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張全義是朱溫的紅人,為何李存勖還同意自己的皇后認他做乾爹

戰亂紛紛的五代時期,有一個人很特殊,他是農民的後代,自己又靠種田致富,富到被朱溫和李存勖兩代皇帝重用,李存勖還同意自己的皇后認他做乾爹。這個農民叫張全義,是後梁和後唐時期兩朝宰相。

據《舊五代史張全義傳》記載,張全義家世代為農,他本人曾在縣裡做小吏,但多次受辱,後來就投奔到黃巢手下。黃巢失敗後,張全義又先後投奔地方軍閥諸葛爽、李罕之,後來又歸到朱溫手下。

張全義是朱溫的紅人,為何李存勖還同意自己的皇后認他做乾爹

張全義最大的功勞是重塑洛陽。他在擔任河南尹期間,雖然戰爭不斷,流寇不斷,但他依然勸農耕種。據《洛陽縉紳舊聞記》記載,張全義對善耕織的人總是給予很大的鼓勵。如果誰家豐收,且距離在洛陽城30裡以內,張全義一定親自騎馬前去慰問,還會賞賜這家人衣服、吃食。久而久之,老百姓都知道張全義這個特點,都說他看到聲色歌伎不會笑,看到好收成一定會燦爛地笑。

為了勸農耕種,張全義經常視察田地。看到誰家地裡的莊稼整整齊齊沒有雜草,他會把田地的主人叫來,又是口頭嘉獎又是物質獎勵;看到田裡雜草叢生,他也會把主人叫來,訓斥一番,教導一番。倘若田地荒蕪的主人為自己辯解,說缺人手或者耕牛誤了農時,張全義會把他的鄰居叫來教訓一番:鄰里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你的鄰居缺少人力畜力,你為什麼不幫他呢?

張全義是朱溫的紅人,為何李存勖還同意自己的皇后認他做乾爹

在張全義的督促檢查下,洛陽的百姓無論遠近,缺畜力和人力的都會有人幫忙,形成了互相幫助的良好風氣。這樣,不到解決了糧食問題,還讓每家都有了餘糧,遇到水災旱災也沒有因為飢餓而逃荒的人。

除了勸農耕種,張全義還積極招撫流民,讓他們到洛陽定居、耕種。張全義選出18個人做為屯田的將領,每人發給一面旗一張榜,讓他們到周圍18個縣招撫流民眾,勸耕農桑,恢復生產。為了規範流民,他還安排了18個屯田副將,18個屯田判官,規定了相應的制度,一切按制度辦事。

在張全義的帶領和倡導下,洛陽的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五年時間,人口從不滿百暴增到五六萬戶,洛陽城外從荒野遍地到沒有閒田。張全義本人也從耕田得利,逐漸富有起來,慢慢地變成全國首富。

張全義是朱溫的紅人,為何李存勖還同意自己的皇后認他做乾爹

因為富有,朱溫晚年對張全義很忌憚,幾次都想殺了他。但張全義的妻子很睿智,每次丈夫有難,張夫人總會化解危機。張夫人有一次甚至厲聲質問朱溫,我丈夫也就是個種田的農民,三十多年來在洛陽周邊開荒種地,資助陛下創立基業。如今老了,只想著安度晚年。陛下還懷疑他,這是為什麼?

張夫人一番有理有據的話讓朱溫無話可說,只好乾笑著對張夫人說,你誤會了,我沒有惡意,是你想多了。朱溫在給自己找臺階。

張全義是朱溫的紅人,為何李存勖還同意自己的皇后認他做乾爹

不管是誰想多了,張全義活下來了。梁末帝失敗後,張全義又歸順了李存勖。因為有錢,又因為敢花錢會花錢,張全義在後梁滅亡後,帶著數以千計的錢和馬匹去見李存勖。

李存勖本來就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看到張全義的錢和馬,又看張全義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加上他年齡大了,不會對自己形成威脅,就非常客氣地設宴招待了張全義。宴會上,李存勖讓自己的兒子李繼岌和弟弟李存紀把張全義當成兄長對待。

張全義也很識趣,把李存勖接手洛陽後祭祀所需物品早早準備好,只等李存勖前來主持儀式。就這樣,祭祀結束後的第二天,張全義就成了李存勖的尚書令,第二年又改為中書令。

張全義是朱溫的紅人,為何李存勖還同意自己的皇后認他做乾爹

因為有錢,李存勖帶著劉皇后到張全義府上時,劉皇后大概是被張府的富貴吸引,非要認張全義做乾爹,還說自己從小和家人離散,沒有父母,看張全義忠厚老實很像自己的父親。

劉皇后和李存勖一樣,也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在認張全義當乾爹之前,她拒絕與自己貧窮的親生父親相認。

對於皇后的舉動,張全義嚇壞了,趕忙推辭,說從古到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真是折煞老臣了。

李存勖倒是很不在乎什麼君臣之禮,反而幫著皇后勸張全義同意。

張全義是朱溫的紅人,為何李存勖還同意自己的皇后認他做乾爹

張全義被迫當了皇后的乾爹,當然,他肯定會送很多禮物給自己的乾女兒。雖然歷史對此沒有記錄,我們從張全義富有又大方,以及劉皇后愛財的特點可以推斷。

張全義以75歲高齡老死於洛陽自己的家裡。據《舊五代史張全義傳》記載,張全義從唐末到五代,做過的官職有29種,從地方大員到朝中宰相,“凡四十年,位極人臣,善保終吉者,蓋一人而已。”一個在亂世中求生存的人能活得這麼好,張全義算是一個特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