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明知比干有難,姜子牙送出一個錦囊妙策後,為何不再出手相救他?

明知比干有難,姜子牙送出一個錦囊妙策後,為何不再出手相救他?

姜子牙接到師父元始天尊的“封神榜”大任時,商朝的宰相、紂王的皇叔比干,正在亨通之時。

在崑崙山玉虛宮學道40年,下山後的姜子牙,卻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封神演義》裡,元始天尊只是告訴姜子牙要下山輔佐有道明君,卻也沒說具體是誰。

下山後的姜子牙來到朝歌后,在結義的兄弟宋義人幫助下,連續做了幾次生意,卻並不如意,幹啥啥不成。

還好,姜子牙用所學的道學為人指點迷津,天作巧合的遇到了商朝忠臣比干。

明知比干有難,姜子牙送出一個錦囊妙策後,為何不再出手相救他?

“源易緣”注意到,那時,姜子牙只是普通人一個,而比干是朝中重臣。即使姜子牙有心想結交比干,人家也不一定願意。

姜子牙又是透過什麼途徑,得到人生中的第一位賢達貴人的賞識呢?

《封神演義》裡,在朝歌預測頗有名氣的姜子牙,卻遇到了玉石琵琶精的試探。

姜子牙識得妖精本象後,運法力將其釘住。旁人不知真相,還以為是子牙老不正經,貪戀女色,非禮女性。

動又動不得,放也不能放!姜子牙便用紫石硯臺,向琵琶精的腦門打去,將琵琶精打死。

眾人見姜子牙又打死了妖精,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更是不分好歹的不放姜子牙走。

正在此時,亞相比干恰好路過此地,待姜子牙說明真情後,自己也分辨不清,於是將子牙帶到商紂王的面前。

最終,姜子牙用熊熊三昧真火,足足燒了兩個小時,才煉出了琵琶精的真形,這才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同時,姜子牙還因此得到了司天監的官職。

明知比干有難,姜子牙送出一個錦囊妙策後,為何不再出手相救他?

然而,姜子牙認識忠臣比干,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兩人又是怎樣成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呢?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源易緣”注意到,在後來的短暫同朝為官中,姜子牙和比干兩人都是一心為國,敢於忠言直諫紂王的人。

子牙對比干的為人,特別是他的忠言直諫耿直無畏精神,很是敬佩。就想進入比干的核心朋友圈。

但比干也不是什麼樣的朋友都願意交往。

當姜子牙他知道比干的藏書很多後,就以借書的名義接近了比干。

同時,他一晚上用棉捻點火、過目不忘的方式,一晚上幾乎讀完了所有的藏書。

比干於是進一步發現了姜子牙這個人才。並與他促膝長談,此後兩人成為了摯交。

“子牙讀書快如神,拆書點捻破萬本;一樓珍藏派用場,得友一人值萬金。”

相傳,比干還特意寫了這首詩,來誇讚姜子牙。

明知比干有難,姜子牙送出一個錦囊妙策後,為何不再出手相救他?

兩人既成各己,姜子牙看到忠臣梅伯遭炮烙,箕子被收監失去自由後,自己也心灰意冷,還特別的叮囑比干,要保護自己。

“源易緣”通讀《封神演義》發現,在原著第17回,“蘧駪夫求賢問業,馬純上仗義疏財”一節中,姜子牙在辭官離開朝歌隱居磻溪前,曾交給比干一柬貼,告訴比干遭剖心後不要說一句話,才能確保無虞。

在妲己的迷惑迫害下,紂王后將比干的七竅玲瓏心剖開。比干聽從姜子牙的良策,離開宮廷,一言不發。

直到看見一婦人在叫賣無心菜,就問了一句:散無心能活,人無心能不能活?

聽到婦人“不能”的回答後,當場跌下馬來,血染塵埃。

俗話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有人或會覺得,為何姜子牙預測出比干有此劫難,而只交給他一策後,不再出手相助?

“源易緣”留心注意到,其實,姜子牙也有難言之隱,迫不得已之時。原因有三:

一、逆境之時,只能自保

姜子牙交給比干錦囊妙計後,姜子牙就處於逆境,被商紂王在全國範圍內通緝著。

此時的姜子牙猶如泥菩薩過河,只得自保,退隱西岐磻溪。

比干遇害後,姜子牙肯定知道,但也無能為力。

二、大勢所趨,人力能改

商紂王用淫穢之詩,調戲了上古正神女媧娘娘後。

當時女媧娘娘也想給紂王當場報應。可在前往朝歌的途中,就遇到了沖天的紅光阻擋雲路。

女媧娘娘知道紂王尚不該絕,也不能逆天行事,只待從長計議。

明知比干有難,姜子牙送出一個錦囊妙策後,為何不再出手相救他?

元始天尊的弟子、終南山雲中子,也想在妲己未成氣候之前,清除朝歌中的妖氣。

可他努力之後,卻也無功而返。均因天道難違!

而姜子牙不會不懂得這個道理吧!

三、榜上有名,天命難違

子牙不是不想救比干摯友,可是他不能扭轉乾坤。

持有元始天尊賜給他的“封神榜”,他也應該知道,比干是榜上有名的神仙。

但比干曾助於姜子牙,且是一國之棟樑、一國之忠臣,於是他就送給了比干一個可以求生的好辦法。

只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三人欽定好的名單,又怎會豈因姜子牙的一個慈悲心,就改變了呢?

比干命數已定,最終躲過了初一,沒能躲過十五。

而在磻溪垂釣中的姜子牙,有心再助,卻也只得袖手一觀。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萬般皆自土,各自等時來。”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姜子牙傳》、《中國通史》、《中國神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