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南方強,還是北方強,歷史上的事誰說了算

南方強,還是北方強?這個話題老生常談,而且很容易得出結論。從不同的維度來看,結論也不是唯一的。拿歷史這事來說,誰的祖上不曾闊綽過呢?

南方強,還是北方強,歷史上的事誰說了算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這是現代人的提法,古人可沒有這種概念。他們往往以“我”為中心,籠而統之稱南北。長久以來,北方人認為“南方地惡”“南方暑溼,障毒互生。”因此,在中原王朝,南方成為談之色變的區域。唐代大臣韋執誼位居宰相,忌諱的事情並不多,但最怕別人談論嶺南,看到嶺南地圖更會大驚失色。在韋執誼看來,以嶺南為代表的南方就是地獄般的存在。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不久,韋執誼遭貶,貶謫地正是嶺南之南的崖州。韋執誼慌了神,在崖州憂心忡忡,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南方強,還是北方強,歷史上的事誰說了算

在古代,資訊傳播有限,而且史料往往掌握在北方主流文化圈士大夫們手中,他們的價值觀規訓過的世界,才是主流世界。對於南北的看法亦是如此。

我國早期文明出現在黃河流域,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佔據主導地位。夏、商、周,乃至春秋、戰國無不以北方為中心,士大夫階層洋洋自得,視南方為“蠻”。《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南方強,還是北方強,歷史上的事誰說了算

這種觀念源於人們的認知水平,也源於政治上的未統一。秦統一六國後,南北在一個體制下執行。之後雖有反覆,但南北合一是大趨勢,是主旋律。政治上的合力透過武力就可實現,但認同與接受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誠如,唐代韋執誼依然持有這種偏見。

不過,這也不怪韋執誼。古人習慣了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區乾溼分明、冷暖自知的氣候,自然是對溼氣很重南方毫無抵抗能力。

南方強,還是北方強,歷史上的事誰說了算

從大勢論,歷史上大都是北方政權滅掉南方政權,如戰國時期秦滅楚,三國時期西晉滅東吳,以及隋滅陳,等等。誰的拳頭硬,無疑是北方。為什麼比較硬?肯定是綜合實力比較強。

事實的確如此。在古代,北方人口密度長期多於南方,經濟長期領先於南方,而且北方掌握及其重要的戰略物資-戰馬,這些正是南方所缺乏的。如此,北方統一南方是道理的。

南方強,還是北方強,歷史上的事誰說了算

不過,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除了戰馬之外,北方的優勢逐步消失。南方得到發展,文化興盛起來,經過南宋的醞釀,到明代時已經完全超越了北方。所謂“蘇湖熟,天下足”、“天上天堂,地下蘇杭”,說的經濟;所謂宋明的南北榜之爭,說的是文化和人才。明洪武三十年會試,共錄取宋琮等進士52人,全部是南方人,北方舉人全部落選,南方文化相對優勢明顯。

步入清代,南北文化差異進一步加大,南方較早接受西方文明,並在改革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而北方仍處於落後、保守狀態。南北發展的不平衡性進一步凸顯。

南方強,還是北方強,歷史上的事誰說了算

時至今日,南北方文化的異質性在交通、資訊的互通下已不那麼明顯,但北方學習南方,追趕南方依然是熱議的話題。如何追趕?這不僅僅有速度,還應有思想深處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