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鄧海山中國最後一名劊子手,一生斬首300人,晚年因此下場悽慘!

俗話說:家有家規,行有行規!

我國的歷史悠久,有著華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封建王朝便長達了數千年,每個時代都有著時代的特殊性,在職業當中也存在著特殊性,在我國古代的一種特殊職業叫作劊子手,專門為砍下罪犯的頭顱而形成的一個職業。

鄧海山中國最後一名劊子手,一生斬首300人,晚年因此下場悽慘!

在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時期,晚清有著我國最後的一名劊子手,在他的一生當中斬下了三百個頭,面對這樣的殺戮,他的晚年生活十分悽慘,而這個晚清最後一位劊子手就是鄧海山!

劊子手

封建王朝統治當中,罪犯的處理當時很是直接,當時處於冷兵器時代,並不像現在的科技,在面對罪犯是會採用注射死和槍決。

所以古代對於罪犯就是用大刀將罪犯的頭顱斬下,而且這個過程很快,並且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所以在處理罪犯斬首這個行業當中,便衍生了一種封建王朝的特殊職業,名叫劊子手。

劊子手在封建王朝早期是處於一種卑賤的地位,並不會受到什麼任何人的尊重,對於劊子手來說,斬首隻是自己的工作罷了,自己也是為了謀一口飯吃。

鄧海山中國最後一名劊子手,一生斬首300人,晚年因此下場悽慘!

而劊子手多半是出身在貧寒家庭,還得是孤兒,沒有人撫養,這樣一來在斬首是不會因為工作性質而被家人孤立。但對於劊子手來說,這樣泯滅人性的做法,依舊會被孤立,所以對於早年成為孤兒的,自然會更加容易接受這一點。

劊子手因為常年要砍頭,所以時常面臨血腥的畫面,對於劊子手的首要要求就是要膽大,不然受不了斬首時的不堪的一幕。

在我國晚清時期就有著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劊子手,名叫鄧海山,在當時鄧海山的膽大便小有名氣,敢隻身前往深夜當地的一座鬼宅,無比令人唏噓。

鄧海山中國最後一名劊子手,一生斬首300人,晚年因此下場悽慘!

練就本領

這樣的好的劊子手苗子,自然是被當時身為劊子手的佟紹箕盯上了,便找到了鄧海山,提出有意將其收為弟子的想法。

當時鄧海山考慮到了家庭條件貧窮,時常吃不飽飯,對於劊子手那簡單而獲得快的高額薪資感到了心動,在一番思慮之下,鄧海山成為了新一代的劊子手,而鄧海山成為劊子手也還只是開始。

在此之前,鄧海山只是擁有能夠成為劊子手的最主要條件,但要入門,還是需要進行一番磨鍊,首先就是適應斬頭的現場,於是佟紹箕時常將鄧海山帶到刑場旁邊,近距離觀看血腥的場面。

鄧海山中國最後一名劊子手,一生斬首300人,晚年因此下場悽慘!

起初看見這一幕的鄧海山確實是不適應,所以感到了噁心,甚至吐的死去活來,直到在佟紹箕數月的帶領下,鄧海山逐漸改變,開始適應這樣的場面,顯得十分平淡,鄧海山這才開始了拿刀的開始。

佟紹箕向鄧海山不斷解釋斬頭也是十分有講究,要按照一定的手法才能夠將犯人一刀斃命,頭顱落下,不能有偏差。

所以鄧海山在師傅的安排下,每天都在練習刀法,並不是練習武藝的刀法,而是每天對著西瓜進行揮砍,每天都在練習。

鄧海山中國最後一名劊子手,一生斬首300人,晚年因此下場悽慘!

後來為了練就砍頭的軌跡要準確與快捷,鄧海山開始練習用刀砍在畫有痕跡的冬瓜,力求每一刀都要砍在線上,要快也要平整。

職業

等到能掌握刀法,鄧海山開始在師傅的指導下開始看香頭和樹木,在用牲畜作為練習物件,在不斷練習當中,鄧海山開始了職業劊子手的道路,當劊子手斬犯人前,師傅告訴鄧海山在斬頭前要進行祭拜刀,因為在刀上會沾染許多的亡魂。

在佟紹箕的指導下,告誡鄧海山一生只能夠砍下九十九個頭顱就算是圓滿,不能繼續,不然會落得斷子絕孫的地步,而在晚清,時局的動盪,每天都有不少的人被送上刑場,很快,鄧海山早已砍夠了九十九個頭顱。

鄧海山中國最後一名劊子手,一生斬首300人,晚年因此下場悽慘!

但鄧海山對於這樣來錢快的事情,開始沉迷其中,不知不覺,鄧海山的劊子手生涯,寄存在鄧海山的刀上的亡魂達到了三百多條。

大清王朝覆滅後,劊子手這個職業沒落,沒有其他手藝的鄧海山最後流落街頭,一生沒有子嗣,生活十分悲慘。

結語:

劊子手的確是時代的產物,職業雖然殘忍,但這並沒有違背時代背景,而且劊子手雖然殘忍,卻有著職業道德,鄧海山本來生活可以改變,卻違背了劊子手最為忌諱的規矩,最後被時代徹底拋棄。

參考文獻:

《清史稿》

名校美女教授:有李清照的才情,也有她的美貌且“好酒好色”

關羽的所有雕像,為何眼睛都是閉著的?老木匠:沒人敢讓他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