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天安門與故宮之間的端門

在北京中軸線上,竟然有一座和天安門一模一樣的門,可一直被人忽略,您知道是什麼門嗎?這座門當年為什麼要懸掛銅鐘?

天安門與故宮之間的端門

1

端門為什麼也叫端禮門?

端門位於天安門與故宮之間,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兩朝的禮儀重地,也稱端禮門。明清兩代皇帝出巡、狩獵、祭祀等活動時,離開皇宮出午門以後,一定要先登上端門,祈求此行有一個吉祥美好的開端。天安門外隨行百官整肅以待,端門大殿內的銅鐘鳴響,皇帝一行才浩浩蕩蕩地離開端門。皇帝歸來時,也要先登上端門,然後敲響大鐘進入午門,寓意著一個歷程有圓滿的終端。端門城樓也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出巡、迴鑾、舉行大典時,儀仗隊取出各種儀仗禮樂,整齊排列在御道兩側,鐘鼓齊鳴,以顯示封建皇權的威嚴。

天安門與故宮之間的端門

2

端門上為什麼懸掛銅鐘?原來,嘉靖36年(1557年)4月,紫禁城內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即清代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失火,損失巨大。嘉靖皇帝下詔引咎自責,修齋五日,並採納術士意見,在端門上鑄一鎮殿大鐘以避邪消災。萬曆16年(1588年)初,端門鎮殿雙龍盤鈕大鐘鑄成,重逾3噸,早朝、節日或皇帝出巡、迴鑾時,端門敲鐘、午門擂鼓,鐘鼓齊鳴,聲傳數十里,令人肅然起敬。以後,明清各朝帝王都沿襲此禮,祈求開端良好,天隨其願。後來,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英屬印度兵用槍擊壞了大鐘頂部的鐘鈕龍爪。所以,現在的大鐘只能扣到地上,也沒法懸掛敲響了。

天安門與故宮之間的端門

3

請端門上的五個門洞有什麼不同?

端門的主體建築上層是巍峨的大殿,下層是巨大的城臺。城臺建有五個券形門洞,長約40米,中間門洞最大,高8。82米,寬5。52米,此門的中心點恰好壓在皇城的中軸線上。其餘四個門洞依次往外縮小,分別是4。43米寬和3。38米寬。五個門洞中,各有兩扇朱漆大門,門上布有縱橫各九的鎏金銅釘。明清時期,出入端門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中央門洞只有貴為真龍天子的皇帝才能通行;兩側門洞為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出入;最外邊的兩個門洞走四品以下的官員。如果有人錯走了門洞,就是冒犯了“皇權至尊”禮儀,會招來殺身之禍。

天安門與故宮之間的端門

天安門與故宮之間的端門

天安門與故宮之間的端門

天安門與故宮之間的端門

內容文字來源:

《中軸線上的建築與文化內涵》李建平

《趣談北京皇城》張淑媛,張淑新,韓然著

《我與中軸線》北京出版社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