最終發展到威脅君主破壞國家的程度。韓非子的意思是君主不以臣子小罪而容忍不罰,更不能以臣子小功而忽視不賞,還是要獎罰分明,責任到人。

韓非子講完“除陰奸”之後,又講到了君主最為基礎的為君之道,如道一般,“隱藏”自己,不顯露喜好,無形無相,但卻能無處不在,無所不能。韓非子說“醫曰詭,詭曰易”意思是:矇蔽也就是詭詐,詭詐也就是變化無常。不顯露,就能矇蔽對手,對手對自己一無所知,自己就能詭詐行計。這句話的關鍵點是不顯露,要讓對手無所可知無處下手,給對手的的感覺就是詭詐,而實現這一目的就要變化無常,行為無規律,讓對手看不清、想不明、理不順。

君主應對奸臣的“詭詐”最好的辦法就是依法治國,賞罰分明,以不變應萬變,韓非子說“易功而賞,見罪而罰,而詭乃止。”意思是:君主能夠見功行賞,見罪行罰,奸臣就不敢詭詐。在法規準則與行為標準面前,是對就是對,是錯就是錯,沒有什麼“陰”或是不可言的原因,一切都以“陽”為準。行為正確,結果有成,就賞;行為錯誤,結果有失,就罰。這是君主對付奸臣“詭詐”的最好辦法。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繁雜的事情標準化,就像計算機的二進位制一樣,不需要人為的搬動,逢二進一自動完成。

而君主如何讓臣子感到“詭詐”而無從下手呢?韓非子的策略是“是非不洩,說諫不通,而易乃不用。”意思是:君主不把對是非的判斷洩露出去,也不將臣下的諫說互相透露,奸臣隨機應變手段也就不敢使用。這一點非常重要,是為君之道的基礎。既不向臣子洩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也不向他人洩露臣子的進言。只有這樣,臣子才能完全地信任君主,同樣,奸臣也就不能隨機應變施行奸計了,因為他們抓不住君主的機會。

【醫曰詭,詭曰易。易功而賞,見罪而罰,而詭乃止。是非不洩,說諫不通,而易乃不用。】

奸臣陰險,不顯露自己,君主隱藏,也不顯露自己。一陰一藏,都不好應對。自然界告訴我們,驅散陰霾最好就是陽光,所以韓非子的策略就是正大光明的依法治國,賞罰分明,不管是陰謀還是陽謀,以實事為依據,以結果為導向,結果有成,賞,結果有失,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