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白馬春風恰少年》:三十位唐宋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聽鳥。”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這些朗朗上口的詩句,想必我們在上小學之前就有所耳聞了,儘管那時不知道詩人是誰,詩句什麼意思,但也能把這些詩詞背得滾瓜爛熟。

長大後,我們找到了這些詩句的出處,也知道了寫這些詩句的詩人。不過,對於詩人和每首詩背後的故事,或許還是知之甚少。

這本《白馬春風恰少年》,用現代化的語言精彩還原了三十位唐宋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幽默解讀了那些曠世之才的少年意氣和快意人生。

在這本書裡,讀者可以看到王勃、駱賓王、孟浩然、高適、李白、白居易、蘇軾、柳永等一大批詩人,有些少年得志,意氣風發;有些大器晚成,直到中年才走上人生巔峰。

作者大聖,本名孫繼勝,是電視媒體記者,業餘寫作多年,擅長用現代人的語言和視角解析古代人物,語言獨具特色,深受讀者喜愛。

本文選取唐宋兩個代表人物,以點帶面來感受這本書詼諧、幽默的風格,同時,探究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01

孟浩然:但凡有一點辦法,誰願意隱居田園

也許,你對唐代詩人孟浩然沒有太多印象。但說到《春曉》一定不會陌生,小到三五歲的學齡前兒童,大到七八十的老人,估計都會念這首詩。

作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在三十歲的時候,已經憑藉山水田園詩名滿天下。用現在的話來說,他那時基本上就是詩壇網紅了。

《白馬春風恰少年》:三十位唐宋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然而,是他心甘情願歸隱田園,做一名閒雲野鶴,還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呢?

事實上,孟浩然的仕途之路,可謂坎坷曲折。原本,他期望像李白一樣,不考科舉走捷徑。

於是,在別人的建議下,孟浩然毛遂自薦給當朝丞相張九齡寫了一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的最後兩句是:“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意思是:我無人引薦,如想要渡水而無舟楫;我在聖明的朝代閒居安臥,深感慚愧。今日得見張丞相,我十分欽佩;但我結網無絲,只能臨淵羨魚,頓增慨嘆。

可惜,還是沒能得到張九齡的引薦,最後,還得硬著頭皮參加科舉考試。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七二七年,孟浩然從襄陽趕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

那一年,孟浩然已經四十歲了,起初他還有點不好意思,到考場一看滿頭白髮的考生都還在堅持,其中不乏考了十幾年的考生。書

《白馬春風恰少年》:三十位唐宋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孟浩然大受鼓舞,儘管是第一次參加科舉,但他自

從小飽讀詩書,所以,胸有成竹地埋頭答題,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落榜了。

不過,孟浩然落榜的訊息倒是引起了王維的注意。此時,王維已經在朝為官,業餘時間也喜歡寫山水田園詩歌,因此,對孟浩然十分欣賞,兩人一見如故。

兩人相談甚歡之時,突然聽到手下來報:聖上駕到。

原來唐玄宗輕車簡從,不打招呼來視察工作了,搞得王維措手不及,孟浩然更是嚇得不輕。

經王維引薦,唐玄宗得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人孟浩然,一番寒暄之後,讓他背一首詩聽聽。

這本是孟浩然改變命運的時刻,哪曾想孟浩然不合時宜地背誦了一首新寫的五言詩《歲暮歸南山》。

這首詩的第二句是:“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唐玄宗聽到這句,臉色大變,當即回道:“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

意思是,明明是自己不求上進,怎麼反過來怪罪我拋棄你?

說完後,唐玄宗拂袖而去,留下孟浩然一臉茫然,王維覺得孟浩然不分場合地發牢騷,算是徹底斷了自己的仕途。

從此後,孟浩然心灰意冷,回到鄉下終日飲酒賦詩,縱情山水,不再謀求功名。

《白馬春風恰少年》:三十位唐宋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雖然,很多人羨慕孟浩然能遠離城市喧囂,在幽靜的山林裡過著平淡的生活,每天飲酒吟詩,愜意無比。

但只有當事人心裡清楚,什麼淡泊名利,他是沒辦法,科舉考不上,走關係又得罪了天子,走投無路,不淡泊名利也無計可施呀?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歸隱,我們也不可否認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確實寫得好。

也許,這也是命運給予他的饋贈。雖然,阻斷了他的仕途路,但是,讓他以“著名山水田園詩派詩人”的美名名垂千古。

縱使時光流轉,後來人依然在吟誦他的名篇佳作。

02

蘇軾:業餘寫詩,專業做菜

說起蘇東坡,很多人給予他的標籤是豪放派詞人。

《念奴嬌·赤壁懷古》開篇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氣勢恢宏,而這首詞作於烏臺詩案之後,他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從一線退居二線。

這事若發生在一般人身上,估計早就捶胸頓足,怨天尤人了。不過,蘇軾卻寵辱不驚,坦然面對。

《白馬春風恰少年》:三十位唐宋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他趁著工作清閒,跋山涉水,足跡遍佈黃州各地,在城外的赤壁山,蘇軾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不朽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多數人瞭解蘇東坡在作詞上的造詣,但卻不知道,他做菜的水平一點不亞於作詞,可以說,他還是鼎鼎大名的美食家。

單就“東坡肉”這道菜,想必很多人就吃過,這可不是單純地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麼簡單,而是,這道菜原本就是蘇東坡獨創的美食。

在蘇東坡被降職後,一家人生活水平急劇下降,於是,他便開始自己動手,先是在黃州城外東郊開了一片地,種了很多蘿蔔、白菜、冬瓜之類,並自號“東坡居士”。

解決了蔬菜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做肉。普通人做豬肉基本上就是白水煮肉,寡淡無味,不過,這難不倒蘇東坡,作為一名資深吃貨,他早在徐州任知州的時候,就研究出了豬肉的新

《白馬春風恰少年》:三十位唐宋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在黃州時,他把這道菜的製作工藝又做了進一步提升,自創了蘇軾燜肉。用他的方法做出來的五花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蘇東坡把它拿來當早飯,一口氣能吃兩大碗。

後來,南方各大餐館、酒樓紛紛引進為特色招牌菜。之後,蘇軾又在杭州任職,在他的大力推廣下,這道菜從江南走向了全國,成為流傳至今的中華美食。後世也就以發明者的名字,將其命名為“東坡肉”。

蘇東坡愛吃、懂吃、會吃,在他流傳下來的眾多詩詞中,有五十多首與吃有關,而以他名字命名的美食更是數不勝數: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墨魚、東坡豆腐、東坡羹等等。

因此,用“業餘寫詩,專業做菜”這八個字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了。

聽完蘇東坡的故事,對他的瞭解是不是又增加了幾分呢?

03

結 語

《白馬春風恰少年》:三十位唐宋詩人詞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白馬春風恰少年:唐宋詩人的快意人生

京東

65。00

透過以上兩個著名詩人和詞人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這本書的詼諧和幽默之處。

而這不過是冰山一角,書中還有近三十名曠世奇才的故事,等著你去一一探索,或悲情動人,或令人惋惜。

如果對著名的詩人、詞人感興趣,不妨來書中一探究竟。你會看到一個個少年輪番登場,出口成章,下筆如神,在那個年代,他們就是最璀璨,最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