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吳三桂坐擁比清朝高2倍的兵馬,已經收復南方,最終為何失敗呢?

吳三桂的兵馬並沒有清朝的兩倍,吳三桂起兵前,手下不過3萬多人馬,起兵時又擴充了一些,也不會太多。吳三桂雖然攻克湖南等地,飲馬長江,但是後方並不穩固。

吳三桂坐擁比清朝高2倍的兵馬,已經收復南方,最終為何失敗呢?

三藩裡尚可喜並沒有和吳三桂一起起兵,長期據守廣州,牽制了吳三桂不少兵馬。直到吳三桂起兵兩年後,尚可喜子尚之信也造反,逼死尚可喜以後,廣東才算平定。而耿精忠雖然也開始和吳三桂一起起兵,但是一直被臺灣鄭經牽制,其他各地響應起兵的也大多蛇鼠兩端,只顧自己利益,並不服從吳三桂。

吳三桂坐擁比清朝高2倍的兵馬,已經收復南方,最終為何失敗呢?

吳三桂之所以落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貽誤了最佳戰機。起兵之後沒有疾行渡江,全師向北,以軍事勝利推動政治成功;也沒有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建立鞏固的後方,而是爭奪一些戰略價值不高的城鎮,貽誤了戰機,給了康熙反擊的時間。

二,社會主要矛盾已不是民族矛盾。吳三桂自己先叛明降清,還對各地抗清義軍殘酷鎮壓,當時的民眾都已對其失望至極,一支只為一己私利而戰的軍隊,自然得不到社會主流的支援。

三,康熙的年輕有為。用反間計使政治上平南和靖南二藩孤立吳三桂。用釜底抽薪計安頓其部下的家屬親人,蓋不受株連,瓦解其部下。用誅心計把吳三桂之子吳應熊處死了,直接叫吳三桂心生絕望。

吳三桂坐擁比清朝高2倍的兵馬,已經收復南方,最終為何失敗呢?

所以吳三桂實際能指揮的兵力很有限,控制的地盤也侷限一隅,加上他自己年事已高,打到長江時已經是強弩之末。清軍初期雖然失利,但是畢竟所佔地域廣闊,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就不是吳三桂能打敗的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當年吳三桂在山海關時被清軍壓著打,不過入關不過幾十年,八旗軍也已經糜爛不堪,優勢兵力的清軍居然畏懼吳三桂的威名不敢進攻,直到吳三桂死後才敢進軍。真不知道皇太極、多爾袞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綜上,吳三桂哪有不敗之理,不得人心者又如何能得天下?

吳三桂坐擁比清朝高2倍的兵馬,已經收復南方,最終為何失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