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鬼谷子的智慧:一個人,想要成大事,能力之外,還需做到這四個字

一個人,想要成大事,能力之外,還需做到這四個字——因時而動!欲成大事者,需因時而動!否則,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這是“謀聖”鬼谷子很重要的一條智慧。

鬼谷子在著作中借聖人之名指出:“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這句話大意是說,聖人做事情,不但看環境,也講究時機,能做到因時而動。一旦時機合適,就會果斷進取,成就一番大事;時機不合適,則隱藏起來,躲避危險。所謂明哲保身,時機不合的話,能力再強,再過努力,往往也是於事無補,反而容易招惹災禍。

鬼谷子的智慧:一個人,想要成大事,能力之外,還需做到這四個字

比如,戰國初期,秦國秦孝公對外求賢,身在魏國的衛鞅敏感地意識到,是自己大顯身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好機會,於是果斷前往秦國,與秦孝公君臣聯手,透過變法使得秦國成為“強秦”,為之後秦統一六國打牢了根基,這就是因時而動,是衛鞅的高明之處。

而衛鞅的不智在於,成就功業之後,形勢逐漸對他不利。秦孝公身體越來越不好,他之前所得罪的秦國世族遺老們蠢蠢欲動,正伺機找他報復。而衛鞅卻不能做到鬼谷子所說的“世無可抵,則深隱”,依然沒有退出權力中心,最終落了一個“作法自斃”的下場。

所以,鬼谷子告訴人們,欲成大事,需因時而動,看準時機,時間不到,該忍則忍,不要強出頭。時機一到,就可因時而動,千萬不要再猶豫。

鬼谷子的智慧:一個人,想要成大事,能力之外,還需做到這四個字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與呂布是一對冤家。劉備以仁義待呂布,在其落難時,將其收留,可呂布卻趁其不備,搶奪了徐州。面對這樣的無義之人,劉備肯定是心有怨恨、想要報復的,但他知道呂布的勇猛和其軍隊的實力,時機不利於自己,所以忍氣吞聲,虛與委蛇,隱而待時,最終,終於等到了機會。

曹操率大軍徵徐州,呂布兵敗,退入下邳城堅守,後被其手下趁其熟睡時,捆了送給曹操。在白門樓上,呂布向劉備求情,希望劉備能幫忙,勸曹操不要殺他說,劉備表面上答應了下來。

沒多久,曹操上來了,呂布表示自己願意投降,替曹操打天下。曹操就問劉備的意見。可劉備是怎麼說的呢?這時,他不再顧忌什麼仁義之名,緊緊抓住時機,對曹操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言下之意,呂布已經有過多次的背叛行為,難道你曹操想成為下一個嗎?於是曹操心領神會,下令殺死了呂布。

鬼谷子的智慧:一個人,想要成大事,能力之外,還需做到這四個字

劉備這一招,表明上是借刀殺人,除卻自己的敵人,但本質上,用的卻是鬼谷子的隱而待時、因時而動之道。平時,呂布勢大,自己不敢還擊,現在曹操好不容易把他逮住了,怎麼還能錯過這樣的時機?所以,趕緊落井下石,除去心頭大患,這時,就不必再講什麼仁義了。

鬼谷子說,一個人,只要懂得了因時而動,就“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也就是說,想成大事,能力和努力之外,時機是最重要的。時機不對,再努力也是事半功倍,甚至是會起到反效果,為自己招來禍端,這是我們每一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應該銘記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