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太醫是如何給嬪妃治病的懸絲診脈的神技,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古代,受限於落後的技術條件以及科學水平,醫學的發展較為緩慢。而且成為大夫也並不像中舉那樣,能夠光耀門楣,平步青雲,所以學醫的人並不多。古代很多人沒有機會看病因為可能方圓幾十上百里都沒有可靠的大夫。又或者是沒有錢看病,因為很多藥材的價格特別昂貴,所以窮人們根本病不起。在以前那種知識不共享的時代,醫術的傳承更是尤為艱難,如果哪裡能有一個靠譜的大夫的話立馬就會被百姓們奉為神醫。但其實有一個地方,聚集了許多技術精湛,而且富有經驗的大夫們,那就是皇宮之中的太醫院。

古代太醫是如何給嬪妃治病的懸絲診脈的神技,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是太醫不好當,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在皇宮這種複雜的地方工作,除了太醫本身的技術一定要好不能出錯以外,宮中的規矩也是極其森嚴的。要是一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了事,不管得罪的是皇帝還是其他有身份的人,都很可能換來一個身首異處的結局。在古代有一種說法:翰林院的文章,太醫院的藥方。意思其實就是說,在太醫院的工作無論是風險還是技術難度或者重要性,都與翰林院的刀筆手們差不多。太醫院將太醫從九品到六品都劃分好了等級,不同等級的太醫負責給不同身份的人看病,能夠給皇帝或者受寵的妃子看病的肯定是太醫中最強的那幾個。

古代太醫是如何給嬪妃治病的懸絲診脈的神技,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其中,尤其以皇后和妃子們的病最不好看。首先給這些人看病就必須跪著,十分不利於診斷,而更重要的是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大家知道中國的醫術分為望聞問切四步,這些都是要求醫者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的,但事實上太醫們根本就不能對妃子等皇宮女眷們有任何近距離的接觸。電視劇中太醫與妃子單獨相處,敘舊,甚至更親密行為的場面根本不可能發生。但是病始終還是要治的,太醫們就用一種懸絲診脈的方法來進行遠距離的無接觸診斷。大家在一些影視劇中可能也見過,就是由宮女太監們取一根紅線,一頭綁在娘娘妃子們的手上,一頭穿過遮擋用的簾子,由太醫拿在手中,來感知細微的震動進行診斷。

古代太醫是如何給嬪妃治病的懸絲診脈的神技,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不禁會感慨於那個時期太醫們的技術之高超,能利用這種近乎於神技的方式看病。但真相卻並不是這樣,沒有人有這種聽起來就匪夷所思的能力。這只是一種形式主義,是太醫們自己心照不宣的一種掩飾的手段。而他們真正獲取患者資訊,然後進行診斷的方法和途徑其實非常簡單。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機靈的太醫們往往會用錢來買通娘娘或者妃子們身旁的宮女和太監,讓他們代為觀察患者平時的表現。這些整日裡伺候著主子的下人們,會把他們記錄下的所有資訊都提供給太醫們,然後太醫憑藉著多年的行醫經驗進行分析,得出診斷結果,然後對症下藥。所以所謂的懸絲診脈其實只是走個過場,是用來掩人耳目的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