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厚熜繼後張氏,前期很受寵愛,為何最後卻被廢

朱厚熜繼承皇位之後,在嘉靖元年,冊立了陳萬言之女陳氏為後。朱厚熜一開始和陳皇后的感情雖談不上多麼恩愛,但也算相敬如賓。嘉靖七年,陳皇后更是懷有身孕。

然而有一天,張順妃和文妃前去進茗,朱厚熜因為盯著張順妃的手看,導致在一旁的陳皇后醋味大發,當眾摔杯起身。陳皇后的行為激怒了朱厚熜,結果她自己又嚇得不行,回去後竟然流產了。

原本朱厚熜打算廢了陳皇后,但內閣首輔楊一清勸阻,說如今皇后病重,如果廢后恐怕影響不好,朱厚熜也只能放棄。不過陳皇后還是很快就去世了,只是好在沒有被廢。就在陳皇后去世兩個月後,朱厚熜就冊立了繼後,即之前他盯著看的張順妃。

朱厚熜繼後張氏,前期很受寵愛,為何最後卻被廢

張順妃是與陳皇后一同進宮的,只不過她輸給了陳氏,後者被冊立皇后,她被封為順妃。張順妃長得漂亮,所以前期很受寵愛,朱厚熜才會當眾盯著她看。而朱厚熜會選她為繼後,說明張氏不僅只有一張漂亮臉蛋,也是個賢德之人。

據《明史》記載:

“是時,帝方追古禮,令後率嬪御親蠶北郊,又日率六宮聽講章聖《女訓》於宮中。”

可見張皇后的確是個賢后,但關於她賢德的事情,也就僅限於此了。因為嘉靖十三年,張皇后被廢。

《明世宗實錄》記載:

“上諭禮部曰:朕惟陰所以相陽,若地之承天者也。夫為妻綱,婦道曰敬順而已矣。元配既早失,乃因助祀不可無人,列御不可無統,遂推張氏為皇后。恩禮之所加遇,時甚近。乃多不思順,不敬不遜屢者,正以恩待。昨又侮肆不悛,視朕若何。如此之婦,焉克承乾?今退聞退所,收其皇后冊寶,天下並停箋,如敕奉行。”

裡面並沒有說朱厚熜廢后的原因,那麼既然《明實錄》裡找不到原因,《明史》中自然也沒有。因此前期很受寵愛的張皇后,為何最後卻被廢,一直是個迷。不過後世對此有一種猜測,就是張皇后很可能忤逆了朱厚熜,才會被廢。

朱厚熜繼後張氏,前期很受寵愛,為何最後卻被廢

眾所周知,朱厚熜並不是正常以“父死子繼”的方式繼承皇位,而是因為明武宗朱厚照無子,更沒有親兄弟,所以才便宜了他這個家族關係最近的堂弟。

按理來說,朱厚熜就應入繼大統,也就是過繼給明孝宗朱祐樘為嗣,以朱祐樘兒子的身份繼承皇位。但朱厚熜即位後,卻不想認伯父朱祐樘為爹,試圖要尊親爹朱祐杬為皇考(宗法意義上的爹),從而與群臣開展了一場“大禮議”之爭。

朱厚照駕崩的時候,他的生母張太后還在。朱厚熜即位後,將張太后和自己的生母蔣氏都尊為太后,可既然朱厚熜內心並不想入繼大統,那麼自然也不願認張太后為母親。

朱厚熜繼後張氏,前期很受寵愛,為何最後卻被廢

張太后和蔣太后的關係不和,朱厚熜站在生母這邊,對張太后態度越來越差。當他皇位逐漸坐穩,更是將對張太后的稱呼由聖母改為伯母。張太后在宮中的日子並不好過,也無法保住其家人。

有一次,張太后的弟弟犯了錯,她找朱厚熜求情,可惜後者並沒有理會。很可能張太后求朱厚熜無果,所以找了張皇后,希望她出面幫幫忙。可張太后實在高估張皇后在朱厚熜心中的地位了,結果張皇后就因此事激怒了朱厚熜,導致最終被廢。

雖說這只是後世一種猜測,但仔細想想,也不是沒有可能。當初陳皇后因為一時醋味大發,當眾讓朱厚熜難堪,結果朱厚熜氣得不得了,覺得陳皇后讓他丟了面子,他不需要這種愛吃醋、還不分場合肆意任性的妻子,所以要廢了她。不過當時陳皇后因流產病重,在楊一清的勸說下,朱厚熜才收回成命。

朱厚熜繼後張氏,前期很受寵愛,為何最後卻被廢

之後陳皇后去世,朱厚熜冊立張氏為後,並不見得他有多喜歡張氏,只是後者無論外貌還是人品,都是皇后的合適人選。張氏當了皇后,一直仁慈賢德,這是因為她沒有走上陳皇后的老路。

然而在關鍵時刻,張皇后卻為張太后的弟弟求情,這說明張皇后不瞭解丈夫的心思。當初朱祁鈺為什麼廢掉髮妻汪皇后,就是因為汪皇后為朱見深求情,他覺得妻子和自己不是一條心,如今朱厚熜應該也有這種想法。

朱厚熜自即位後,就一直在想辦法脫離“入繼大統”這件事,他想要證明自己,要把明朝皇位轉向自己生父一脈,做到天下人臣服的是他。然而,如今就連自己的妻子都要忤逆自己,還談什麼收服天下。所以“不聽話”的張皇后,也就只能面臨被廢的結局了。

張皇后被廢后改居別宮,兩年後便去世了,由於生年不詳,所以不知道享年多少。她去世後,朱厚熜下令以宣宗胡廢后的喪禮規格入葬,張氏最終葬入金山。

朱厚熜繼後張氏,前期很受寵愛,為何最後卻被廢

張皇后的這一生,用五個字就能詮釋,那便是“伴君如伴虎”。她前期因美貌得到過短暫的寵愛,在陳皇后早逝的情況下,還有幸被冊立為後。張皇后賢德,本以為就能穩坐後位,卻不曾想有一天會突然激怒朱厚熜,就這樣被廢掉。

值得一提的是,張皇后去世時,朱厚熜膝下並無子嗣(之前有過一個長子夭折了,並非張氏所生)。不過已經有妃子懷孕,同年朱厚熜就有一子一女出生。而早在張氏被廢后,朱厚熜就冊立了第三任皇后,下一次,我們就來說說她的故事。

(參考文獻《明世宗實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