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五胡亂華,民族大融合時期

大家好,歡迎來到清風述歷史。品讀中國歷史,領悟非凡人生。今天為大家帶來了五胡向內地遷移,民族大融合第一集。

五胡內遷民族大融合,衰退的草原不僅導致了西晉帝國的滅亡,還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形成。

五胡亂華,民族大融合時期

五胡內遷

西晉末年,大約291年,八王起義爆發,北方遊牧民族趁機脫離晉朝的管轄,陸續遷往中原。這些遊牧民族主要是匈奴、羌族、羯族、鮮卑、氐族這五個部族。他們打敗西晉王朝以後,擁兵自立與東晉王朝南北對峙,史稱五胡亂華或者五胡內遷。

這些少數民族先後在華北地區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組織,其中前涼、西涼、北燕、前趙、北涼、夏、前燕、後燕、南燕、西秦、南涼、成漢、前秦、後涼、後趙、後秦這16個國家,存在了很長時間,並對當時社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這一階段被稱為五胡十六國階段。直到589年隋朝建立,中國才結束了魏晉以來的大分裂時期,五胡政權階段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和分化的時期,一直持續了四百餘年。這個時期是民族矛盾的高潮,也是民族融合的階段,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五胡亂華,民族大融合時期

五胡亂華

具體來說,這些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北方人民貧困潦倒,經濟中心南移。五胡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製造了許多大屠殺,如聲名狼藉的石勒一次戰役就屠殺了十多萬人,政權更迭頻繁,戰爭不斷,大量人口南遷,導致北方人口銳減。據估計,這一時期北方人口約為西晉鼎盛時期的四分之一,減少約1500萬人,形成了人皆相食、白骨遍地的悲慘局面,北方的民生和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晉王率領中原大批民眾南下,這被稱為“衣冠南渡”,改善了南方人口稀少的問題。莊園主有效地組織了大量的勞動力,精耕細作技術和鐵犁牛耕,使得南方廣闊的沃土得以開發。長期以來,南方經濟持續增長,中國經濟中心南移得以實現。

五胡亂華,民族大融合時期

五胡亂華

其二,佛教在東晉建立後迅速發展,僧侶們透過談論為由傳播佛教理論,為文人和官僚所廣泛接受。佛教開始在南方廣泛傳播。公元399年,法賢千里迢迢來到天竺求法。他是中國第一位西行僧侶,他把自己的旅行經歷寫進了《佛國記》,成為研究西域和印度的重要著作。此後,後趙石虎皇帝正式允許漢族人成為僧侶,佛教在中國各地蓬勃發展,在北朝達到頂峰。鑿佛像之風在北方興起,莫高窟和龍門石窟就開鑿於此。

五胡亂華,民族大融合時期

雲岡石窟

其三,民族的大融合。五胡的內遷,雖然破壞了中原地區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發展,但同時也是遊牧民族與漢族之間深厚的文化和經濟交流。十六國政權建立後,朝著漢化、封建化的方向發展,充分模仿漢人的生活方式、經濟模式和政治制度。

如北魏政權進入中原後,開始接受漢文化的指導。孝文帝時期,走向全面漢化化,完成了封建改革。匈奴、羯、羌、氐在戰爭結束時被擊敗,或者被直接屠殺和同化。最終,北魏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分裂。

五胡亂華,民族大融合時期

衣冠南渡

那麼,為什麼北方的遊牧民族要以戰爭的方式和文化凋亡為代價也要內遷呢?

首先,漢武帝時期擊敗匈奴之後,除了遠遷塞外的匈奴外,其餘都被漢朝所控制。朝廷大力吸引匈奴各族內遷,以增加兵員數量,保障邊疆安全。三國魏晉時期繼續不遺餘力地將匈奴、羯、鮮卑等民族內部遷入,以補充勞動力。魏晉時期,北方草原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公元304年至316年之間,中國北方七大草原進入寒冷了半個世紀的時期。多年的乾旱和遊牧民族依水而居生活習性的特點,造成了匈奴的大遷徙。他們不僅向南向東移,而且向西移動,這對羅馬帝國的衰落產生了間接的影響。

五胡亂華,民族大融合時期

五胡亂華

最後,時間正是與西晉八王的叛亂相吻合,朝廷內部空虛,匈奴人開始行動了,北方都尉劉淵藉此機會在幷州獨立,(現在山西和內蒙古部分地區),以漢代正統為藉口,自稱為漢王,後來改國號為趙,被稱為歷史上的前趙,也是十六國時期第一個成立的政權。前趙運用漢代官制,地方政府沿用魏晉以來的州郡制,並採取胡漢分治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