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因為科舉成就宋朝六大家聚首京師

從文學上看,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這六位都因為大宋1057年這次科舉而聚首京師,也是唯一的一次。

1057年 千年進士第一榜

自從科舉制度誕生以來,可以說唐宋之後的大部分名人,都是透過科舉之路改變自身命運而留名史冊。

一千二百多年間,包括遼金、乃至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共進行八百多次科舉考試,而最為星光璀璨的一屆,就是在大宋仁宗朝,絕對稱得上是千年進士第一榜。

從政治上看,這一屆388名進士中出了九位宰相,大宋此後數十年的國運都被他們左右。從文教上看,宋朝經學四大流派中的三派創始人都參加了這次科舉並榜上有名,更是影響了此後千年的儒家思想流變。

而從文學上看,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都因這次科舉而聚首京師,也是唯一的一次。

大宋1057年,嘉佑二年科舉,主考官歐陽修。應試士子曾鞏、蘇軾、蘇轍。

蘇洵這一年陪同兩個兒子入京趕考。

王安石兩年前因歐陽修舉薦入京為官,官職是群牧判官(類似孫悟空的弼馬溫的工作)。1057年科舉結束後,王安石才離京前往常州任上。這一次科舉選拔的進士,很多都是他日後變法的重將。

歐陽修這位慶曆新政失敗後兩次被貶的文壇盟主,一開始只是藉著科舉之機吹響了文風改革的號角,卻為此後大宋朝全方位的變革招攬來了天下豪傑,儲備了大量的青年才俊。《宋史》專門有傳者就達24人之多。

不好好說話的一概落榜

宋仁宗朝中後期,多得名臣輔佐。文彥博、富弼、韓琦、包拯、司馬光等都是一時名相名臣。大宋達到了繁榮的頂峰。朝堂之上,仁宗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對於人才的選用十分關注。

當時,大宋流行的是“太學體”,太學就是國家最高學府,也就是科舉取士的預備隊,更是治國人才的培養基地。

但是太學體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好好說話,比如“祖父”,就要說“吾父之父 ”。用這種“險怪之語” 的目的就是“好異以取高”“自異以驚世”。結果文章不僅艱澀難懂而且連駢文的美感都沒有。早就有不少大臣上書皇帝要求改文風,摒棄既言之無物又空洞乏味的太學體。

嘉佑二年,宋仁宗欽點歐陽修為主考官。權同知貢舉的梅堯臣、王珪、梅摯、韓絳、範鎮也都是與歐陽修相和的文學名家。

就歐陽修不懼任何壓力大刀闊斧改革文風的結果看,是得到宋仁宗事先首肯的。

歐陽修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只要用太學體答卷子,那就一概不予取用。

我們都知道唐宋八大家都是提倡古文運動、提倡文以載道、提倡言之有物的,正是因為歐陽修的科舉文風改革,蘇軾等人才脫穎而出。尤其是曾鞏,歐陽修說他屢次科舉落榜,不是他的文章不好,而是考官們的標準不行。

張耒說歐陽修於是時,“實持其權,以開引天下之豪傑。”

遼寧大學教授畢寶魁說,“蘇軾、蘇轍、曾鞏、程顥、張載、曾布、王韶、梁燾、呂惠卿、章惇等人,幾乎囊括了北宋中後期文學、思想、政治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物。”

唐宋八大家

宋朝六位都是南方人

放在整個大環境下看,歐陽修的文風改革,是宋朝自慶曆新政以來各種思潮衝擊下,社會生態逐漸改變的一部分。

就科舉本身而言,宋代的科舉已經從重視詩賦逐步變為重視對時事表達觀點的策論。“太學體”明顯是與時代脫節了。所以滿朝文武才容得下歐陽修獨斷專行,因為太學的考生他幾乎一個都沒錄取。

而就這次科舉選取的人才看,寒門學子佔了大多數。研究者稱,“就有史料可查的269位進士出身看,父輩沒有做官的寒門之人有236位。”

這一次的取士可以說真正的“英雄不問出處”。科舉制度雖然往往與封建社會聯絡起來,但在當時,科舉意味著一種公平。意味著寒門之子也有上升渠道可以改變自身命運。

當然,這種寒門是有歷史侷限性的,也是相對而言的,畢竟讀書是很耗錢財的。比如蘇洵帶著蘇軾和蘇轍進京趕考,結果家裡可謂家徒四壁,窮得叮咣三響了。

而且寒門能夠大量進士及第,也與宋朝優待士大夫的政策有關。只要當了中高階官員,兒子不用再寒窗苦讀,就能恩蔭得官的,也就給寒門子弟留下了上升空間。

這一次的科舉還有一個變化,就是進士及第的南方人要遠超北方人(按照傳統的秦嶺淮河為分界線)。比如唐宋八大家中韓愈算是北方人,柳宗元也是。而宋六家,歐陽修、曾鞏、王安石都是江西人,三蘇則是四川人。可見,經濟文化優勢南移在宋朝已經很明顯了。

沒有歐陽修的烏龍

蘇軾本該是狀元?

蘇轍為哥哥蘇軾寫的墓誌銘中有這麼一段: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子固,文忠門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就是蘇軾在科舉考試時寫了《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歐陽修大為驚歎,就想把這篇文章錄為第一。可是,因為卷子是糊名的,歐陽修覺得這文章像是自己的弟子曾鞏寫的,為了避嫌,蘇軾就成了第二名。

都知道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所以很多文章都說蘇軾因為歐陽修的誤判錯失了狀元而為他叫屈。

其實,歐陽修這一關是禮部會試(省試),只有第一第二之說,皇帝親自出題的殿試才有狀元、榜眼的說法。透過殿試的才叫進士。

殿試結果,蘇軾只是“嘉祐二年中進士乙科。”所以年僅二十歲的蘇軾沒成為狀元,歐陽修不背這個鍋。

殿試時,宋仁宗出的是《民監賦》、《彎刀詩》、《重異命論》三道題。

嘉佑二年的前三甲分別是章衡、竇卞、羅愷三人。

《宋會要輯稿·選舉》記錄:“以新及第進士第一人章衡為將作監丞,第二人竇卞、第三人羅愷併為大理評事、通判諸州,第四人鄭雍、第五人朱初平併為兩使幕職官,第六人以下……”

第六人以下的進士名字沒有記載其中。當然,蘇軾的文名也無須記載於此錦上添花。

建西湖蘇堤是狀元郎的提議

生於群星璀璨的盛世,是幸運也可能是無奈。

章衡這次科舉是和叔叔章惇一起參加的,結果章惇不甘居於侄兒之下,竟然當了“復讀生”。

那年,章衡32歲。

蘇軾評價他說,“子平之才,百年無人望其項背。”不過章衡一直沒能名揚天下,蘇軾又說是因為“意者任重道遠,必老而後大成歟。”

蘇軾說的才,不是文才,應該是經世濟民的才幹。

西湖有蘇堤,早在南宋蘇堤春曉就是十景之一。而名為“蘇”,就是提醒後人,這堤是蘇軾帶人修建的水利工程。

1090年,蘇軾任杭州知州,比他大十二歲的章衡在邊上的秀州(嘉興加上海一部)當知州。

當時的西湖淤泥遍地都快乾涸了,正是章衡提議讓蘇軾修築堤壩,這才有了蘇堤。

而這還不算完,蘇軾算是賴上老哥哥了,他寫信求助,說,我聽從你的建議修了堤壩,現在已經出具規模了,你應該不吝惜繼續幫助我吧。你那邊不是罰沒了很多船嗎,都給我,多多益善。而且我這邊還缺乏訓練有素計程車卒,你也幫幫忙吧。

章衡雖在後世名聲不響,但也是一位能臣,不僅能治理地方,而且還編撰史書,宋神宗成這書“可冠冕諸史”。

宋朝前期的殿試前三名升官都很快,有的不過十年就躋身宰相。到了章衡這時,環境變了。即便是狀元,也得和別人一樣熬資歷,沒了先前的光環加成。而他又趕上了這個名人輩出的時代,自然不能脫穎而出了。

這場科舉給王安石

送來了變法干將

就在此次科舉的第二年,出任常州的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請求全面改革。

嘉佑二年進士群中,後來任宰執的有九人,分別是王韶、鄭雍、梁燾、呂惠卿、蘇轍、林希、曾布、張璪、章惇。

曾布是曾鞏的弟弟。

章惇確實是學霸,兩年後捲土重來,成了甲科進士。

呂惠卿,蘇軾的一生之敵,幾次想弄死他。

王韶,儒生掛帥,成就熙河大捷,可以說是北宋一朝最大的一次對外軍事作戰的勝利。

此外還有同一年進士及第的鄧綰、林希等都是王安石變法的支持者乃至核心人物。

當然,王安石變法失敗是有著種種原因的,而當時支援他變法的人中,也有人品不好的。

不過,宋朝計程車大夫整體上,於國確實是有責任感的。就如同為嘉佑二年進士的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遼瀋晚報·ZAKER瀋陽主任記者 李振村 編輯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