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中唐詩歌發展的一個傾向就是以俗為美,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樂天寫完一首詩之後,經常讀給文化不高的老嫗聽,直到耐心地讓她聽懂,才最後定稿。讀者從中可以體會出,白居易的詩作不僅具有現實性,而且語言也非常通俗性。

樂天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他的作品,雖然沒有李太白的浪漫,也不具陶淵明的閒適,更缺乏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但是他執著地堅持從典雅莊重,走向通俗平易,卻影響了很多平民詩人和後世讀者,也讓更多人喜愛詩歌藝術。下面分享的是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這兩首詩創作於詩人晚年,離開了喧鬧的京城,告別了煩擾的朝堂,詩人卻有了更多的閒暇去思考人生,也能更深入地考察生命的意義。同時他也細心學習老莊佛老的思想,並從中得到了很多創作靈感。

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大家都知道莊子有一篇著名的《齊物論》,全文由幾個獨立的故事組成,整體上卻非常連貫。莊子在其中提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相互制約、並相互影響,同時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一個物體與其他物體之間,總是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可能脫離外界而單獨存在。

樂天博學廣識,在年少時就認真讀過《齊物論》。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閱歷也逐漸深厚,當他再次讀到莊子的名作時,又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有一次他外出散步,看到郊野的各種植物,高矮寬窄,形狀各異,卻都能相安無爭,便覺得很有感觸,於是賦詩抒懷。

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這首詩以青松和綠蕙進行對比,表達了一種

詩人注意到它們彼此不僅相安無事,而且各自按照自己的節奏生長。偉岸的青松不會等待小草,也不能重新變小;而低矮的小草,也沒有竭力地追趕青松的步伐,卻一直靜靜地擁抱著大地。

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最後詩人抒發感受,“

但是動物界總是爭奪不休,人世間也在不斷地表演著各種爭鬥和掠奪的遊戲,詩人的議論只是一家之言,當然也表達了一種美好的願望。

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莊子曾在他的文章中討論過壽命的問題,雖然自己沒有像列子那樣活到九十多歲,但是他卻有一套養生方法。這位前賢認為,凡事要順其自然,平時儘量做到清心寡慾、樂觀恬淡。

樂天晚年也非常注意保養身體,甚至一度還乾脆搬到寺院居住,就是為了減少憂愁,如王維那樣,萬事不關心,這首詩就重點闡述了

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開篇依然將兩種植物進行對比,椿樹是一種落葉喬木,壽命長達八千個春秋。而槿花卻朝開暮謝,壽命“

於是詩人總結說,“

白居易研究《齊物論》,抒寫了兩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又值得深思

白居易的這首詩可謂極其通俗,但又非常耐人咀嚼。詩人用最平易的語言,講述了普遍現象背後的深刻道理,從而引發人們思考。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都希望幸福快樂地生活,也盼望過一種恬淡悠閒的日子。但是詩人如果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是否依然能夠

所以,不同立場,會採取不同的處事態度。當然詩人的觀點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物質條件相對豐富,就該適當地學習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