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深入分析:袁紹文韜武略均強於曹操,為何官渡之戰全面潰敗?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首,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著名的戰役之一,可以說沒有官渡之戰甚至不會有接下來發生的赤壁以及夷陵之戰。那麼為何本來全面優勢的袁紹軍會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軍隊全面擊敗奔相潰逃呢?

深入分析:袁紹文韜武略均強於曹操,為何官渡之戰全面潰敗?

官渡之戰袁紹全程英明神武,這幾個錯誤都沒犯

網上很多網友在分析官渡之戰的時候,作為領導者的袁紹無疑成為了最終背鍋的人,畢竟在演義中袁紹好謀無斷,用人不明等等諸多的毛病都是導致最後官渡之戰失利的誘因。但是在真實歷史記載中,這些問題基本上都和袁紹不沾邊,最起碼好謀無斷以及用人不明這些錯誤都沒有犯。

深入分析:袁紹文韜武略均強於曹操,為何官渡之戰全面潰敗?

公元200年8月,袁紹率領的袁家主力軍來到了官渡主戰場,在兵力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依舊穩紮穩打依沙堆立營,營寨東西寬達到了數十里,讓曹軍基本喪失了火攻的可能。而曹操由於兵力不足只能分營抵擋袁紹軍隊。也就這樣雙方進入了長時間的對峙。(

三國志:紹進營稍前,不沙為屯,東西數十里,操亦分營與相當

不過像這樣的軍事對峙並沒有多久擁有兵力優勢的袁紹就開始主動進攻,而第一次大規模的兵力交鋒中曹操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近五年在中原作戰的曹操基本上大兵團正式會戰沒輸過,可是和袁紹軍第一次交手就吃虧。(袁紹傳:合戰,太祖軍不利,複壁。武帝紀: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

深入分析:袁紹文韜武略均強於曹操,為何官渡之戰全面潰敗?

不過袁紹軍和曹操軍第一次交戰曹操軍如何戰不利的事情並沒有記載,也就是說這裡袁紹如何利用計謀亦或者排兵佈陣擊敗曹操的經過我們也不知道。但是不難看出,其實在

文韜武略方面袁紹是強於曹操的,

因為此次的交手已經是袁紹軍顏良文丑都被斬殺,士氣低落的情況下打出來的勝利,而接下來袁紹對曹操施加的壓力更能看出袁紹其實在官渡之戰的表現完全可以用英明神武來形容。

對於曹操堅守營寨不應戰的行為袁紹也第一時間想出了破解的辦法,那就是瘋狂修建壁樓。這樣一來躲在營寨中的曹操軍隊日子就不好過了,就連在營寨中走路都要舉著盾牌。(

三國志:紹為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而行

)除此之外,袁紹一邊繼續維持著壁樓上射箭士兵人數,一邊又派出軍隊衝擊曹操的陣營,曹操打了多年的軍隊首次露出了畏懼之色。(

三國志:紹射營中,士卒多死傷,軍中懼

可以說官渡之戰打到現在袁紹作為一個主公無論計策的運用還是戰機的把握都遠勝於曹操,而接下來袁紹的軍事部署就更讓曹操深感壓力了。當初擊敗公孫瓚的時候袁紹軍的地道戰可以說是大放異彩,所以為了對付曹操袁紹同樣玩起了地道戰,不過曹操方面也是很謹慎的挖了一道道長溝來防禦,雖說袁紹軍無功而返,但也算給予曹操很大精神壓力。(

三國志:紹復為地道攻曹,曹輒於內為長塹以拒之

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對曹操軍隊打擊是全方面的

既然對付公孫瓚的挖地道也不行,作為一軍統帥的袁紹再度開啟了針對曹操軍隊全方面的打擊,首先袁紹花重金買通了曹操身邊人為刺客,而且還不僅僅是一個人!(

三國志:時常從士徐他等謀為逆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曹操內部根本不是團結一心鐵板一塊,面對袁紹軍的重重施壓下,曹操軍心不穩已成事實。不過好在這一次的刺殺被曹操忠心的侍衛許褚給及時發現並制止,並且成功在曹操帳篷中擊殺了這些刺客。

內部刺殺又以失敗告終之後袁紹依舊沒有放棄,袁紹深知任何一個勢力覆滅都和內部有著絕對的關係,於是袁紹派人聯絡了汝南郡黃巾餘孽劉闢等人復叛,為了增加劉闢等人對曹操後方的威脅程度,袁紹還特意派出了劉備作為劉闢軍的總指揮。不得不說袁紹的計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劉備剛到汝南郡就有大量官員響應了袁紹的號召。(三國志:汝南黃巾劉闢等叛曹應袁紹,紹遣劉備將兵助闢,郡縣多應之。)

從汝南郡找到突破口的袁紹並沒有簡簡單單的結束針對曹操的打壓,在袁紹看來只有給曹操造成越來越多的麻煩,自己在正面戰場取得的優勢才能更大!於是在袁紹的示意下,劉備前往汝南郡第一時間並不是穩固地盤,而是派出輕騎大肆劫掠汝水,穎水等郡縣(由此可見劉備也不是一個好貨,打家劫舍的事情也幹過),一時間劉備的不斷劫掠使得許都都風聲鶴唳起來。(

三國志:劉備略汝、穎之間,自許都以南,吏民不安,曹操患之

袁紹官渡真正失敗的原因逐漸展現!

不過可惜劉備在汝南郡蹦躂沒兩天就被曹操的兄弟曹仁給治的服服帖帖,曹仁在向曹操進言之後直接率領輕騎兵突襲劉備。劉備已經不止一次被敵人兵貴神速的打法給打散部曲了,而這一次曹仁的閃電戰再一次擊潰了劉備。(三國志:操乃使仁將騎擊備,破走之,盡復收諸叛縣而還,備走,遂破闢屯)

劉備別曹操手下名將曹仁擊敗之後袁紹並未放棄,又派出自己旗下將領韓荀截擊曹軍西面戰線,結果又被曹仁在雞洛山擊敗。(

三國志:紹遣別將韓荀抄斷西道,仁擊荀於雞洛山,大破之

)這時候我們其實不難看出,在將領的綜合能力方面袁紹軍和曹操軍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否則無論是劉備亦或者韓荀任何一支部隊完成了袁紹佈置的戰略方針,都能對曹操軍隊士氣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到這裡你還認為袁紹沒有采用田豐的計謀嗎?還是好謀無斷嗎?

於是乎袁紹自己也看清了將領質量比不過曹操,於是便開始發揮數量的優勢,其實在官渡之戰中劫糧道的事情是袁紹先幹出來的。袁紹派出不少將領對曹操的糧道進行令人喪心病狂的截擊,這也是後來曹操營中糧草不濟的根本原因。(

三國志:賊數寇抄絕糧道

至今為止在袁紹一次次軍事騷擾下,曹操終於體會到了當時公孫瓚體會到的絕望,截停糧道、策反後方、劉備騷擾、西線突襲、近臣刺殺、挖地道、築高塔、射飛矢,這還是自己曾經認識的“志大而智小”的袁本初嗎?可以說官渡之戰到現在為止,曹操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四面袁歌”。

雙方兵力方面差距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懸殊

對於袁紹前中期打得如此優秀肯定會有不少網友指出,袁紹前期積累的優勢全部都是人數所帶來的優勢,其實在自信看三國志的時候不難看出,官渡之戰中袁紹和曹操雙方的兵力差距並沒有我們想象和史書中記載的那麼大。

首先史書中記載:“

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這個記載時絕對有問題的,就像左艦文章開頭說的那樣,袁紹和曹操兩人軍隊在官渡對峙時,雙方都是數十里屯兵對陣,如果用一萬兵屯營數十里就有點侮辱袁紹智商了。而至於當時史書為何如此記載的原因也簡單,那就是兵力懸殊不是太大的情況下,雙方第一次交戰曹操軍隊就被袁紹壓在營寨中出不去顯然很丟人,所以史書為了能夠儘量美化曹操只能寫出

兵不滿萬

這樣的理由了。

而最後的許攸投曹在左艦看來也僅僅只能算官渡之戰的一個轉折點,並不能算根本原因,許攸投曹最多僅僅只能讓曹操扳平了以往的劣勢,並沒有改變曹操本身就缺糧的困境

(三國志: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

所以袁紹還是有很大的機會打贏曹操。而且許攸投曹分明就是許攸族人犯案,這和袁紹沒有識人之明又有什麼關係?

三國志:

會攸家犯法,審配收系之,攸怒,遂奔操

[圖片16]

還會有網友說許攸的叛逃使得曹操瞭解了袁紹軍隊的所有佈置,其實大家動腦子想想就能知道,官渡戰役開始之初,袁紹都已經把刺客安排到曹操的臉上了,袁紹都已經派出多股部隊襲擊曹操的運糧通道了,袁紹都已經讓曹操後方亂成一鍋粥了,袁紹叛逃的謀士都知道曹操營中無糧了,袁紹能不瞭解曹操的軍隊部署?

至於在網路上引起爭議最大的一點就是許攸投曹之後的火燒烏巢,這個問題其實在左艦看來即使許攸不投曹,曹操也早就知道了袁紹的兵糧運送地點了。袁紹滲透曹操勢力,曹操在袁紹勢力中肯定也有探子,而許攸投曹只不過是讓曹操下定了奇襲烏巢的決心。至於曹操為什麼一直對偷襲烏巢猶豫不決的原因也很簡單,曹操沒有把握打贏袁軍烏巢守將淳于瓊!

淳于瓊並不像演義描述的那樣酒囊飯袋,他也是一個名聲在外的沙場名宿,不過對於曹操而言這樣堅守營寨和袁紹耗下去也只是慢性死亡,於是只能放手一搏了。為了能儘可能打贏這場戰爭,曹操決定親自率兵奇襲烏巢,對於這個決策很多將領都不同意,但是隻有荀攸和賈詡力挺曹操率軍奇襲烏巢,這裡更多的將領考慮到的是許攸詐降!

(三國志:眾皆疑,未攸與賈詡勸太祖)

[圖片19]

站在我們後世的角度來看,曹操也沒得選了,因為即使曹操解決了刺客,解決了後方劉備,解決了顏良文丑,招募到了許攸,得到了袁紹兵力部署,但是曹操依舊是弱者。正面官渡會戰伊始就打過,被袁紹軍隊揍得只能守營寨,自己營中的糧草也因為袁紹軍一直騷擾糧道導致即將殆盡,所以他只能奇襲烏巢鋌而走險,而這個奇襲烏巢的將領還必須要他自己來,梟雄多疑的本性在這一刻展露無疑,生死局曹操只相信他自己。

結果奇襲烏巢和曹操擔心的一樣,一路順利的情況下曹操抵達了烏巢,之後迅速在烏巢外圍放起了火,守衛烏巢的袁軍因為曹軍突襲大驚失色,但是曹操燒燬的只有外圍營寨,糧草全在營寨中心位置。

(三國志:既至,圍屯,大放火,營中驚)

更關鍵的是,淳于瓊沒有像演義中一樣酩酊大醉,淳于瓊第一時間率領烏巢守軍抵抗曹操的進攻,曹軍久攻烏巢不下。而曹操打不下烏巢就和袁紹設想的一樣,袁紹實在想不到有淳于瓊堅守的烏巢會被曹操攻下,於是便派出張郃高覽兩位大將去攻打曹操大營,一方面圍袁紹是想魏救趙,另一方面打下曹軍大營之後就算曹操把整個官渡戰場都燒了也改變不了結局。

[圖片21]

可是誰曾想曹操一夜沒打下的烏巢,等到天亮了淳于瓊發現曹操兵少,居然開啟營寨大門要和曹操軍隊進行野戰!或許是淳于瓊發現來襲曹軍人數不多並且曹操也身在其中,於是為了拿下整場官渡之戰中最大的功勳的原因,淳于瓊開始了和曹軍肉搏。肉搏的結果也很直接,淳于瓊過於相信後方運糧兵的戰鬥力了,直接被曹軍一路逆推至大營,最終讓曹操完成了火燒烏巢的任務!(三國志:明至,瓊等望見公兵少,出陳門外公急擊之,瓊退保營,遂攻之)

至於袁紹最後在官渡之戰全面潰敗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張郃高覽在曹操火燒烏巢之後直接選擇投降。在張郃本傳中也許是出於美化張郃的原因,將其投降寫成了害怕郭圖陷害,所以最終選擇投降曹操。

但實際上郭圖並沒有陷害他,其次曹操已經親自帶領精銳部隊去突襲烏巢,張郃和高覽率領精銳部隊來攻打曹洪守衛的中軍大營久攻不克,確實有自身的原因。其次如果張郃高覽不降,那麼曹操和袁紹雙方只是又迴歸到了對峙的起點,袁紹無糧曹操更無糧,袁紹損兵折將,曹操更是陷入無兵可用的境地,雙方唯一不同的就是袁紹後方穩定,但是曹操後方還有一個去投靠劉表的劉備。(三國志:備還至紹軍,陰欲離紹,乃說紹南連劉表,紹遣備將本兵復至汝南)

縱觀整場官渡之戰中,袁紹無論文韜還是武略皆強於曹操,而且袁紹的每一次調兵遣將都會直接改變官渡戰局,可惜袁紹手下的將領表現屬實有點拉胯,上到張郃高覽劉備,下到眭元進淳于瓊或多或少都有點自以為是了。但凡他們任意一個有能完成袁紹佈置下去任務的,官渡之戰結局都會直接被改變。

各位對於袁紹為何兵敗官渡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