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唐宋三省六部制的變遷到底是分權還是集權,皇帝也很為難

在中國古代,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強集權是一種矛盾。中國古代行政體系是以皇權為核心的,目的自然是維護君主專制。因此,歷朝歷代都會透過分化事權的方法來削弱相權,穩固皇權。但是,分化事權,又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國家又不得不適當集權。唐宋時期的中央機構不斷調整,反覆在分權和集權之間徘徊,這正是兩者矛盾的反映。

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

唐朝初期,繼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別掌握草擬、審議和執行,尚書之下設定六部,進行具體的行政工作。三省的形成,就是對相權分化的結果。

唐宋三省六部制的變遷到底是分權還是集權,皇帝也很為難

在秦代,中央為三公九卿,三公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別掌握行政、監察和軍事,其中丞相就是秦代的宰相,在行政上擁有很大的決策權。漢代時,為限制三公,漢武帝重用身邊的秘書、內臣,形成了內朝,內朝最重要的大臣就是尚書令。內外朝的形成,相權一分為二。到東漢時期,尚書的地位進一步提高,逐漸成為了最高的行政官員,並設有專門的機構——尚書檯,於是尚書成為了宰相。而三公則淪為了虛職。

唐宋三省六部制的變遷到底是分權還是集權,皇帝也很為難

到了魏晉時期,將尚書檯改為尚書省。為了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另外設定中書省掌握草擬、詔令,尚書省則淪為了執行機構。南北朝時期,又增加門下省,負責審議詔令,以此來限制中書省。如此,相權就一分為三了。需要注意的是,尚書省雖然淪為執行機構,但是在唐朝初期的地位還是非常重要的。尚書省的長官左右僕射往往會兼任中書省、門下省的一些職位,如此就擁有了參與決策的資格了。

傳統史學界認為: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現。三省六部制中的機構都是國家事務機構,並不涉及皇室事務,而秦代的三公九卿既管國家事務,又管皇室事務,體現了強烈的家天下色彩。三省在權力相互牽制,避免了權臣的出現。

唐宋三省六部制的變遷到底是分權還是集權,皇帝也很為難

不僅如此,三省六部制名義上還可以限制皇權。三省製出現後,皇帝頒佈詔令必須經過中書省,如果繞過中書省直接發號施令就是違法行為,因此“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的說法。而經過中書省的詔令,就需要經過門下省來稽核,門下省就有可能駁回皇帝的詔令。這種現象在歷史上是時有發生的,例如627年,唐太宗釋出徵召中男(十六歲到二十歲的男子)入伍的詔令,但是該詔令被中書省的長官魏徵數次駁回,最終未能實行。

二,三省的合併和重組

三省相互牽制固然是好,但是造成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行政效率低下。三省的長官可能在一件事情上出現爭執,於是遲遲無法出具體的措施。尤其中書省和門下省,兩者地位重要,共同分享決策權,如果兩省長官意見不合,那麼政令就無法出臺了。

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唐朝的皇帝也想了很多辦法。一個辦法就是皇帝舉行朝議,綜合各方面的意見,最終進行決策。參與朝議的主要人物有皇帝及其秘書集團、三省的重要官員,以及三公等其他官員。三公也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他們早已淪為虛職,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些建議。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讓三省長官合署辦公。唐太宗時期,設定了一個新的政務大廳——政事堂,由三省長官在此辦公,如此,三省長官就能夠實現良好的溝通,有利於提高效率。政事堂最初設定在門下省,在唐中宗時期遷徙到了中書省。同時,從唐中宗時期開始,尚書省長官失去參與政務討論的資格。

唐宋三省六部制的變遷到底是分權還是集權,皇帝也很為難

唐玄宗

最初,在政事堂辦公的官員只有三省長官,也就是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僕射。後來,皇帝也自己也派遣一些代表參與其中,也就是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他們和三省長官一起辦公,地位相等,也被視為宰相了。由於皇帝不斷派遣代表駐紮在政事堂,使得政事堂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是宰相越來越多。一般而言,唐朝同時存在的宰相有十多名,在710年竟然多達27名。

如此,政事堂的機構越來越龐雜,分權越來越細,皇權自然更加得到了保障。723年,唐玄宗將政事堂改名為了中書門下,並設定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作為其具體的行政機構。這實際上就是將尚書省管轄的六部遷徙到了政事堂,尚書省的執行權就名存實亡了,中書門下成為了最高的行政機構,掌握決策、執行大權,相權再次集中。中書門下的形成,也標誌著三省六部制開始向二府三司制過渡了。

唐宋三省六部制的變遷到底是分權還是集權,皇帝也很為難

唐朝著名宰相:宋璟和姚崇

唐朝最初的宰相就是三省長官,政事堂形成後,宰相的數量增加,其官職稱號也非常複雜,有參知政事、平章政事、同掌機務、參知機務、參掌機密等,最多時候,名號竟然多達40多個。到了唐肅宗時期,正宰相的名稱確立為了平章政事,此政策一直延續到了宋朝和元朝,一直到朱元璋廢宰相為止。

三,宋朝的官制改革

宋朝初期,繼承了唐後期的制度,最高行政機構就是中書門下,其宰相為平章政事。從唐朝後期以來,由於藩鎮割據和財政危機,因而軍事和財政機構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對宋朝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軍事方面,唐玄宗在邊疆設定了十鎮節度使,集中了全國大部分的精銳部隊。安史之亂爆發後,為了限制節度使的軍權,唐玄宗以宦官擔任監軍去指揮、調動軍隊。唐代宗時期,設定樞密使,同樣以宦官擔任,宦官開始掌握部分兵權。到了唐後期,利用手中兵權控制了朝政,樞密使也就是掌握全國兵權的人物了。到了五代,設定了樞密院,成為了正式的軍事機構。宋代,繼承了五代制度,樞密院是全國最高軍務機構,和中書門下並稱“二府”。

唐宋三省六部制的變遷到底是分權還是集權,皇帝也很為難

唐朝後期,北方經濟破壞,財政收入不足。於是唐朝派遣轉運使在江南地區經營財政,並將地方的糧食、錢財運輸到中央;同時,推行鹽鐵專賣,增加財政收入,而管理財政的官員就是鹽鐵使。因為國家財政的依賴很大,轉運使和鹽鐵使得權力就不斷提高。到了後來,就乾脆將管理戶口的戶部、管理鹽鐵的轉運使、管理財政支出的度支合併為一個機構,並稱三司,其長官為三司使,總覽天下財政。而轉運使則是三司在地方的機構。

如此,北宋初期的機構也就分為了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合稱“二府三司”。二府三司體制形成後,中書門下的兵權、財權都已經被剝離,再一次實現了分權。另外,北宋還在平章政事之外另外設定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以分割宰相行政權。其他機構內部也同樣分權嚴重,如三司內部時而就廢除三司使,讓鹽鐵、戶部、度支相互牽制;樞密院內有樞密使和樞密副使等相互牽制。比起三省六部制來,二府三司的分權現象更加細緻。

然而,嚴重的分權也使得行政效率更加低下。同時,機構冗雜,官員過多,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財政負擔。在宋神宗時期,精兵簡政成為了改革的一大政策而精兵簡政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裁汰官員,減少機構。元豐年間,宋神宗恢復了三省六部實權,如將三司併入了戶部,剝奪了樞密院的兵權。如此,三省六部制又重新復活了,並且一直影響到了明清。

唐宋三省六部制的變遷到底是分權還是集權,皇帝也很為難

南宋時期,繼續在元豐改制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南宋又再次讓三省合署辦公。1130年,宰相開始兼任樞密使,到1205年,“以宰臣兼使,遂為永制”,於是宰相就同時掌握行政、財政和兵權了。南宋的精兵簡政,使得機構減少了一半以上,大大減輕了國家財政負擔,提高了行政效率。不過,帶來的弊端同樣明顯,南宋就開始出現了北宋未曾出現的權臣,例如賈似道。

唐宋兩代,在中央制度上不斷變革,在集權和分權之間不斷徘徊,最終還是走了一個大大的輪迴。即便如此,唐宋的機構變遷對後世還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雖然三省制最終在明朝被廢除了,但是六部最終延續到了清朝,成為了具體的行政機構。在中國古代,權力集中於皇帝是歷史大趨勢,但是行政效率卻是一個問題。例如,明朝將君主集權發展了新的高度,但是行政效率卻下降到了谷底。如何才能在分化相權的同時來提高效率呢?唯一的方案就是皇帝勤政,清朝不就是這樣乾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