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圖為鄱陽湖6月26日與7月8日對比圖。衛星資料來源:SENTINEL-1

今夏入汛以來,南方數省連續出現較大範圍的強降雨,由此引發多年未遇的洪災。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已成為洪水氾濫的重災區。江西是本次受洪災影響較重的省份之一,緣於“五河”(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水入湖、鄱陽水入江所形成的天然“江湖關係”,歷史上江西的洪澇災害連綿不斷,民眾苦不堪言。倘若長江上游來水激增,長時間高水位執行,易誘發長江水倒灌鄱陽湖現象;相反,如果長江水位持續低於鄱陽湖水位,則會使鄱陽湖的蓄水拉空,易產生拉空效應。

面對頻發的洪災,古時鄱陽湖周邊的民眾渴求水神庇佑,冀望透過神明保佑,換取禳災慰藉。那麼,鄱陽湖的水神信仰究竟有何特點呢?

從“彭蠡湖”到“鄱陽湖”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是現今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在古代有彭蠡(彭蠡澤)、宮亭湖、彭蠡湖等多種稱謂,尤以彭蠡之名最為常見。據民國曆史學家錢穆考證,彭蠡是上古時期較為常用的古老湖泊之名。《漢書·地理志》記載有“彭蠡澤在西”。

“彭蠡”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所謂彭蠡,就是人們對鄱陽湖形狀的一種描述,即宛若大瓢一般的廣闊水域。

鄱陽湖的形成可謂是曠日積晷,大致為先形成鄱陽湖北部,後形成鄱陽湖南部。據史料記載,彭蠡原本是長江古河段在下沉中受江水瀦匯而成的湖泊。緣於長江支流贛江挾帶的泥沙衝擊而下,使得古河段周緣的脊線逐漸沉澱,最後露出水面形成自然堤,促使彭蠡與長江主水道分割開來,並在長期的發育過程中完成了江和湖的分離。

大致在西漢時期,五河水系已“皆合為大江”,長江水道南北側洪泛盆地逐漸發育成河漫湖。此時,五河水系所瀦匯的彭蠡北緣與長江主河道分離,水域面積日漸萎縮,蓄洪能力明顯下降,其南緣寬度也逐漸縮小。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彭蠡南緣大致在今天九江市星子縣南面的嬰子口(又稱彭蠡湖口),最大寬度不過10千米。東漢之時,鄱陽湖的輪廓初見雛形。魏晉時期,因湖水擴充套件到星子縣附近的宮亭廟,故彭蠡又被稱為“宮亭湖”。據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彭蠡湖水已延展至今日鄱陽湖南北湖分界處——松門山島附近。

《水經·贛水注》記載:“其水總納十川,同湊一瀆,俱注於彭蠡也……東西四十里,清潭遠漲,綠波凝淨,而會注於江川。”由此可見,魏晉時期彭蠡已越過嬰子口,在都昌縣西北一帶形成了一片開闊的水域。至此,鄱陽湖北部已基本形成。

隋唐時期,全國氣候漸趨暖和。常年的高溫氣候相伴,使長江流域出現了一個多雨期。此時,因降水異常增多,長江徑流量明顯增大,尤其在洪水頻發季節,蓄洪能力顯著不足。除部分由洞庭湖分洪之外,大部分洪水持續傾瀉東下。長江泥沙在湖口一帶造成了兩種結果:一是分洪倒灌入彭蠡,二是頂託彭蠡出水。兩種結果相融合,造成彭蠡不斷拓展。唐末至北宋初年,彭蠡迅速越過嬰子口,向東南方的梟陽平原拓展,鄱陽湖南部由此形成。至此,北、南鄱陽湖先後形成,大體上奠定了今天鄱陽湖的範圍與形態。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翻閱史籍可以發現,宋代之前多用“彭蠡”二字,宋代之後開始出現“鄱陽”二字。彭蠡湖溢位嬰子口過鬆門之後,不但已入鄱陽縣境,且距鄱陽縣城甚近。有趣的是,在“饒州餘干縣”中記載,“康郎山在縣西北又十里鄱陽湖中”,據此可知,北宋時期存在彭蠡湖和鄱陽湖混用的情況,但人們仍習慣稱之為“彭蠡湖”。進入南宋以後,《輿地紀勝》“饒州”下有“鄱陽湖”的條目,“湖中有鄱陽山,故名鄱陽湖,其湖綿亙數百里,亦名彭蠡湖”,可見此時人們已習慣使用“鄱陽湖”一詞了。

元末明初之際,“鄱陽湖”一詞完全替代“彭蠡湖”一詞。最為世人所熟知的,便是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發生的水上大戰。根據《明史》中對戰爭情況的記載可知,當時的鄱陽湖已能容納百萬大軍,能讓巨舟暢行於湖中,其水深湖闊之態可想而知。

明清之際,鄱陽湖水域繼續擴張,但相較於前代,湖水擴充套件速度減慢,並趨於穩定。如今,地質學家以老爺嶺、楊家山之間的嬰子口為界,將鄱陽湖分為鄱陽北湖和鄱陽南湖兩部分。目前,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自西向東接納了修水、贛江、撫河、信江和鄱江等處來水,並由湖口注入長江。

民間水神信仰

明清以來,鄱陽湖地區圍繞水產生了眾多水神崇拜與水神信仰,這些水神有自然水神、人格水神和動物水神等。鄱陽湖的水神信仰信眾廣泛,人們廣建廟宇,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

自然水神--龍王神

龍王神是鄱陽湖地區最具代表的自然水神。龍王神信仰在全國各地較為普遍,這與龍王行雲布雨的民間神話傳說有關。長久以來,人們認為龍王是專司雨水的神祇,對其頂禮膜拜。在鄱陽湖地區,龍王神信仰廣為流傳,興建龍神廟或龍王廟也較為普遍。據統計,鄱陽湖地區遺存至今的龍王廟就有11座:鄱陽縣2座、浮樑縣1座、星子縣1座、都昌縣1座、南昌縣1座、湖口縣1座、萬年縣1座、建昌縣1座、安義縣1座、德化縣1座。

鄱陽縣義感鄉的雙港龍王山廟就是較為典型的龍王廟,此處山石壁立,下瞰深潭,相傳有龍王在此居住。明代時建有浮屠於上,如今浮屠已坍塌。另外,在鄱陽縣城的西隅還有一處龍王廟。據考證,此廟建於雍正四年(1726年),由縣令張以吾奉旨建立;咸豐三年(1853年),此廟毀於太平天國戰亂。鄱陽縣因毗鄰鄱陽湖,故其龍王祭祀風俗主要以鎮守鄱陽水患為主。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星子縣龍王廟遺蹟位於紫陽門內橫街,建於清嘉慶年間。據傳當時久旱不雨,星子縣百姓不得不前往三峽橋的龍潭舉行祈禳儀式。沒過多久,天降大雨,一場甘霖緩解了旱情。百姓們認為是龍王顯靈,遂修建龍王廟以告慰天神。

在眾多遺存至今的龍王廟中,尤以建昌縣龍王廟的修建時間最早。建昌縣龍王廟位於西門外,以祭祀龍王神為主。相傳,此處龍王廟建於東晉年間,宋代時官府賜“靈濟廟”匾額,元代至正年間慘遭焚燬,明代永樂年間重建。此外,湖口縣的龍王廟距今也有1000餘年的歷史了,相傳此處龍王廟由南唐尉趙元鼎所建。明萬曆年間,周邊鄉民開始侵佔廟址,知縣林翹楚得知後,派人詳細測量廟址,確立此廟橫縱十丈寬,使龍王廟得以儲存至今。

人格水神--晏公

晏公是鄱陽湖地區較為著名的水神。據史料記載,興盛之時,縣縣有廟,府府祭祀。晏公究竟為何許人也?據明代江西《清江縣誌》記載:晏公,名戌仔,江西臨江府清江縣(今江西樟樹)人。元代初年,因文才卓著,他被朝廷拔擢為官,擔任文錦局堂長。但是令人扼腕的是,晏公不久就罹患疾病去世了。好友將其殮葬入棺後,乘船護送棺槨回鄉裡安葬。回到家中,親人開棺一看,發現棺內一無所有。鄉里百姓以為他昇天做神仙了,於是立廟祭祀。

據說,晏公時常於江河湖海之中顯靈。漁民遇到風波洶湧,便叩頭跪拜晏公,總能出現“水途安妥,舟航穩載,風恬浪靜,所謀順遂”的景象。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聽聞後,冊封晏公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帥”,命天下建廟祀之。永樂年間,朝廷又敕封其為“平浪侯”。

作為江西本土水神的晏公,因朝廷的大加褒獎和推廣,遂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水神。一時間,晏公信仰十分盛行,僅鄱陽湖臨近的南昌縣就有四座晏公廟,九江府一帶也廣建晏公廟。據明代《鄱陽縣誌》記載,每逢祭祀晏公之時,“官民舟楫出泊必禱”,由此可見,對晏公的信仰已深植民間。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時光荏苒,歷經百年光陰,如今在鄱陽縣依舊可尋得晏公廟,在管驛前村的西南處就有一座晏公廟。歷史上,管驛前村被稱為柳林津,與地方誌中的記載相吻合。可惜的是,因為年代久遠,晏公廟也多次重建,現今所存的廟宇並非原物。此廟甚為廣闊,佔地近1000平方米。廟內至今仍栽有兩株古樹,據傳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成為晏公廟的歷史見證者。

人格水神--許真君

許真君,原名許遜,是魏晉時期道教淨明派祖師,生於東吳赤烏二年(239年),死於東晉寧康二年(374年),南昌縣長定鄉益塘坡(今南昌縣麻丘鄉)人。許遜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並稱為道教“四大天師”。

相傳,西晉太康元年(280年),許遜舉孝廉出仕,後擔任旌陽縣令。許遜不僅博聞廣識,而且愛民如子。為官期間,他清正廉潔,政績昭昭,深受百姓愛戴,於是民間稱其為“許旌陽”。泰熙元年(290年),許遜辭官不做,迴歸鄉里,過著清修的日子。許遜返鄉後不久,鄱陽湖遭受大水侵害,他帶領鄉民一起治水,還前往臨近的荊州、岳陽一帶治水,留下了“斬蛟龍治水”的神話傳說。東晉大興四年(321年),許遜隱居在豫章(今南昌市)近郊的梅嶺修道煉丹,並修建了梅仙祠,創辦了道院,名為太極觀,從此潛心修道。寧康二年(374年)八月初一,據傳許遜已得道,全家42人一起飛天成仙,當地人說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緣出於此。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許真君畫像

東晉朝廷為了表彰許遜的功德,將旌陽縣更名為德陽縣(今四川德陽)。因許遜在江西治水有功,江西百姓對其頗為敬仰,稱其為“福主”“許福主”等。鄱陽湖周邊一帶的百姓,更是將許遜視為治水之神,廣建觀宇祭祀。如今,位於南昌新建區西山鎮的萬壽宮,就是為紀念許遜所建。

明清時期,許真君信仰已深植民間,許真君成為江西的地方神祇,人們將其視為水神,敬奉其為“息水患,救民眾”的代表。許真君神功駿烈,除公害,能御大災,捍大患,造福江西民眾,百姓普祭,祭祀隆重,許真君民間水神形象極為生動。

此外,據《九江縣誌》記載,明清之際縣內城鄉修建三宮殿、三官廟、呂祖廟、許真君廟多處,僅萬壽宮多達七所,本為民間奉祀的神廟,然所祀神主又系道家崇拜的偶像,神道不可分割。清嘉慶年間,許真君被敕封為“靈感普濟之神”,春秋致祭。

忠臣水神--三十六忠臣

明清時期,鄱陽湖一帶孕育出不少由忠臣衍化出的水神,可謂是獨樹一幟。餘干縣的忠臣廟,就是為了祭祀陳友諒與朱元璋鄱陽湖大戰中,戰死的丁普郎、韓成等三十六名忠臣所建。其廟始建於元末明初,為明太祖朱元璋下詔而祭。此後,廟宇多有重建,至今仍矗立於餘干縣康郎山上。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此外,在鄱陽縣的蓮華山以及九江縣(今九江市柴桑區)的鄱陽之濱,都修建有忠臣廟。清代道光年間文人程直仞在登臨忠臣廟後,留下詩作《舟泊康山謁忠臣廟》一首:“漢兵已壓南昌境,吳王提兵親決勝;兩雄鏖戰鄱湖中,洪濤倒沸蛟龍震;桓桓三十六忠臣,駕浪揮軍正酣興;將軍頭落血淋漓,植立如山氣猶勁;王舟四面敵重圍,倉卒衣冠效紀信;湖天黯淡愁雲屯,猛將衝堅刀攪陣;那顧狂賊排關來,殺賊未盡死飛刃;英風凜冽鬚眉豪,老槐參天綠交映。”

元末明初鄱陽湖大戰中死去的忠臣已成為深入人心的民間信仰,往來廛旅莫不在此駐足停留,商賈、漁民、船伕等往來鄱陽湖,無不入廟拜祭,祈禱忠臣神靈的庇護,或求平安,或求福祿,可謂是香火鼎盛。

動物水神--元將軍

在鄱陽湖一帶還流傳著有趣的動物水神信仰,元將軍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元將軍,指的是鄱陽湖內的老黿。黿原本是棲息於內河的一類水生動物,古代神話中往往將黿視為龍和鱉所生的長子,所以有龍頭龜身之說。相傳,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之際,朱元璋被圍困於湖中小島,追兵奔襲而來,危急時刻,湖中出現一隻大黿,將朱元璋馱至岸邊,助其脫離險境。據此,朱元璋封鄱陽湖內的大黿為元將軍,加封為“定江王”,並廣建廟宇祭祀。儘管“大黿救駕”一說顯得頗為虛無縹緲,但元將軍信仰在明代已深入人心。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大小孤山的神話傳說

除了各類水神傳說之外,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與鄱陽湖的奇山異石有關的神話傳說。在浩瀚秀麗的鄱陽湖內,眾多島嶼星羅棋佈,位於九江市湖口縣以南的大小孤山就屬此列。大孤山和小孤山佇立在鄱陽湖口,兩座山峰相距不遠,大孤山一頭高一頭低,遠望似一隻巨鞋浮於碧波之中,所以人們又稱其為“鞋山”。小孤山位於江西省彭澤縣與安徽省宿松縣交界處,亦屹立於江水之中。民間將“大孤”“小孤”與鄱陽湖畔祀奉的兩位水神“大姑”“小姑”聯絡起來,編織了一個人與神的愛情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年輕的漁郎名叫胡春,有一天他在鄱陽湖中網到了一隻盒子,內貯明珠一顆。回家路上,遇見一位綠衣少女啼哭悲切,問其為何哭泣,少女說是丟失明珠,胡春當即奉還,少女拜謝而去。又一日,胡春打漁時忽逢狂風暴雨,剎時天昏地暗,危險之時,有綠衣少女手執明珠為他導航,方才轉危為安。少女原是瑤池玉女,名叫大姑,因觸犯天規被貶於鄱陽湖,獨居碧波之中。胡春與大姑互相愛慕,並結成佳偶。漁霸盛泰見大姑貌美如花,頓起歹念,但無法得手。此時,玉帝知曉大姑與胡春結為夫婦,派遣天兵天將下界捉拿大姑,漁霸盛泰也趁機加害胡春。當大姑被劫持於空中時,見胡春被盛泰擊傷危在旦夕,便將所穿之鞋踢下化作峭壁,將盛泰鎮壓於湖底。此鞋落地為山,大孤山遂成“大姑山”,“鞋山”也由此得名。

神秘的鄱陽湖水神信仰

另據五代時的文士孫光憲在《北夢瑣言》中記載,相傳大姑、小姑的神位建於大孤山神祠內,塑像豔麗,攝人心魄。唐末,一位名叫楊鑣的年輕官員遊玩,途經江西,正好碰上了秋祭大姑神和小姑神的典禮,他應邀參加祭祀大姑神。到了神廟後,楊鑣看到大姑神的塑像容貌豔麗,於是大膽地對大姑神的塑像說了一些愛慕的話語。祭祀結束後,楊鑣坐船回家時,遠見天空中雲霧瀰漫,一位少女向他飛來,並對他說:“我姐姐真是三生有幸,蒙您錯愛看中了她,現在我希望您回到廟中,跟她舉行婚禮。”這位少女就是大姑神的妹妹小姑神,楊鑣答應了婚事,但懇求給他一個月的時間去料理家事。一個月後,楊鑣在家處理完事情後突然去世,據說,他去世的時候有神仙前來迎接他。於是,人們口耳相傳,說楊鑣與大姑一道成仙,雙宿雙飛,並在鞋山上長相廝守。

相傳,大姑神和小姑神有求必應,非常靈驗,前去祭拜者絡繹不絕。凡經過此處的漁民或遊客,往往都會上山祭拜,以求得神明保佑。緣於大小孤山雙峰聳峙,峻峭秀麗,民間又喚其為“蓬萊仙島”。

古人對鄱陽湖水神的崇拜,一方面體現出人們懼怕水所展現出的巨大破壞力,希冀掌管水的神靈能夠防治水患並掌控好水,避免水的泛濫與災禍;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古人樸素的生態環境觀,特別是對湖中山石與水生動植物的資源保護,這些都體現出中國人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