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雨欣侃藍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談到三國時期的才子,有一位不得不提,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嵇康,嵇康幼年時就聰明過人,並博覽群書,廣學諸藝,因此成年後有很高的名望。但命運沒有垂青於他,年僅四十歲的嵇康就被司馬昭處以極刑,這其中有何隱情呢?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崇尚老莊

嵇康幼年時喪父,由他的母親和兄長將其撫養成人,他小時候就聰明過人,而且十分喜歡讀書,尤其是道家的書籍,因而深受老莊文化的影響,成年後的他容貌出眾,長相俊美,但他從不裝扮自己,覺得沒有那個必要。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他喜歡超脫的人生,嚮往古代隱士的生活,平時喜歡修身養性,服食內丹,彈琴吟詩,以此來陶冶情操,或者常常到深山中去採藥,很多打柴的人遇到他,都以為他是神仙,他在自己的世界中過的十分快樂,不為名利所動,不為凡塵所擾,一直過著出世的生活,概括起來就是讀書、彈琴、打鐵、採藥、作詩、修身養性,與世無爭。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拒絕出仕

嵇康不僅有很高的才華,而且還有很好的名望,因此名聲傳遍天下,所以朝廷就想聘請他出來做官,但他總是拒絕。有一次,掌握實權的大將軍司馬昭想聘請他為幕府屬官,結果嵇康知道後乾脆藏了起來,以此躲避徵辟。還有一次,鍾會前去拜訪他,結果嵇康理都不理,就在一旁打鐵,等到鍾會要走的時候,嵇康對鍾會說:“你聽見了什麼訊息跑來的?又看見了什麼離去?”於是鍾會說:“聽到我所聽到的東西所以來了,看見我所看見的東西所以走了”,鍾會因此懷恨在心,一直想找個機會除掉嵇康。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後來,嵇康的朋友山濤離開尚書吏部郎的職務時,曾舉薦嵇康來代替自己,結果遭到了嵇康的反對,嵇康為此還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叫做《與山巨源絕交書》,其中列出自己的種種毛病,和對官場的看淡,說自己與官場格格不入,於是堅決拒絕出來做官,並要與山濤斷交,司馬昭聽說後大怒,從此對嵇康十分的忌恨。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災難來臨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嵇康的命運。嵇康有一位叫呂安的朋友,關係十分的要好,平時多有來往。一次,呂安的妻子徐氏被呂安的兄長呂巽迷姦了,呂安十分的氣憤,於是就想狀告呂巽,嵇康知道這件事情後,就去勸說呂安家醜不可外揚,一定要保全門第的清譽,但呂巽卻先發制人,反誣呂安不孝,最終呂安被官府抓捕了,嵇康聽說後十分憤怒,於是就出面為呂安作證,因而觸怒了司馬昭,司馬昭覺得嵇康在做偽證,再加上嵇康與鍾會之間有矛盾,鍾會就趁機向司馬昭進讒言,說嵇康總是目無王法,言論放蕩,且誹謗禮教,這種人不能再留了。司馬昭向來對嵇康不滿,於是就聽從了鍾會的讒言,下令處死了呂安與嵇康。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行刑那天,三千多名太學生集體請願,希望朝廷能赦免嵇康,並希望嵇康能擔任他們的老師,結果都被一一駁回了,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和平常一樣,並讓人拿來平時愛用的琴,隨即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琴聲作罷,慷慨赴死,沒有一絲恐懼,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動容。讓人覺得嵇康根本不怕死,並且藐視生死,如此超脫,如此自然。其實在筆者看來,這實則是嵇康用琴聲表達自己內心中的憤怒與不平。

嵇康臨刑前三千人為其求情,但司馬昭還是殺了他,其中有何隱情?

司馬昭為何要殺嵇康呢?

首先,嵇康多次拒絕朝廷的徵辟,讓司馬昭顏面盡失,司馬昭覺得嵇康這種人十分的狂傲,不能為己所用,所以起了殺心。

其次,嵇康常常言論過激,恃才傲物,不把權臣放在眼中,並且一直向著曹氏權貴一方,所以一直被司馬昭所忌恨,而且從這些求情的人的身上也能看出嵇康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再加上嵇康與鍾會交惡,鍾會常常在司馬昭面前進讒言,導致司馬昭很厭惡嵇康,於是司馬昭找到機會,就下令處死了嵇康。

參考文獻:《晉書》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