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它以其較大的體型、快速的生長速度和鮮美的肉質,成為六畜中重要的產肉家畜。不過,世界上存在著一種體型非常小的豬,甚至要比現在一些家族中飼養的寵物豬還要小,因此得名“侏儒豬”,由於它們的生存環境遭到了人類活動的巨大幹擾,在野外這種袖珍野豬的數量急劇下降,一度被人們認為已經野外滅絕。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侏儒豬的基本情況

從生物學分類上看,侏儒豬偶蹄目豬形亞目豬科侏儒豬屬。成年豬的身高一般在20-30釐米,體重僅有6-9公斤,甚至可以裝進人們的口袋裡。雖然它們的體型很小,但與“大號”的野豬相比,還是有一些比較相似的地方,比如頭部尖而長,身體前半部分的比重較大且呈流線型,長有獠牙,額頭和頸部後方長有硬長的毛髮,幼崽的面板為粉灰色,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成長過程中,面板顏色會發生變化,逐漸演變為棕色,其中間隔分佈著黃色的條紋。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侏儒豬喜溫喜溼,主要分佈在南亞溼潤的沖積草原中,特別是喜馬拉雅山南麓茂密、高大的草原上。它們的鼻吻部比較發達,用這個“工具”可以很輕鬆地在土壤中挖出坑來,然後裡面再找一些乾草進行鋪墊,就建造出來一個非常舒適的巢穴。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侏儒豬的牙齒也比較發達,擁有尖銳的犬齒和強大的臼齒,這種牙齒結構能夠讓它們很好地享受各種食物,比如植物類的根莖、枝條、新鮮的野草等,以及幼鳥、鳥蛋、昆蟲、小型爬行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等。它們每天尋找食物和進食的時間非常長,可以達到6-10個小時。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侏儒豬在歷史上的分佈區域比較廣,從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北部、西北部的阿薩姆邦,到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以及尼泊爾和不丹的邊境地區都有它們的身影。不過,隨著人類活動影響程度的不斷加大,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侏儒豬的生存環境遭到了極大破壞,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佔,野外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甚至在1971年以前,人們很難在野外找到它們的蹤跡,一度被人們認為野外滅絕。後來,1971年它又“重新被發現”,隨後進行了相應的圈養,其種群規模逐漸得到一定恢復。目前,侏儒豬仍然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極危級別。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為了保護侏儒豬所做的努力

侏儒豬由於體型較小,生活的區域人跡罕至,所以直到19世紀40年代才被科學家們發現,而且它們的性情比較懦弱且非常機警,所以隨後被人們觀測到的機率也不高。和其它野豬一樣,侏儒豬目前的處境也非常困難,基本處於瀕臨滅絕的地步。

由於侏儒豬是侏儒豬屬下唯一的物種,如果該物種滅絕,那麼我們不僅僅是失去了地球上這一物種這麼簡單,數百萬年的進化鏈條也將失去,這無疑是我們的一大損失。為了保護侏儒豬種群,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一些環保主義組織和研究機構,開始嘗試對捕獲的野生侏儒豬進行圈養。透過25年的努力,透過人工圈養和繁殖,侏儒豬的個體總數不斷提升,然後再將一定數量的侏儒豬重新放到大自然中(主要是野生動物保護區以及國家公園內),目前在野外生活的侏儒豬數量達到300只以上。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在飼養的過程中,除了給侏儒豬充足的食物、舒適的溫度溼度條件以外,還對其它條件加以嚴格限制,比如對細菌病毒的管控,不論是進入養殖區的工作人員,還是裝置和車輛,都要嚴格、全面進行防毒,並採取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在全球“非洲豬瘟”肆虐的時期,這裡的侏儒豬並未受到什麼影響。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對於重新放入大自然的侏儒豬,人們也並非“一放了事”,仍然會對它們的生存狀態開展持續性的監測,比如,透過GPS定位、攝像機、無線電發射器等,再配合定期的地面實地調查,來對侏儒豬實施全方位的監控,以確保侏儒豬們能夠健康、安全地重新適應草原生活。

侏儒豬在重新放養後所面臨的挑戰

雖然透過人工干預的方式,侏儒豬的種群數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在重新放養之後,侏儒豬們仍然會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比如:

人類圈養條件相當於一個“溫室”,侏儒豬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在圈養過程中,侏儒豬們過著飯來張口、食物無憂的極其舒適的生活,當它們長到6個月在被放養後,如果快速、高效、安全地適應野外的草原生活,是它們所面臨的第一道難關,它們必須經歷大自然的風吹日曬雨淋,必須要學會造窩,必須學會如何捕食,必須學會如何有效地抵禦天敵的侵擾。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第二個挑戰就是草原的退化問題。受到氣候乾暖化、極端氣象事件頻發以及人類活動的干擾之下,南亞和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草原面積正在持續減少,或者發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問題,一些草原的植被覆蓋度下降,草原變得支離破碎,比如1971年“重新發現”侏儒豬的巴納迪地區,草原面積已經從當時的10平方公里縮小到1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第三個挑戰是焚燒草原的問題。當地牧民為了給飼養牛羊創造出更多的空地和新鮮的飼料,長期以來形成了定期焚燒草原的習慣,特別是在侏儒豬交配和繁殖的季節,焚燒草原的現象更為普遍。受此種行為的影響,不單單是侏儒豬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和影響,而且一些侏儒豬並不喜歡的植物在此過程中大量蔓延,比如暹羅雜草、紅棉樹等迅速生長,逐漸取代了原有的草原植被,侏儒豬的食物來源進一步收縮。

世界上最小的豬,人們一度以為野外已經滅絕,現在又重返大自然

所以,要想讓侏儒豬這個世間的“精靈”物種,繼續陪伴著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接下來需要做的事還非常多。和其它瀕危物種的保護一樣,我們不單單是要增加它們的種群數量,更重要的是,要給它們營造出更加適宜的繁衍生息環境,而這恰恰是最困難的,這就需要我們從根本上改變生產生活方式,踐行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模式,而且要為之不懈努力,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