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自成面對明朝是“不死小強”,面對清朝怎麼就“弱不禁風”了

李自成面對明朝是“不死小強”,面對清朝怎麼就“弱不禁風”了

李自成於崇禎二年起兵反明,最終於崇禎十七年滅亡明朝,歷時僅僅15年,這與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用時15年的時間一樣,只不過李自成只是一統北方,並沒有更進一步統一天下,而且在清軍入關以後是一蹶不起,更是在一年之後在湖北遭到當地村民誤殺,落幕的多少有些隨意。

要知道李自成在明朝時期,說他是傳奇都不為過,因為他的經歷讓人總是想起“不死小強”四個字,是屢敗屢戰,最落魄時僅僅只剩下十幾騎躲於深山之中,也沒有穩定的地盤,卻一次次地在被擊敗以後重新站起來,最終是建立了大順政權,顛覆了明朝,只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李自成在明朝時堪稱“不死小強”,什麼樣的打擊都擊不倒他,在清軍入關以後,雖然依舊是屢敗屢戰,但是敗的一塌糊塗不說,而且僅僅1年以後,就被人稀裡糊塗的誤殺而死,都不是轟轟烈烈的戰死沙場。

這其中差距也太大了,在明朝堪稱“不死小強”,在清朝就弱不禁風了?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一、李自成自身能力不足,雖可借勢崛起,但勢沒有了就跌下去了

李自成之所以可以快速崛起,主要在於明末的局勢對他而言有著太大的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當時天災人禍之下,北方大地百姓大多流離失所,李自成敏銳地察覺到這點,所以提出“均田免賦”政策,喊出“闖王來了不納糧”口號,這樣一來自然一呼百應,有了源源不斷的兵源,因此可以快速滅明,這是李自成借的最大的勢。

其次當時明朝處於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如果沒有外患,李自成也沒什麼崛起的空間,但面對關外後金(大清)外患,明朝不只是精銳軍隊被牽制在邊境,鎮壓李自成等起義軍隊並非主力不說,更是因為邊關戰事緊張之時,軍隊還要調到邊境,給了李自成喘息之機。

在這種局勢下,李自成站在風口之上,自然是乘風而起,但是明朝滅亡以後,這陣風就停止了,真正考驗自身實力的時候,李自成是昏招頻出。

首先是軍事上,雖然重視關外大清的威脅,但並沒有充分做出防備,像山海關這樣的重地,沒有派嫡系將領去鎮守,只是派降將唐通帶領八千人去接防吳三桂而已,等到吳三桂降而又反之後,輕輕鬆鬆就將唐通所部擊潰。

而且在北京這樣的軍事重地,李自成並沒有將主力軍隊集中於此,一部分是駐紮分散在新佔領之地,更有一部分派往南方,所以面對吳三桂降而又反以後,在關外大清虎視眈眈情況下,李自成根本調動不了太多軍隊,結果是與吳三桂激戰之時,清攝政王多爾袞突然率部殺出,李自成一方是大敗。

李自成面對明朝是“不死小強”,面對清朝怎麼就“弱不禁風”了

其次在政治穩定人心上,李自成太差勁,之前攻城略地之時,為了“闖王來了不納糧”口號,是以戰養戰,每到一地,主要是依靠查抄當地藩王宗室,還有官紳,但到了北京以後,依舊如此,是大搞“追贓助餉”,這樣一來打擊面太廣泛了,徹底得罪了前明官紳,也意味著不能迅速接受前明遺留的政治勢力,得不到前明官紳真正支援,統治並不穩固,這也是後來山海關大敗以後,李自成並沒有堅守北京,直接退出北京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風口過去以後,李自成借勢雖然達到了高峰,但向上的風借不到以後,要靠自身硬實力以後,李自成是不堪一擊,最終是爬得高,跌的更快更慘。

李自成面對明朝是“不死小強”,面對清朝怎麼就“弱不禁風”了

二、時代背景使然,明清兩個對手大為不同

李自成崛起於明末,他面對的是腐朽不堪的明朝,明朝內部矛盾重重,問題多多,所以他自然可以屢敗屢戰,並且最終趁機崛起,因此可說是“不死小強”一般。

但清軍入關以後,可就不一樣了,清朝是新興的王朝,不是腐朽不堪的王朝,對外軍隊戰鬥力強大,對內也沒有諸如黨爭等亂七八糟的問題。

這樣的對手,李自成真搞不定,面對腐朽不堪的明朝,他都只能做到屢敗屢戰,面對新興的清朝,不說失敗一次就是死,但是一失敗就意味著持續的失敗,意味著崛起的空間越來越小。

像清軍一開始政策就正確,就是追著李自成這個大順政權領袖打,李自成走到哪裡就打到哪裡,使得李自成就沒有喘息之機,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經營調整,沒有時間調整,最終在被持續追擊下,李自成應該是率領少數親兵偵查情況時,稀裡糊塗的被當地村民誤殺,簡直太過突然,太過兒戲,使人每讀史至此,總是感覺不真實,感覺比小說情節還要不真實,偏偏這就是真實的歷史,實在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最後總結來說,李自成之所以可以前期成功,自身固然有其閃光點,但他絕非雄才大略的開國之主,主要是當時的環境,太有利於他崛起了,使得他成功的太簡單,以至於沒有紮實的基礎,如無根浮萍一般,看似飄的高,實則面對真正的狂風暴雨卻不堪一擊,所以等到真正的狂風暴雨來臨以後,是迅速地泯然眾人矣,後期是失敗的一塌糊塗,沒有掀起什麼浪花。

所以有時候還是要認清楚自己的實力,要穩打穩紮,不要急於求成,不然即使有著一時之功,但往往不會長久,反而是為他人做了嫁衣,這樣又是何苦呢?

李自成面對明朝是“不死小強”,面對清朝怎麼就“弱不禁風”了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中國大歷史,更多獨特視角,原創文章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