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物|史可法:寧死不降、壯烈殉國,如何評價這位南明督師?

作者:楊正

南明監國遍地走,皇帝多如牛,你可能沒有聽說過唐王、福王、魯王、桂王等,卻一定聽說過史可法。

殉社稷江北孤城,剩水殘山,尚留得風中勁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鐵骨,好伴取嶺上梅花。這是揚州史可法祠墓的一幅輓聯。面對著山河破碎,社稷異姓之時,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擔負起抗爭的神聖使命,最終慷慨就義。但史可法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那我們該如何來看帶他呢?

人物|史可法:寧死不降、壯烈殉國,如何評價這位南明督師?

史可法出生於河南開封,據《明史》記載,其母親在懷孕時夢見文天祥走進屋裡,故在他出生之後將其取名為史可法。他的祖父曾做過知州,對國家朝廷也是憂心不已。由於明神宗朱翊鈞荒淫無道,終日沉溺於酒色之中,並且還寵信宦官,使朝廷一度混亂顛倒。他的祖父便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長大後能好好地報效國家。

史可法從小便被周圍的人冠以‘’神童‘’之稱,他學習十分刻苦,曾自題一聯於書房:古硯不容留宿墨,舊瓶隨意插新花。這裡的不容留宿墨即是指日事日畢,也暗示著他學習的刻苦用功。他從小也就立下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願。

史可法的發跡離不開他的恩師左光斗的提拔與栽培。在風雪交加的某一天夜晚,天氣異常地寒冷,當時年輕的史可法正由於攻讀詩書過度而伏案暫睡,這時在朝廷當中任北直隸提學的左光斗帶領著隨從正在微服巡察。

他看到了這一情景,於是走過去看了一下,見到史可法所伏的案上有一篇剛剛寫成的文章,在他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不由得點頭,默默地稱讚。左光斗又隨即解下自己的貂皮錦袍蓋到了史可法的身上,他問了問寺裡面的和尚,在瞭解到史可法的姓名後便掩上門而離開了。

人物|史可法:寧死不降、壯烈殉國,如何評價這位南明督師?

古寺邂逅之於史可法,不止於得遇恩師,還是擺脫貧困的開端——左光斗將他搬到府中居住,供他的飲食,給他安心讀書的條件。左光斗時常以忠孝仁義之理來告誡史可法,每當左光斗談及國家大事之時,心情便會十分地沉重,眼睛憤恨的會流出血來。難怪史可法心中,對左光斗情如父子。

後來,左光斗被閹黨下獄、史可法冒險探監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未必會注意文中史可法‘’敝衣、草屨,揹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的形象,並從中體會他貧苦的身世。這形象,只能屬於一個窮苦的青年。換做公子哥兒,縱便心懷感恩,也沒法拿出同樣的行動。

在府試之時,雖然史可法身材短小,面板黝黑,但左光斗仍然很賞識他,將他提為了應天府試頭一名。並且左光斗還連忙帶他去參見自己的夫人,並說自己的孩子都不如他。

人物|史可法:寧死不降、壯烈殉國,如何評價這位南明督師?

史可法深受左公的影響,以致後來他每當提到自己的老師之時都說: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左公的愛國精神鼓舞著史可法,直至後來他為明王朝捐軀而死。

崇禎八年,陝北農民暴動,起義隊伍渡過黃河,與河南的農民起義軍匯合一處,聲勢非常浩大,準備徑直南下,搗奔明王朝的發祥之處,鳳陽岌岌可危,朝廷恐於震懾,竟無人敢領兵前去設防堵截。而正在這國家患難之時,史可法毅然選擇了主動請纓,前去安徽設防。

人物|史可法:寧死不降、壯烈殉國,如何評價這位南明督師?

史可法在阻截農民軍之時,與士兵們同甘共苦,幾個月都是寢不解衣,叫下屬進去休息而自己則與剩餘士兵蹲在地上,以背相倚,小睡片刻。天寒地凍,經過一夜的鎧甲上沾滿了霜,抖一抖便聽見凍結的嚴霜嘩嘩作響。士兵們不吃飽他決不先吃,士兵們穿不暖,他也從不先加衣禦寒,身體力行,愛兵如子。

有些人認為史可法沒有投降使揚州城三十萬百姓遭屠殺,有些人認為史可法根本不具備軍事領導能力,還有人說史可法懦弱無能鬥不過馬士英,更有些人直接將史可法打入奸臣行列。

這是真正從底層走來的‘’宰相‘’。儉苦自持,是他身上最大的特徵,乃至是岐嶷於時代的標誌。多年軍旅生涯中,憑藉這品質,他做了別人無法做到或不屑於做的事。《明史》說他‘’與下均勞苦‘’,吃的苦和部下一樣多,‘’士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士兵吃飽前他不動箸,部隊冬裝沒發下來他不先換冬衣。又說:可法為督師,行不張蓋,食不重味,夏不箑,冬不裘,寢不解衣。放眼明末,無論正邪,都找不出第二個這號人物。所以,把史可法看成英雄之前,我們必須知道他的平凡或樸素。

人物|史可法:寧死不降、壯烈殉國,如何評價這位南明督師?

一六四四,一路死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弘光元年四月,清軍已達淮河,每日以拔寨進軍五十里地壓境,史可法則在這個危急之時選擇前去據守揚州。部下都勸他棄城而逃,但他卻仍然很鎮靜地寫下了: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字句。在就義之時他仍想著揚州的百萬生靈,他請求豫王多鐸:揚州百萬生靈,既屬於你,當示以寬,萬不可殺,說罷便慨慷就義於南城樓上。在他就義後,仍有陪殉之人達二百多人。

史可法督師江北以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了不少工作,其主要活動在於調解江北四鎮的矛盾,並且沿黃淮一帶粗略形成了一個防禦體系。但是,由於明季的局面實在太壞,人心已散殆盡,史可法的活動最終無法挽救弘光小朝廷的滅亡。

人物|史可法:寧死不降、壯烈殉國,如何評價這位南明督師?

從深層次來看,明廷長期以來實行的文官統轄武將的制度,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弊病,到了弘光朝,上下已經完全失去基本信任,在清廷‘’為爾報君父之仇‘’和輿論攻勢和高官厚祿的輿論攻勢下,封疆大帥、督師大吏倒戈投降的如過江之鯽,在此條件下,苛責史可法是不公允的。

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忠也。為其信仰民族而死,幸也。寧捨生而求一死,勇也。史公一生忠烈,高風亮節,已然承接其恩師左公之風範,我輩等後世之人當效之以楷模,時刻將愛國銘記於心。

人物|史可法:寧死不降、壯烈殉國,如何評價這位南明督師?

人們一般只著到‘’大人物‘’彪炳青史,事蹟傳廣流遠,雖死猶生。實則這僅為一面,而在另一面,名聲愈顯赫、地位愈重要,面目可能愈搞不清——因為‘’說法‘’太多。讀史可法,始終有此感覺。我們好像不難在主幹大節上把握他,但一到細節處,卻每每霧失樓臺。

2019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