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元璋建國之後,屠戮重功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

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國號大明,建元洪武,以應天為國都。應天就是今天的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朱元璋建國之後,屠戮重功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

歷代皇帝即位之後,最擔心的便是自己的江山可不能再丟了,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可以說當過和尚要過飯,吃過這麼多苦才得來這江山,因此他剛剛即位之後便加強中央集權,將所有的權利都給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隨著時間的流逝,朱元璋知道自己也終究有一天要逝去,於是慢慢的便把許多重要的權利分給自己的兒子們,也就是各地的藩王,對於自己親生兒子他還是非常信任的(誰能料到後來朱棣發動靖難奪得江山呢)。

朱元璋在登上大位後便進行了一系列的“清君側”活動。這大明的江山是他在亂世裡打下來的,不是透過正統的方式繼承的,所以身邊必有很多勞苦功高的開國功臣。這些臣子在打江山的時候是“微臣”,但在治理江山的時候便是“危臣”了。

朱元璋建國之後,屠戮重功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

歷代皇帝對“功高震主”這四個字很是敏感,劉邦殺韓信用心如此,宋太祖是用“杯酒釋兵權”其目的也是一樣。

對於明太祖朱元璋來說,這更是無法忍受的。他要一步步削弱了這些臣子的力量,以加強自己的統治。

其實我們也都明白,就算是中央集權朱元璋也不至於揹負這千古的罵名來殺盡當初的功臣呀。其實還是這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最後是選擇了皇太孫朱允炆繼承了皇位,其實在此之前朱元璋是有一位極為合適的人選的,那便是朱允炆的父親——朱標。

朱元璋建國之後,屠戮重功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

如果給歷朝歷代的太子們按名頭排個名的話,估計這朱標能登榜首,你很難想象朱標此人在歷史上竟然幾乎沒有一點劣跡,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對其讚賞有加,用兩個字來形容他:仁君!

朱標10歲被立為世子,朱元璋剛剛當上皇帝便將13歲的朱標立為太子,自幼派大文學家宋濂悉心教導。在朱元璋外出征戰期間,由太子監國、方便各將軍丞相輔佐。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這是什麼操作?妥妥的大明儲君是毋庸置疑呀。

朱元璋建國之後,屠戮重功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

朱標二十二歲時,朱元璋見他年紀已長,遂令今後一切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有意讓太子“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這就已經代表了朱元璋對朱標已經是預設下一任皇帝了,同時群臣乃至百姓其實都也是已經認可了。

可惜,天妒英才,朱標三十多歲便因病去世了,朱元璋這個時候已經六十多了,這個訊息無疑對他就是一道晴天霹靂,給他嚇傻了。他已經老了,怎麼會有更多的精力來再培養一位如此合格的繼承人呢?基於種種原因,他最後確定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

朱元璋建國之後,屠戮重功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

可是,朱允炆太年輕,一是缺乏歷練,二是缺乏帝王手段,沒有帝王心術的他很難把控這朝臣,把控這群當年跟隨他打江山的兄弟們。於是為了朱允炆,為了這老朱家的大明江山,朱元璋殺盡了一切對其有威脅的大明功臣,他情願揹負著千古罵名,也要保住這朱家的江山!

當然,最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朱棣做了嫁衣,本來以朱標的手腕來說的話朱元璋是完全用不著擔心的,可是,他的兒子朱允炆就不行了,軍事經驗不如朱棣,手腕也不如朱棣,最後甚至活脫脫的把整個大明江山都輸給了僅僅一個北平藩鎮之地的朱棣。

朱元璋建國之後,屠戮重功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

不過好在江山還是姓朱朱元璋知道了也起碼不會像秦始皇那般生氣和無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