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些什麼政治目的?

大家好,我們的小鬍子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些什麼政治目的?

有人說當年康熙六下江南是為了“養瘦馬”,先來看看“養瘦馬”究竟是什麼行當。明清時期,揚州乃是富庶之地,那裡的富人們消費奢靡,自然風月生意也是風生水起。有了這個市場,就有人做起了人肉買賣,低價從貧苦家庭中把相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嚴加調教,教她們琴棋書畫歌,長大後再賣與富人作妾或入煙花柳巷,這是一項暴利行業,買進女童時不過幾兩銀子,賣出時高達上百兩甚至千兩。由於這些女童家境貧寒,故以瘦馬來形容。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些什麼政治目的?

早在康熙執政初年,對河務就很關注並有相當的研究。康熙初年黃河下游到處決口,水禍連連。接連而來的水患,引起了康熙的高度重視。康熙曾在太和殿以治河為策論試題,測試天下貢士。在平定“三藩”國家財政仍然比較困難時,康熙帝還是下決心對黃河、淮河進行全面的治理。雖然治河的官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淮、揚水災並未明顯好轉。康熙擔心官員們沒有認真行事,於是在康熙二十三年,第一次下江南,不遠萬里,親閱河工,幸臨清江府、淮安府、江寧等地。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些什麼政治目的?

從文化上,從政治的道統以及法統上爭取最大公約數,讓更多人不敢不想不願再有華夷之辯,特別是傷害力極強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而現在新的統治者對於以前的一切,都認可,都準守,這就能取得人們內心深入的政治歸屬感和政治認同。

就亡國亡天下來說,清朝康熙的南巡使人們更認同是改朝換代,而不是夷狄入住中原。文物典章衣物都俱在,就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了。諸夏變夷狄,還是夷狄變諸夏,這就是一目瞭然的事情了,所以這樣做能爭取到政治認同。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些什麼政治目的?

康熙帝以民為本,實心求治,他親臨河工,指授方略,經過幾十年的治理,兩河安寧,漕運無阻,人民安居樂業,這對當時社會的安定和繁榮起到了促進作用。康熙帝一生南巡凡六次,往返供儀,悉發內帑,還曾要求“預飭官吏,勿累閭閻。”康熙帝以後,乾隆帝也進行過六次南巡,然而他坐享其成,崇尚浮華,好大喜功,為遊遍江南錦山繡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其目的與作用皆不可與其祖父同日而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