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婚配年齡,相差多少合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是古人對於日常生產生活的一種總結,因此,俗話來源於生活,作用於生活,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從風水玄學、家居建築、到人生哲理,嫁娶婚配,無所不包,無所不攬。

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婚配年齡,相差多少合適?

其中,婚姻在古人眼中,是人生大事,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自然而言,也衍生出許多有關嫁娶的俗語,例如人們聽得較多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等等。

而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話,正是有關嫁娶的,說得是結婚的年齡,這句俗話便是:“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這句俗話中的一輪,其實指的是年齡相差十二歲為一輪,而差一個時辰,為一辰。字面上看,這句俗話的意思很好理解,符合俗話通俗易懂的特性。

結婚雙方,寧可男方比女方大十二歲,也不可女方比男方大一個時辰。當然,這句俗話中所說的相差十二歲和相差一個時辰,都是誇大了的,整句話應該理解了,結婚的年齡差,寧可男方比女方年長,不可女方比男方年長。

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婚配年齡,相差多少合適?

為何古人會這麼認為呢?

其實是與古人生存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遠古時期,人們是母系氏族社會,而封建時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則是父系氏族社會,因此,古人有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比較低,以長為尊,因此,古人認為,結婚雙方,男方的年齡應該年長些。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是蘇軾寫給其好友張先的一首詩,其中一樹梨花壓海棠成為了老夫少妻的代言詞,老夫少妻,其實就是指的男方年齡,比女方大。古代的女子,一般嫁得比較早,而男子卻可以娶三妻四妾,因此,類似張先這樣的案例,在古代並不是稀罕事。

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婚配年齡,相差多少合適?

還有人認為,古人之所以認為,男方應該比女方大,其中一個原因是在青少年時期,女性比男性心理年齡上更早成熟,一般女性心理比男性要早成熟三到五年。而在衰老上,女性要比男性更早衰老,到了三十歲,女性無論是容貌還是身材,都開始走下坡路。

話雖如此,俗話中,關於婚姻中,男女雙方的年齡差,也是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類似“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的俗話,還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當然,也有反例,例如另一句人們常聽到的一句俗話,叫“女大三,抱金磚”

既然有“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那麼“男大三”又如何呢?坊間有流傳著兩種解釋,意思截然相反,一種是說“男大三,靠金山”,一種則是說“男大三,鬧翻天”,那麼你覺得是“靠金山”呢?還是“鬧翻天”?

除此之外,還有“大三不大五,大五必受苦”,生出“女大五,欺了祖”、“男大五,受盡苦”的說法。

看來,俗話中對於結婚年齡差,並沒有統一的說法,那麼,你覺得男女雙方,應該相差多少歲最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