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石門覃氏名人清代儒將覃遠璡生平考略(考中進士,任陸川知縣)

引 子

咸豐元年秋,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秋月如雪,在美麗的洞庭湖邊,一位溫文儒雅,風度翩翩的壯年男子負手而立,望著遠處點點漁家星火,微風拂面,不由激起心中萬丈豪情,隨即口占一絕,賦詩一首:

《 夜泊洞庭》

夜泊洞庭水亂橫,推開篷窗一望平。

月光穿浪層層湧,星火搖波點點紅。

隔岸鐘聲催夢醒,連敲鐘鼓助詩興。

披衣起坐窺鷗露,滿湖蓮花盡霸生。

他就是清代名震邊關的一代儒將“雄邊玉帥”覃遠璡,本人偶然在民國版《陸川縣誌》中看到他的事蹟介紹,一片頌揚之聲,深感難得。萌生了尋找他生平蹤跡的衝動,於是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檔案資料,瞭解到他的生平軌跡。現根據歷史背景和歷史檔案記載,把他光輝的一生展現出來,以饗讀者。

一 壯年登科,魚躍龍門

據《石門縣誌》記載:覃遠璡(1821-1891),字玉次,土家族,道光元年(1821)七月初二午時,誕生於石門渡水一個世宦之家。父親覃慶輝,曾任都督,玉次是他的第三個兒子。覃遠璡自幼聰慧好學,相傳過目不忘。他先就讀於離家幾里遠的冷風埡寺廟私塾。又轉入嶽麓山書院就讀,學業大有長勁。善於詩詞歌賦,精研兵法,咸豐元年(1851)湖南鄉試,他一舉及第。這首《夜泊洞庭》就是他秋闈及第回鄉途中的即興詩作。他借景抒情,抒發了平生宏願,表達胸中遠大抱負,壯志豪情,霸氣側漏。

石門覃氏名人清代儒將覃遠璡生平考略(考中進士,任陸川知縣)

果不其然,咸豐二年,覃遠璡進京參加恩科會試,一舉得中進士,遂了心願。《清實錄咸豐朝實錄》實錄卷之九十三記載:

壬子。上詣壽康宮、問皇貴太妃安。

引見新科進士。得旨。一甲進士三名。孫如僅、吳鳳藻、呂朝瑞、業經授職外。******陳鳴謙、覃遠璡等俱著交吏部籤掣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餘著歸部銓選(此處省去實錄原文中各進士姓名)。

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很多老秀才考一輩子都考不中舉人,更難考中進士。覃遠璡二十九歲中舉,三十一歲中進士,壯年得志,在幾萬個考生中脫穎而出,可見他才華出眾,實力非凡(實際上考個秀才都很不錯了,石門民間就有三個半秀才之說,筆者外祖父之祖父羅還川就是一名秀才)。

按照清朝的官職制度,考中進士不一定馬上就有官做。因滿人當政,一般選官先選滿人,然後是蒙古人,再後是漢人。僧多粥少,考中進士後如無實缺,只能做個掛名的候補知縣等候出缺,許多進士候補多年仍然是無官可任。覃遠璡自咸豐二年即授知縣職,咸豐六年才到陸川縣任職,這期間是候補還是實授外地,因沒找到相關記載,已不可考。

石門覃氏名人清代儒將覃遠璡生平考略(考中進士,任陸川知縣)

二 選調地方,牛刀初試

《陸川縣誌》記載:覃遠璡於咸豐六年到陸川縣任知縣,同治二年去職,由一位姓袁的湖南人接替。進士出身的覃遠璡在陸川任職期間勵精圖治,恪盡職守,案無積牘。據他自己記載,曾斷清四十八宗無頭案。在任六年,“民戴之如慈父,士仰之如嚴師”。咸豐年間,各地民眾紛紛揭竿而起,太平天國起義和天地會起義席捲大半中國,各地的匪盜多如牛毛。陸川縣也是兵荒馬亂,盜匪橫行,民不聊生。覃遠璡組織民團練勇,加強訓練,剿匪勘亂,保境安民。他注重民生,發展生產,推廣桑蠶養殖,傳授農耕技術,改進落後的耕種方式,讓百姓安居樂業,深得民眾擁戴。

《陸川縣誌》第六篇 記載 :“道光末年至咸豐初年(大約1848至1857年)。廣西頒佈《鄉規民約》規定,知縣覃遠璡飭令縣屬各堡成立團練防守地方並外出“剿匪”。是時練勇有事則調發,無事則散歸,並未編成隊伍。”

《北流縣誌》大事記:“咸豐八年(1858年)四月,鄒德潤同陸川知縣覃遠璡進剿塘岸,圖打通北陸走廊,大成國呂國公覃乞兒晚勁旅直上衝龍,窺吉京,從後牽掣,在長塘古家寨攻守戰中,覃乞兒晚身受重傷死亡,其侄覃亞稅率部繼續戰鬥。————咸豐十年(1860年) 範亞音、姚新昌率領起義軍萬餘再次攻打北流城,陸川知縣覃遠璡、博白知縣王達材親率兵勇抵抗,”

《北流縣誌》第十一篇 軍事:“————-扼守塘岸的義軍首領廖晚、黃十五等又受陸川知縣覃遠璡招撫,致使縣城失去屏障。鬱、北、博、陸四縣兵練及縣城附近的地主武裝陸續逼近縣城。”,另外記載“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範亞音與戴九、馮六、劉大頸、揭三、陸亞昌等乘勝率容、潯等義軍萬餘人,第二次攻打北流城,————-陸川知縣覃遠璡又率清兵增援,義軍腹背受敵,傷亡慘重,劉大頸陣亡,攻城失敗。”

時鬱林州撫康鄉(今興業縣蒲墉)周彩觀起義軍聯合大成軍陳開多次圍攻鬱林州城,北流縣城,覃遠璡率練勇前往馳援,屢解鬱林州、北流縣城之圍,獲得清庭的嘉獎。

《清實錄咸豐朝實錄》卷之三百三十八:“以廣西鬱林等處解圍。賞知縣覃遠進等、花翎。並升敘有差。予陣亡巡檢黎源、祭葬世職。”

石門覃氏名人清代儒將覃遠璡生平考略(考中進士,任陸川知縣)

民國版《陸川縣誌》宦績錄 則用滿滿兩頁篇幅頌揚知縣覃遠璡幾年來率兵勇平亂剿匪,除暴安良,讓民眾過上安定生活的功績,其中有語云:“————遠璡春容嫻雅,有儒將風,雖長武備,尤注意文教,當軍書旁午戎馬賓士,殷勤課士,批改詩文,如塾師。雖遭亂離,不荒學業。咸豐辛酉同治壬戌兩科多領鄉蔫。陸號貧瘠區,無公款,士之有志上進者苦乏資斧多中止,遠璡偕邑紳籌建寶興館,慨捐三百金為倡。並設法勸捐,集資置租為久遠培植計。設鄉試會試川資試卷結費及新進文武生備修贄銀,士鹹便之。滿清季年邑多捷南宮者,遠璡與有力焉。居官廉潔,愛民如子,常督練勇征剿與士卒同甘苦。有犯軍紀者必以法繩之,部下畏威懷德,鹹樂為用,故所向有功。權縣篆 ,未過年,補馬平知縣,旋升授南寧同知,以紳民乞留,在陸六載。同治元年調署潯州知府,去之日,邑人攀轅臥轍多泣下者,至今猶思慕不忘,於寶興館左龕設功德祠祀之————”。一片歌功頌德贊喻之詞,在各種志書記敘中實屬少見!可見覃遠璡確實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民心。而今陸川籍的書生文人也受益於當年覃遠璡建書院,倡文風所遺下的好風氣。

覃遠璡倡導修建寶興書館,寫有《鼎建寶興館碑記》一文。

石門覃氏名人清代儒將覃遠璡生平考略(考中進士,任陸川知縣)

從《陸川縣誌》、《北流縣誌》的記載看,覃遠璡雖然是一介文弱書生,斯斯文文,卻諳熟兵法,能攻善戰,多次帶兵平亂,剿匪有功,且發展農耕,治理有方,政績突出,終獲撥擢。

(由此可以看出玉次在陸川知縣任內還是風評很好的)

石門縣覃氏名人:清代儒將覃遠璡生平考略(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