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公元前200年,意氣風發的劉邦帶領32萬大軍北擊匈奴,但被匈奴大軍圍困於白登山,長達七天七夜,十分狼狽。最終,劉邦採用陳平之計才得脫險。此後,漢朝就和匈奴和平,忍辱負重了60多年。然而,這樣的歷史卻再一次上演了。公元615年,隋煬帝楊廣避暑汾陽宮,遭到突厥幾十萬騎的圍困,楊廣命懸一線,直到10多天後,突厥才撤軍而去,此事被稱為“雁門之圍”。雁門之圍暴露了楊廣軍事能力的不足,也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一,接手一副好牌

604年,楊廣即位,他掌握著一個全盛的帝國的命運。他此之前,他的父親,也就是隋文帝楊堅已經統一了全國,制定了完善的典章制度,經濟欣欣向榮,史稱“開皇盛世”。可是楊廣的野心試比天高,他也想成為了揚名萬世的帝王,因而在繼位後又建東都、開運河、修長城,大興土木,開疆拓土。不過,楊廣並不知道,被隋文帝打得奄奄一息的突厥,又強大了起來。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楊廣

突厥曾是一個雄踞亞歐大陸的一個強大汗國,其疆域“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屬焉”。不過隋朝建立後,突厥就開始走向衰落了。從582年開始,突厥內戰爆發,幾大可汗混戰。直到603年,突厥內戰才宣告結束,而突厥也分裂為了西突厥、東突厥、薛延陀三部分。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西突厥稱雄於西域和中亞,傲視一方;薛延陀稱雄漠北,勢力不俗;而東突厥就十分窘困了,只能在隋朝的扶持下勉強維持。直到隋文帝末年,東突厥啟明可汗一支依附於隋朝,對隋朝輸誠效忠,不遺餘力。然而,楊廣上臺後,突厥和隋朝的關係開始發生了巧妙的變化。

604年,隋文帝去世,晉王楊廣立刻矯旨殺了太子勇,奪得帝位,而漢王諒起兵與之相爭。楊諒和東突厥啟明可汗關係較好,所以密請相助。但是楊諒的計劃很快失敗,其謀主王頡“將歸突厥,至山中,徑路斷絕”,為隋所執。這件事就給楊廣和啟明可汗之間的關係蒙上了陰影。

二,炫富和耀武

605年,薛延陀汗國正式成立,西突厥對東突厥的威脅得以大大減輕。而許多鐵勒散部則南下投靠於東突厥,使得東突厥的勢力突然得以增強。這事引起來隋朝的緊張。606年,楊廣下令啟明可汗不準在定襄、馬邑一帶遊牧,這無疑是想將他們趕出塞北。如果東突厥出塞北,其經濟實力將大為削弱,為此,啟明可汗在當年7月親自到隋朝東都洛陽陳情。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啟明可汗

這時候的楊廣還是非常天真,他希望透過一場“炫富”的盛大活動來展示隋朝強大的國力,從而不戰而屈人之兵。《隋書·音樂志》記載這一場盛會,這裡不必細說。當啟明可汗見到這個場面,的確是被震撼到了,於是上表請求突厥部族穿漢服,以表現自己“永為隋之臣民”之心。楊廣最終答應。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以上的經濟秀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啟明可汗上表穿漢服也並非真心。607年,東突厥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就連之前臣服於隋朝的契丹、奚、室韋、高句麗等都改而臣服於東突厥。這時候的楊廣再也坐不住了。

為了震撼住突厥和東北各國,楊廣決定在邊疆搞一次“秀肌肉”的閱兵活動。他派遣使者去突厥統治啟明可汗,邀請突厥開闢一條天子御道,以供楊廣巡視。當時啟明可汗也不敢違令,於是發動各部修路,史稱他“乃發榆林北境,至於其牙,又東達於薊,長三千里,度百步,舉國就役而開御道”。工程完成後,楊廣發動了50萬精兵浩浩蕩蕩地巡遊於塞北。面對隋朝的強大兵力,啟明可汗不得不再次表達忠心,“奉觴上券,跪伏甚恭”並貢馬三千匹。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隋煬帝巡遊圖

楊廣耀武邊疆,其目的為了讓東北各部屈服。然而,東北各國根本就沒有將此次閱兵放在眼裡。為了改變這個局面,楊廣還是得起兵討伐。608年,楊廣以韋雲起為將討伐契丹,並命令突厥配合,之後打破契丹,“盡獲其男女四萬口,女子及畜產,以賜突厥,餘將入朝,男子皆殺之”。此次契丹被攻破對東北各族的威懾還是很大的,但是並沒有維持多久的時間。

三,重施故計,卻引來了雁門之圍

608年以後,鐵勒(薛延陀)一度衰落,而東突厥則更加強盛,並且有了”突厥寇邊”的現象。而楊廣的統治卻逐漸走上了下坡路。因而楊廣不得不大規模修建長城,如《冊府元龜》記載:“四年七月辛己,發丁男二十餘萬,築長城”“三年七月丙子,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拒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罷,死者十五六。”610年,隋朝西征吐谷渾,命令啟明可汗出兵配合,然而啟明可汗卻背約,說明東突厥已脫離了隋朝的控制。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隋長城遺址

612年後,楊廣為了重新奪得威信,幾次發兵遠征高麗,史稱“三徵高麗”,均遭到了失敗。此後,隋朝內部的起義開始爆發,楊廣忙於鎮壓內亂。而國內的叛亂則和突厥相通,不斷劫掠內地。

614年,啟明可汗去世,始畢可汗即位。此人志氣雄傑,深有謀略,成為隋朝的大患。615年,突厥侵犯嵐城,隋將範安貴統兵迎戰,結果“王師敗績,安貴死,百司震潰”。此時楊廣想故技重施,再次派遣帶領大軍到邊疆陳兵耀武,展示肌肉。可今非昔比,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隨後,作為迴應,始畢可汗直接帶領幾十萬大軍南下,攻陷了雁門三十九城,將楊廣圍困於其中,史稱“雁門之圍”。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雁門關

此時的楊廣面臨上臺以來最窘迫的局面。當時突厥不斷進攻,隋軍“日夜拒戰,死傷甚眾”楊廣感覺自己末日將近了,竟然抱著越王楊杲哭了起來,眼睛都哭腫了。楊廣想孤注一擲,捨棄城池而突圍,多虧了民部尚書樊子蓋冒死固諫,才改變了楊廣的想法。隨後,楊廣將求救信投入汾水,試圖“募兵勤王”,並向秘密寫信向義成公主求救。在雁門危在旦夕之際,隋朝的勤王部隊大張旗鼓地到來,而義成公主也對是始畢可汗說“北方有警”,於是突厥大軍才撤退,楊廣得以保住性命。

“雁門之圍”和“三徵高麗”充分暴露了楊廣軍事上的無能,顯然是將隋文帝留下的好牌打得爛七八糟。在雁門之圍後,隋朝各地的起義已經無法平息,楊廣則為了逃避突厥兵鋒而逃離北方,直接到江南的溫柔鄉避難了。而隋朝北方的各個諸侯則紛紛向突厥稱臣納貢,進一步加強了突厥的勢力。

推薦閱讀

楊廣到底是千古一帝還是千古暴君?一篇文章告訴你真實的情況

大國外交丨隋朝推行“離強合弱”的外交政策,加速了突厥分裂

透過外交創造條件,突厥在短短20年就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大國

史上最悲慘的和親公主:國破家亡,獨自在塞外策劃復仇戰爭

隋朝政治制度的變革:集魏晉南北朝之大成,開唐宋後世之先河

雁門之圍:楊廣耀武揚威於邊疆,卻被突厥打得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