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宋遼戰爭中,強大的遼軍鐵騎一直令宋軍很不適應。

由於宋軍缺乏騎兵,機動力不足,不僅屢屢陷入被動,而且即便打了勝仗也殲敵不多。

不過,在滿城之戰中,宋軍卻取得了斬首一萬餘級,俘虜數萬的戰績。

此戰中,宋軍將領們很好地對“踐墨隨敵”做出了註解。

嚴峻的國防形勢

979年7月,大宋在高梁河之戰中大敗。

此時,大宋的形勢非常危險。

1、大宋元氣大傷。

高梁河之戰,大宋死者萬餘人,糧秣輜重悉數損失。

要知道,宋太宗為了收復幽州,發起作戰時所率者多是周世宗、宋太祖留下的精銳。

2、無險阻可依。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幽雲十六州被割後,幽州以北的山險盡失,自幽州到開封,宋沒有可依託的戰略阻隔地形。

自古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對峙,多以陰山、燕山山脈為天然險阻,輔之以長城。

可是,由於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宋遼之間只能以拒馬河等處為界。

這些險阻不是沒有遲滯、阻擊的作用,但顯然不能像燕山、長城那樣起到戰略阻隔的作用。

3、遼軍反擊的黃金時間已近。

自古北方遊牧騎兵南下,黃金時間正是九月到十二月。

這個時節,秋高馬肥,正是騎兵戰力最強的時候!後來,遼國的《兵衛志》乾脆規定,南下作戰,“出兵不過九月,回師不過十二月”。

而且,高梁河之戰時,遼軍精騎已經雲集幽州,而宋軍糧秣盡為遼軍所擄,遼軍趁勢南下不需要再刻意徵調、準備。

元氣大傷、敵攻已近、無險可依,大宋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突出部

這種情況下,預判敵軍進攻目標,選擇重點防禦區域,成了大宋部署防禦的關鍵。

還好,當時的情勢下,判斷這個重點不難。

遼軍攻宋,可能的方向有三個。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雄州-易州一線是可預期的遼軍進犯區域。

西面的山後方向,遼軍進攻需翻越太行山,宋軍在雁門等處為險,遼軍進攻不論是組織、排程還是攻堅難度都頗大。

東面,霸州以東,是河網、湖泊縱橫地帶,尤其是遇到大雨及海潮氾濫時,這裡會成為“澤地”。這裡,對雙方來說,都不是用武之地。

而中部的易州-雄州一線,則是雙方爭奪的重點區域。

對大宋來說,在此處用兵,可依太行山掩護左翼,沿著太行山東麓北上,則可控制軍都山、燕山,切斷山後與幽州聯絡。

大宋兩次北伐,都是企圖在這個區域作文章。

而對遼來說,一則這一帶的地勢利於發揮騎兵優勢,二則一旦控制這個突出部,則可自徐河,同時威脅保州、長城口、北平寨等處,完全掌握河北戰場的主動權。(後遼控制該區域後,宋雖精心部署防禦仍極為被動)

因此,宋太宗判斷:易州-雄州一段,是當時最有可能發生大規模作戰的地方。

這是一個正確的判斷。

此後,遼10次在河北攻宋,其中8次攻略方向放在該方向。

如此,處於這個突出部南端的滿城,成為一個可預期的戰地!

宋太宗的部署:精心,卻有硬傷。

宋太宗回汴梁前,即進行了部署。

殿前都虞侯崔翰與定武節度使孟玄喆屯兵定州,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屯關南,雲州觀察使劉廷翰為都鈐轄與彰德節度使李漢瓊屯鎮州,便宜行事。

宋太宗的指示是:遼必南犯,你們應該‘’會兵設伏‘’以夾擊。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宋太宗會兵設伏計劃。

可以說,宋太宗採取的一個彈性防禦策略。

即不單純防禦於前沿一線,而是將軍隊縱深配置,待敵軍來攻時,各路協調,“會兵設伏”殲敵。

可以說,這是一種積極的防禦思想,在方向上是正確的。

但是,彈性防禦需要兩個條件,而當時的大宋並不完全具備。

1、前線將帥的高度自主權。

彈性防禦時,防守方即使能預測對方的大致方向,但對對方的統帥、規模、軍隊構成,開戰時的氣象、人心均難以準確預測。

情況多變,也就要求賦予前線將帥統一、便宜之權。

可是,自宋太祖立國,宋廷即吸取五代教訓,集中各種軍事權力,宋太宗雖賦予各將便宜之權,但無論方略、陣圖都作了安排。(排兵佈陣都安排好了,人家還有什麼便宜之權呢?)

各將“依從則未有未合宜,專斷則是違上旨”,很難防守調整。

2、較強的機動力。

彈性防禦,尤其反擊時,需要軍隊有較強的機動力。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戰馬的稀缺,使宋軍機動力長期不足。

可是,當時宋軍騎兵比例雖然很可能勝過北宋中後期,但與遼軍相比則相形見絀。

因此,宋軍一則戰前難以搶佔要點,佔據主動,二則即便取勝,也難以透過追擊擴大戰果。

可以說,宋太宗的部署,大方向是正確的,但隱患不少。

如何打贏此戰?這需要宋軍前線將帥高度的責任感和精湛的戰術素養。

先手之爭:序戰

很快,遼軍來了。

儘管宋軍是防守方,但鎮、定、關南各軍距此仍有一段距離,到達需要時間,抵達戰場後列陣也需要時間。

因此,能否為大軍贏得時間,贏得“先處戰地”的優勢,重任就落在了率先抵達的劉廷翰身上。

此時,“先處戰地”的關鍵,是能否控制漕河上的橋樑。

一旦遼軍控制橋樑,大軍過河,那麼,宋軍將難以佈陣,根本無法抵禦。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劉廷翰奪取橋樑,為後續大軍列陣贏得了空間與時間。

劉廷翰率軍與遼軍前鋒展開奪橋之戰。

奪橋這樣的作戰,宋軍還是不怵遼人的,宋軍擊敗了對手,奪取了橋樑的控制權。

漕河不是長江,只能遲滯敵人,不能阻隔對方大軍,不過,由於宋軍控制橋樑,達到了遲滯敵軍的目的,也就為後續宋軍贏得了時間,也為宋軍佈陣提高了“容錯率”。

陣型之爭1:八陣

不久,宋軍的鎮、定軍抵達了戰場。

他們按照宋太宗的部署,準備列出八陣迎敵。

史書未詳載此戰宋太宗所列八陣的具體部署,不過,按照宋太宗的尿性,這應該類似於宋軍的“平戎萬全陣”,畢竟,這是宋太宗一直“信仰”的“萬全陣型”。

此時,所謂的“平戎萬全圖”尚未問世,但有理由認為:宋太宗的八陣總體方向應當與後來的“平戎萬全陣”類似。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平戎萬全陣”簡要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常陣簡要。

這類陣型的特點是:大!正面大、縱深大、間隔大!

“平戎萬全陣”,中軍大陣正面寬17裡,每個方陣正面與縱深各5裡,方陣間隔1裡,前後兩陣每隊正面65步,正面共約11裡,左右兩陣,每隊佔地50步,正面共17裡130步。(以上摘自《中國軍事通史》)

宋太宗的邏輯是:只要我保護住側翼和後背,我就不會亂,只要我不亂,你就奈何不了我!

以高梁河之戰為例。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高梁河之戰,耶律休哥的側翼攻擊令宋太宗刻骨銘心。

當時,宋軍與耶律沙作戰,佔據優勢。但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的騎兵攻擊宋軍兩翼,導致了宋軍的崩潰。

或許,宋太宗想:如果我兩翼和側後有保護,我就不會亂,而只要我不亂,我就能幹掉耶律沙的“正兵”,那樣,遼軍就“有奇無正”,就“雖銳無恃,難以控御”了。

這個邏輯的本質是:以“處處裝置”防止敵軍抄襲,以大軍穩步推進攻擊敵軍。

可是,每一次戰役都是不同的。

當宋軍兵力佔優時,大正面、大縱深、誠然可以有效防備遼軍對側翼、背部的威脅,而當宋軍佔據優勢時,也不必過於擔心被敵軍分割包圍。

如此,遼軍只能“成列不戰”,或後退待機或遠端奔襲宋軍糧道(後來遼軍即多用此法),但對大陣本身難以直接構成威脅了。

但是,當敵軍騎兵規模極大時,被拆開的各作戰單元均沒有抵抗力防禦敵軍,而其中的大間隔,正好利於敵軍穿插、分割包圍,這簡直就是給對方送人頭!

陣型之爭2:前後兩陣

幸好,宋太宗留下的這幾位將領經過統一戰爭的磨礪,還都是比較有經驗、有魄力的。

遼軍大軍趕來時,趙延進登山望去,只見遼軍騎兵一眼看不到頭,兵力雄厚。

趙延進知道大事不妙,馬上找到崔翰:主上讓我們來這裡,交代了便宜行事,是為了殲敵。現在敵騎這麼多,而我軍星羅棋佈,各陣相隔百步,大家彼此分割,士卒驚恐,怎麼打?不如收攏部隊,合而擊之!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宋軍發現遼軍規模超出預計,必須換陣。

崔翰猶豫:如果我們沒打贏,天子怪罪怎麼辦?

趙延進表示:如果輸了,我獨自承擔責任!

崔翰還是猶豫。

此時,李繼隆發話:打仗貴在變化,怎麼可以預定陣法呢?如果輸了,我承擔全責!

崔翰這才下定決心:變陣!

史書只說宋軍變成了前後兩陣,未再多作介紹。

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參考後來宋琪介紹的兩陣作戰法。

《宋書。宋琪列傳》中提到,宋琪後來給宋太宗提到了對遼作戰的最佳列陣法。

分前、後兩陣,前陣步騎3萬,後陣步騎8萬人。前後兩陣間隔3-5裡。

前陣又分三列:最前方是15000騎兵;陣身是10000步騎(全部“解鐙排之”,即無論步騎皆下馬步戰);後方5000步騎。

開戰後,不論敵軍陣型厚薄,只顧奮力向前作戰。但是,必須保持陣型,以防遭到側擊而陷入混亂。

後陣8萬人,擺開常山之勢,以為根本。即便前陣取勝,後陣也不得輕率前進,以防止敵軍騎兵反擊。

宋遼戰爭初期,這種前後兩重陣被宋軍廣泛採納。因此,有理由認為宋琪所言的兩重陣與此戰中宋軍的兩重陣大底是差不多的。

這個陣法至少有2處”合乎時宜“之處。

1、簡單。

宋太宗悉心佈置陣法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隊伍混亂,集中力量殲敵。

可是,作戰單元越多,戰鬥程式越複雜,反而更容易混亂。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宋琪的“前後陣”示意,其中數字僅為比例參考。

宋軍本就是從各鎮臨時集結到一起的,彼此配合談不上默契。所以,組成越是簡單,越不容易亂。

2、具有較高彈性。

前陣3萬人在前方作戰,指揮官統御8萬人在後方。指揮官可以根據戰場形勢從容排程,掌握戰局主動。

果斷變陣,是宋軍取勝的一處關鍵。

變陣的本質是:將預先“處處裝置”改為“爭取主動”。前部猛攻,以步騎協同對抗敵軍騎兵優勢;後部控扼大軍,以隨時調整應變。

但是,陣法從來都只是作戰勝負的一個環節而已。後來宋軍以前後陣作戰,遭遇大敗的也不少!

所以,我們不應因為此戰激烈的“陣法之爭”而一葉障目。

要想勝利,宋軍要做的事情,比變陣要多得多。

詐降,贏取先機。

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孫子兵法。九地篇》

宋軍變陣的同時,向韓匡嗣“請降”。

久經沙場的耶律休哥認為:宋軍整而銳,不像是會屈服的樣子,應當有詐,應當“嚴兵以待”。韓匡嗣不聽。

韓匡嗣不聽,可能有三個原因。

1、自五代以來,將領的忠誠度普遍不高,將領們降來降去很正常。

後來的君子館之戰中,耶律休哥也是用詐降忽悠了宋將賀令圖。

此時,遼軍陣勢驚人,韓匡嗣有理由認為對手真投降。

2、作戰成本非常高。

宋遼戰爭有一個特點:無論勝負,雙方的傷亡比例一般都很高。

而此時宋遼兩軍正面對峙,打起來誰的傷亡都不會小。

3、詐降的政治風險非常高!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自宋太祖建國以來,大宋一直將防備武將“專斷”作為國策。

宋軍將領連變個陣都要冒殺頭的風險,何況是詐降呢?

如此,韓匡嗣應允了宋軍的投降請求,宋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許多朋友都認為:宋軍詐降,僅僅只是為變陣爭取時間。

其實不然。

耶律休哥認為宋軍“整而銳”,說明此時他正面的宋軍至少已經嚴陣以待了,否則,耶律休哥應當主張趁機猛攻,不會只是建議“嚴陣以待”。

再者,如果宋軍先請降再在遼軍面前列陣,那是把遼軍當傻子了:你是列陣投降還是列陣作戰,難道對方看不出來嗎?

相反,我認為:宋軍不是因為“詐降”而獲得了變陣的時間,而是因為變陣而使對方有受降的必要。

宋軍詐降,不是為了簡單的佈陣,而是為了把握戰場節奏。這一點,我們下面結合戰事再說。

陣法從來不能決定勝負,取勝的一方,往往是把握節奏的一方。

節奏1:開戰

自始至終,宋軍都把握了戰場節奏!

“始如處女,敵人開戶”的任務已經達到,接下來是“後如脫兔,敵不及拒”了。

部署妥當後,宋軍迅速發起了進攻。

一般來說,掌握騎兵優勢的一方,會是先下手為強,掌握節奏的一方。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如果不能發揮機動優勢,則騎兵威力將大打折扣。

騎兵往往會發揮其機動力優勢,或小部誘敵,或繞敵側翼,或襲其糧道,多方騷擾、疲憊、削弱敵軍。

可是,由於韓匡嗣接受了詐降,束縛住了遼軍的手腳,故宋軍掌握了先手。

騎兵之利,在於機動性。

以騎兵為主的部隊遭遇近戰攻擊時,站在原地打是找死,他們必須運動起來!

可是,在大戰中,騎兵如何運動,需要指揮官明確、精準的指揮,否則,就會像肥水之戰中的苻堅一樣,陷入大亂!

此時,韓匡嗣“倉促不知所為”,沒有及時下達指令。相反,翰匡嗣的旗鼓部隊也散亂了!

指揮官沒有統一指揮,各部只好自己行動了。

節奏2:伏擊

遼軍會如何運動?遼軍主帥未必知道,但宋軍將領可以已經預料到了!

戰場北面是河、西面是山谷,東面的遂城方向是唯一適合騎兵運動的地方。

於是,大股遼軍向遂城方向運動。

此時,遼軍雖亂,但損失不大。遼軍作戰,向來“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如果遼軍拉開距離,重新整頓,勝負仍未可知也!

可是,遼軍沒有機會重整了。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滿城之戰示意。

因為,那裡早已有一支宋軍埋伏著,準備給遼軍致命一擊!

原來,早在開戰前,宋軍已經以崔彥進率軍自黑蘆堤北,緣長城口(古趙燕分界長城),潛師遼軍側後。

崔彥進在開戰之初未出擊(否則還怎麼伏擊呢),可見宋軍部署之嚴密、有序,絕非倉促變陣一決生死!

崔彥進此時突然殺出,徹底粉碎了遼軍!

眾即奔,遇伏兵扼要路,匡嗣棄旗鼓遁,其眾走易州山。——《遼史。列傳第四》

敵眾崩潰,悉走西山,投坑谷中,死者不可勝計。——《續資治通鑑》

崔彥進的突然殺出,使遼軍遭遇夾擊,發生了總崩潰,逃到西面山谷,死傷無數。

此戰,宋軍“斬首萬三千級,獲三將,馬萬匹”。宋軍大獲全勝!

總論:踐墨隨敵

踐墨隨敵,以決戰事。——《孫子兵法。九地篇》

此戰,由於史家不惜筆墨地描述了“變陣”一事,因此,人們的注意力多在陣法上。

踐墨隨敵,滿城之戰,宋軍如何大破強大的遼國鐵騎

11人對11人的足球比賽,陣型也只是決定勝負的一個環節,何況十萬人的大戰呢?

其實,陣法只是決定勝負的一個環節而已。

如上文所言,此戰宋軍的勝利,還在他們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了“踐墨隨敵”。

此戰,宋軍將領們的表現,很好地解讀了“踐墨隨敵”。

1、知己知彼。

既然要“隨敵”,自然要了解彼此情勢了。

趙延進登高一望,發現敵軍規模與預計反差較大,找出了不合理之處。

以一形勝萬形,不可。——《孫臏兵法》

我們所有的預先部署,都是根據預先的判斷來制定的。

可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一旦出現超出我們預料的事情,就需要“踐墨隨敵”,進行調整了。

2、從系統著眼,進行總體調整。

找出區域性不合理,誰都會。

球迷看出區域性問題,就可以嚷嚷:誰誰該下,該換誰誰上場了!但教練,則必須通盤考慮各種問題才能做出調整,否則,可能只會徒增混亂而已。

如果只是“變陣”,卻不透過詐降爭取先機,透過與崔彥進協調調整出擊順序,那麼,單純靠“變陣”,宋軍恐怕也是贏不下來的。

因此,如果我們不能從通盤去考慮問題,僅僅只是指出不合理之處,那不是踐墨隨敵,而是發牢騷。

3、頂住壓力,承擔責任。

“踐墨隨敵”最大的困難,往往不在專業能力,而在來自內部的各方面的壓力。

如果不能堅持以勝利為導向,頂住壓力,恐怕雖有好主意,也只能發發牢騷了。

發現區域性問題,從通盤考慮調整計劃,頂住各種壓力,做到這三點,我們才可以真正的“踐墨隨敵,以決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