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入職體檢驚現動脈瘤!“不定時炸彈”十年前已埋下

在今年的春季招聘會上,31歲的小劉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沒料到在入職體檢時,他的胸部CT發現一個蟠桃大小的假性動脈瘤!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張曉慎主任團隊為小劉進行了手術,順利“拆彈”。但讓小劉沒想到的是,這個“禍根”或許源於10年前的一場車禍。

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陸華介紹,小劉沒有明顯的腫瘤家族遺傳史,但他家人回憶,小劉在十年前經歷過一場嚴重的車禍,當時其胸部曾受過嚴重的衝擊,肋骨斷了好幾根,當時還使用呼吸機支援了一段時間。

陸華介紹,胸部大動脈假性動脈瘤並不是惡性腫瘤,而是由於感染、免疫性、嚴重的胸部外傷,或是一些遺傳因素導致的動脈血管局破裂,血液經破口進入血管內層組織導致部膨脹,血管壁變薄,形成瘤樣的血管。

“假性動脈瘤患者隨時有破裂的危險,一旦破裂大出血,死亡率幾乎是100%,因此一經發現,應當儘早手術。”陸華說,此類手術的基本方法是在體外迴圈下把薄弱的血管換掉,再使用術中血管支架堵閉破口,並對血管進行區域性加固。

但是,小劉曾經受過嚴重的胸部外傷,可能存在嚴重的胸腔粘連,會提升醫生開胸分離目標血管的難度,而且可能會出現血管撕裂導致大出血的風險。這些都是手術的難點之一。

結合詳細的術前檢查和嚴謹的術前討論,手術組制訂了體外迴圈下升主動脈修補及降主支架植入的手術方案,術中應用深低溫停迴圈輔助手術的實施。

手術當天,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曉慎與陸華為小劉主刀,麻醉科李雅蘭團隊負責手術麻醉和術中監護,手術有條不紊地進行。術中,醫生採用股動脈及腋動脈插管技術,建立外周體外迴圈。開胸探查後,發現小劉的胸腔確實存在區域性粘連,但比預想中要好。陸華順利分離了並完整暴露了瘤體,瘤體大小約5。8cm×6。4cm×3。9cm,與術前CT影像三維重建結果相一致。

入職體檢驚現動脈瘤。

手術歷時5個餘小時,術中出血約350ml,醫護人員成功為小劉拆除了體內的這顆“不定時炸彈”。

術後第二天,小劉就撤除了呼吸機支援並開始進食。第三天,他就轉至普通病房繼續康復治療,亦可下床活動。小劉術後康復順利,比同類病人術後康復週期縮短30%-50%。

陸華提醒,外傷所致的主動脈大血管的假性動脈瘤有部分是遲髮型,在受外傷時候可能沒任何臨床表現,而患者也可能因為沒有胸痛、胸悶或者其他相關的臨床表現而忽略該疾病的可能。但是因為血管受到外力衝擊,區域性薄弱的部分可能會出現小的撕裂口或破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假性動脈瘤可能隱匿起病。有相關研究報道過,部分胸部外傷的患者在受傷後5—10年突發猝死,其因就是胸部假性動脈瘤破裂。

因此,如果有嚴重胸部外傷病史的患者,建議常規每年體檢對其胸部進行CT檢查,平時定期監測血壓狀況,以及早發現病情的變化。如果有明顯的胸痛症狀,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李小輝 張燦城

【作者】 朱曉楓

廣東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