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亨克·W ·德雷格特:理解科學理解|國際科學與哲學講座預告之七

講座題目:

理解科學理解

主講人介紹:

亨克·W ·德雷格特(Henk W。 de Regt)為荷蘭拉德堡德大學(又譯“奈梅亨大學”)科學院社會科學研究所自然科學哲學全職教授。其專業領域為一般科學哲學、物理學基礎以及近代物理學史。他的研究領域圍繞“理解”這一主題展開,試圖透過哲學分析和歷史案例研究,研究科學理解的本質。出版專著Understanding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並在2019年獲得拉卡託斯獎。

亨克·W ·德雷格特:理解科學理解|國際科學與哲學講座預告之七

de Regt(右)接受拉卡託斯獎

講座背景:

眾所周知,科學的一個核心目的是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而擁有這種理解對我們當今的社會非常重要。但是達到這種理解意味著什麼呢?究竟科學理解是什麼?這些都是尚未得到滿意答案的哲學問題。自從卡爾·亨普爾在1948年提出覆蓋律模型以來,關於科學解釋的本質一直存在爭議,但有關理解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因為大多數哲學家認為理解只是客觀解釋的主觀性附帶產生的結果。相比之下,亨克·W·德雷格特(Henk W。 de Regt)將科學理解置於核心立場。他的著作《理解科學理解》主要是一項哲學研究,但也包含科學實踐的歷史案例研究。

該領域的大多數現有研究相比,它考慮了科學家的觀點並分析了他們在科學爭議和科學發展中的作用。其中,《理解科學理解》的目的是發展和捍衛科學理解的哲學理論,該理論可以描述和解釋科學家實際採用的理解標準的歷史性演變。該理論為著名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的立場辯護,同時對物理學家訴諸直覺的方式引入嚴謹的概念。在這裡所主張理解的解釋語境為自然科學:雖然具體的案例研究來自於物理學,但也會引用其它科學的案例說明“理解”廣泛的有效性和應用性。

講座摘要:

進入新千禧年後,科學哲學中出現了關於科學理解的激烈爭論。在這場講座中,主講人將簡述這個爭論的發展,回顧目前對於科學理解的最重要的觀點。接著,他將闡述其提出的科學理解的語境理論,並且利用物理學史中的一個案例來說明它。最後,主講人將論述目前這個哲學爭論中一個核心的議題,就是理解與知識的關係,以及真理是否是理解的必要條件這個問題。

講座時間:

北京時間2021年11月5日16:30-18:30

主持人:

王彥晶(北京大學)

評論人:

王巍(清華大學)周理乾(上海交通大學)滕璐(上海紐約大學)吳東穎(CASIP)

本場主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語言:

英語

提示:

本系列講座為zoom線上講座。但限於參與人數限制,恕不公佈zoom會議入口,由《返樸》於bilibili提供獨家網路實時轉播服務。我們將在最後20分鐘的問答環節裡,由專人在《返樸》的B站直播間裡將大家的提問轉到zoom會議室。

講座參與方式:

關注bilibili賬號“返樸科普”,或掃下方二維碼可直接進入直播間。更多本系列講座安排請見文末。

亨克·W ·德雷格特:理解科學理解|國際科學與哲學講座預告之七

系列講座總體介紹:

本系列講座聚焦於科學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學問題。由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CASIP)與復旦大學智慧科學與智慧哲學研究中心(PSI)聯合主辦。邀請的報告人或為具有崇高的哲學情懷、廣闊的哲學視野和深邃的哲學思想的哲人科學家,或為具有理性的科學精神、廣博的科學知識和嚴謹的科學思想的科學哲學家。

講座準備——主講嘉賓思想提要

重返科學理解

撰文 | 吳東穎(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講師)、周理乾(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亨克·W ·德雷格特:理解科學理解|國際科學與哲學講座預告之七

德雷格特與他的書《理解科學理解(

Understanding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

現代科學的誕生與發展大大推進了我們對大自然、人類社會以及人自身的理解。藉助科學,我們可以理解億萬光年之外的黑洞、生命遺傳的密碼、大腦執行的機制以及人類的行為。科學的目的就是增進我們的理解。那麼要理解科學,就要理解科學的理解。也就是,科學為何能夠如此迅速地推進我們的理解?科學提供給我們的理解與宗教、哲學、文學給我們的理解有什麼不同?致力於回答“科學究竟是什麼”的科學哲學應當回答這些問題。然而,當我們翻開任何一本標題為《科學哲學導論》的教材時,會發現根本找不到科學理解這樣的標題,而第一章往往被“科學解釋”

(scientific explanation)

佔據著。這意味著,“科學解釋”在科學哲學中佔據了關鍵位置,隱藏瞭解碼科學的鑰匙。這似乎忽略了科學理解這個科學最初的目的。為什麼作為科學目的的科學理解在試圖回答“科學是什麼”的科學哲學中沒有出現?

引領科學解釋研究的亨普爾

(Carl Gustav Hempel)

曾給出過一個解釋。理解顯然只能是個人的理解。由於不同人的背景知識、經歷等等的不同,對於同一個現象的理解也會不同。例如,剛學習物理學的初中生與物理學教授對於牛頓三定律的理解顯然不一樣。因此,科學理解是個人的、主觀的、偶然的,取決於個人自身的條件。科學是追求真理的事業,因而客觀性是科學的內在性質。由此可見,主觀的理解與客觀的科學相沖突。所以,科學的密碼並不在於理解。科學是透過提供科學的解釋來實現我們的理解的。既然理解是主觀的,那麼科學成功的秘訣就在於解釋,由此,科學解釋就成了科學哲學的核心話題。

這裡所說的科學哲學所描述的科學形象似乎與我們聽過的科學小故事並不一致。科學中充滿著偶然性、運氣。我們都聽過弗萊明偶然發現青黴素,彭齊亞斯與威爾遜偶然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實際的科學活動中的確存在種種主觀、偶然的因素。不過,傳統的科學哲學認為,實際的科學過程並不是科學哲學的研究物件,也不是科學的本質所在。在科學哲學誕生之初,萊辛巴赫

(Hans Reichenbach)

便將科學活動區分為發現的語境與辯護的語境。發現的語境指的是實際的科學活動,辯護的語境指的是科學中理論與經驗證據、科學推理、科學解釋等等方面。發現的語境並不是科學哲學的研究物件,而是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與歷史學等經驗學科的領域。只有辯護的語境才是認識論相關的、對哲學開放的,因此是科學哲學合法的領域。科學哲學對科學進行邏輯分析,理性重構,從而確定科學的本質特徵。理解只有在科學的語用中才會出現。也就是,只有某個人去學習、使用某個科學理論或者科學方法去理解某個現象時才會出現理解。因此,科學理解屬於科學實踐活動,屬於發現的語境,所以並不是科學哲學的合法研究物件。

正是由於區分了辯護的語境與發現的語境,科學理解在科學哲學中失去了合法地位,從而被科學哲學排除在外。不過,這也使得科學哲學失去了初心,遺忘了科學的目的——增進我們對於自然世界與其相應理論的理解。然而,這改變不了科學理解是科學的目的這一事實。例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的主要任務是評估全球暖化與氣候變化的科學理解。在一份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中,「理解」一詞出現了九次。底下節錄一段:

這份報告提供了有關對氣候變化的科學理解的相關資訊、氣候系統的複雜性以及決定它的行為的多樣互動,限制了我們能夠充分理解全球氣候未來程序的能力。對於氣候系統中的許多組成部分與它們在氣候系統中扮演角色,仍然只有不完整的物理理解。(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PCC 2012)

如果科學的目的是為了理解世界,那麼,科學理解是什麼意思?科學理解究竟是什麼?近些年來,亨克·W·德雷格特

(Henk W。 de Regt)

嘗試回答這些問題,讓科學理解重歸科學哲學,使得科學哲學找回失去的初心。

翻開科學史,我們似乎找不到科學理解的普遍共同條件。例如,在1920年曾有一場有關量子力學是否能對原子物理現象提供理解的爭辯。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提出矩陣力學,而薛定諤

(Erwin Schrödinger)

提出波動力學。海森堡的矩陣力學運用數學矩陣描述可觀察量值之間的關係,在當時較為抽象。但薛定諤的波動力學提供視覺化原子結構的可能,他以波現象描述原子。在這兩個理論的爭論中,薛定諤提出理解與可理解性

(intelligibility)

這兩個核心概念。他主張波動力學能對量子現象提供真正的理解,而不僅是描述與預測。薛定諤認為視覺化是科學理解的必要條件,但矩陣力學是不視覺化的,所以不具有可理解性。不過支援矩陣力學的人反對視覺化是科學理解的必要條件,並且主張所謂理解只不過是對於新理論的概念系統的熟悉度問題而已。這段量子力學的歷史性爭辯告訴我們,對於理解與可理解性這兩個概念的討論常促使科學的發展。

德雷格特對科學理解的研究運用科學哲學與科學史結合的研究進路。為了能夠說明科學理解在實踐中的功能與歷史變化,不僅是對科學理解進行哲學分析,也考察科學史上的具體案例。德雷格特主張,從歷史上科學不斷變化的角度來看,為科學理解提供一個一般且不變的哲學說明是不可能的。由於科學史的研究顯示沒有普遍且永恆的科學理解概念,他提出理解的語境理論

(the contextual theory of understanding)

。理解的語境理論在於為理解提供具有一般性的刻劃與標準,並同時允許理解的概念隨著歷史與不同學科領域變化。理解的語境理論主張科學理解依賴於可理解性,而可理解性的定義是科學家對於某個理論的一種屬性所認定的價值,而這種屬性的內涵在於這個理論能否易於使用。例如,1926年薛定諤的波動力學在當時物理學家社群中,較矩陣力學更為廣泛流行,正是因為波動力學的可視性與較不復雜的數學。這使得可理解性可以作為一種語境化的衡量標準:一個理論可能在某個語境中對科學家有可理解性,但在另一個語境中沒有。這使得德雷格特的理解理論成為了一種語境理論。

理解的語境理論主張科學的目標是理解現象,也就是對於現象有適當的解釋。但理解現象必然要求理解理論,也就是能夠使用理論,而能否使用理論依賴理論的可理解性

(相對於語境而言)

。而理解的語境理論提出理解現象的標準是:現象P能被科學理解,當且僅當,對P有科學解釋。而這科學解釋的基礎是可理解的理論T,而且滿足經驗適當與內部一致的要求。而科學理論可理解性的標準是:科學理論T對科學家

(在語境C)

是可理解的,如果他們能不用進行精確運算就能鑑別T的質性特徵結果。例如,可視性就是其中一個幫助理解的理論屬性。另一個例子是氣體動理論對理想氣體定律的動力解釋,使得理想氣體定律能以一種質性的方式討論,並且鑑別它的質性特徵結果。

總之,在德雷格特的研究中,對自然現象的科學理解不應該被理解為某種科學家主觀的感受,而應該作為對自然現象有某種程度上客觀的科學解釋,儘管這種科學解釋必須依賴可理解的理論,而可理解性又必須在語境與語用的背景下定義。

以上是對德雷格特觀點的簡要總結,讓我們期待他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11月5日的講座闡述他如何對科學理解的語境理論,論述理解與知識的關係,以及真理是否是理解的必要條件等重要且有趣的哲學問題進行講述,並且如何利用物理學史中的案例來對這些理論進行合理地闡釋與說明。

亨克·W ·德雷格特:理解科學理解|國際科學與哲學講座預告之七

本系列講座日程安排

亨克·W ·德雷格特:理解科學理解|國際科學與哲學講座預告之七

亨克·W ·德雷格特:理解科學理解|國際科學與哲學講座預告之七

提示:每一場線上講座開始前2天,返樸會透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本場講座主講人和講座主題的詳細介紹,敬請留意

主辦方期望這個系列報告能加強科學家與哲學家的聯絡,加強國內外科學與哲學研究機構的聯絡,加強科學與哲學跨學科、跨領域合作的聯絡;讓科學和哲學聯手推進理解和改造世界、促進文明發展的基本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