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是什麼?

這裡有你不容錯過的精彩

這裡有你不容錯過的精彩

新華網思客

深入的工業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現在常說中國的工業比重太高。實際上,中國的工業比重和那些成功的經濟體的差距並不大。

壓縮產能,最好由市場來做,否則受影響的全是私人企業。

摘要

近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做了題為“中國經濟增長前瞻及當前經濟形勢”的演講,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

十三五規劃制定了一個非常宏偉的目標,也就是今後五年經濟增長速度達到6。5%。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跟中國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高度相關。本文分為兩節。第一節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那些國家或者地區的共性,第二節是中國具備的優勢和麵臨的問題。

演講者丨姚洋

那些成功達到高收入標準的國家,對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過程有什麼樣的貢獻呢?正如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寧娜》說的那樣,“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失敗實際上是很容易的,只要做錯一件事,可能就失敗了。

高收入經濟體都非常相象,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才能成為一個高收入經濟體。

那些成功的從中等收入發展成高收入的經濟體都做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經驗

美國的國民儲蓄率實際並不低,超過20%,其中主要是企業儲蓄,老百姓儲蓄比較少,政府則是負儲蓄。有了高儲蓄,才能有高投資。

這是說的投資,不僅包括固定資產,還包括科研投資。搞科研就是靠砸錢,中國在這方面是肯花錢的。

我們有自然科學基金,規模已經達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一半。

照著這個速度增長下去,估計十年內就可以超過美國。

第一,高儲蓄、高投資。

成功的經濟體都進行了深入的工業化。所謂深入的工業化,就是

工業化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在進入中等收入之後還要持續二十五年左右。

各行業的比重變化很有意思。其中農業的比重永遠在下降,而服務業的比重是持續的上升。只有工業很特殊,比重先上升後下降。

美國是這樣,韓國是這樣,臺灣地區也是這樣,成功的經濟體都是這樣的。這些經濟體在工業化到達頂點的時候,製造業的就業可能佔到總就業的30%以上,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能達到40%以上。

現在常說中國的工業比重太高,服務業比重太低。實際上,資料顯示,

中國的工業比重只是高了一點,和那些成功的經濟體的差距並不大。

中國的服務業統計很不準確,估計有10%左右的服務業沒有統計進去。把這部分加上,服務業的比重就高了,製造業的比

重就下來了。

為什麼製造業重要?

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製造業能創造儲蓄。製造業的資本密集度非常高,資本回報的佔比比較高,資本擁有者的儲蓄率高。第二,製造業提升了整個國家的技術水平。第三,製造業支撐了服務業。金融、設計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需要服務於製造業。

拿印度來說,既使美國把所有的電話外包、軟體外包都拿到印度去,在印度也只能僱傭500萬人,對於印度5億勞動力來說只是1%的比例。再說美國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服務外包都放到印度。

印度要想趕超中國,只能依靠製造業,但是印度現在做不到。這是印度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嚴重障礙。

巴西的問題是過早的去工業化

,從八十年代開始就拋棄了工業化程序,當然這跟當時的主權債務危機有關係。自此巴西患上了嚴重的“荷蘭病”。

什麼叫“荷蘭病”呢?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現石油危機,西方世界很緊張,紛紛去找油,就在北海發現了油田。荷蘭大量出口石油導致兩個結果:

一是本幣升值,國內物價變得極其昂貴;二是製造業完全消失。

巴西也是一樣的。這是不搞工業化而失敗的典型例子。

第二,深入的工業化。

成功的經濟體都是出口導向型的,而且製造業佔出口的比重相當高。中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出口了一些資源性產品、農產品,但是後來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現在比重最大的出口產品是機械產品。

很多人說我們的出口技術含量低、是給別人打工,實際上我們的進步在過去三十年是無與倫比的,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做得更好。

第三是製造業的大量出口。

成功的經濟體在很多指標方面和那些不成功的經濟體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在教育和健康方面,他們從一開始就比失敗的的經濟體要好。比如說臺灣地區、韓國等很早就普及了小學教育。

中國建國前三十年犯了很多錯誤,但是透過對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和印度,就可以發現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遠遠高於印度,這奠定了後來發展的基礎。

第四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

拉美地區長時間沒有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貨膨脹。上世紀九十年代巴西的通脹膨脹率是每個月20%。在這樣的環境下,沒有人會去經營企業。

中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1994年通貨膨脹最高達到24%,後來一直下降,1997年之後從來沒有超過10%。

第五是穩定的宏觀經濟。

那些失敗的經濟體經常發生政變,而成功的經濟體大多有穩定的政局。

第六是穩定的政治環境。

這個大概是目前中國沒有做到的,而那些成功的經濟體都做得很好。

比如說臺灣地區,基尼係數沒有超過0。37,收入分配十分公平。

所謂深入的工業化,就是工業化持續的時間比較長。

對中國大陸來說,可能是因為體量太大了,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巨大,因此基尼係數較高。

第七是較低程度的不平等。

中國具有兩方面的巨大優勢:一是大國優勢,二是經濟改革優勢。

中國具備的優勢和麵臨的問題

。中國的大學在校生大概是三千萬左右,每年600多萬大學生畢業。另外,

我們有世界上最多的科研人員,

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2。1%。這個比重每年增加0。1%的話,到2020年就可以達到發達國家的2。5%的水平。

大國優勢首先體現為大學入學規模

中國的國土面積超過歐洲,人口是歐洲的2。4倍,內部差異也要超過歐洲。中國內部的差距遠遠大於沿海地區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過去發展主要是依靠沿海地區,近年來內陸地區已經開始迅速追趕。

大國優勢還體現為巨大的空間。

在本輪經濟改革中,金融改革是比較徹底的。

政府透過放開影子銀行等方式,成功實現了利率的市場化。

由於銀行的避險特性,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是不適合創新的。

想要透過金融來促進創新,必須求助於直接金融即資本市場。透過資本市場,全社會來承擔創新的成本,而創新者個人享受收益。發展資本市場也是中國正在做的。

下面談中國面臨的短期問題,即經濟增長速度下行。原因有三個,

一是世界經濟在調整;二是中國的經濟結構在調整,也就是工業化過程的頂點時刻已經過去了;三是經濟週期的影響。很多人一直在談結構問題,而忽略了經濟週期。事實上中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總共經歷了每七年一個週期的四輪週期,目前我們正處在經濟週期的底部。

在分析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破除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經濟改革優勢也很重要。

,好像解決了產能過剩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上,上一輪經濟增長太好,企業預期太樂觀,加大了投資,最終在經濟週期性調整中出現了產能過剩。是因為有了經濟的衰退,特別是需求不足,所以產生了產能過剩,而不是相反。

壓縮產能,最好由市場來做,否則受影響的全是私人企業,

使壓縮產能成為國有企業的尋租手段,政府應該做的是把產能儘量利用起來。

第一個誤區是把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歸結到產能過剩

實際上經濟學家測度的效率是全要素生產率。它是個殘差概念,是完全順週期的。在經濟上行期間,產能利用充分,效率就很高。而在經濟下行期間,開工率很低,不少工人不上班,效率就很低。這種計算方法並不準確。

投資回報率確實在下降,但這也是合理的。資本的回報率取決於邊際產出。之前有源源不斷的便宜勞動力從農村湧進城鎮、與資本結合,所以資本的邊際產出沒有下降。

現在勞動力的轉移幾乎停止了,資本的邊際回報自然下降。

另外,很多投資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面,這種投資的期限長,見效慢,而且很多回報是社會回報,大大提高了百姓福利,但不一定有經濟回報。

第二個誤區是,由於中國的投資效率在下降,而且下降得很快,所以應該壓縮投資。

供給側改革實際上是要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報,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提高中長期的增長潛力。短期當然有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這些任務,但是從長期來看還是要提高效率。

這些和需求管理是不矛盾的。現在處於經濟下行期,實際增長速度沒有達到潛在增長水平。要想把經濟增長速度提上去,只能透過需求管理。

從手段上看,需求管理無外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與人們的認識相反,從2012年開始財政支出在不斷收縮,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存款在急劇上升。這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是十分錯誤的。

總結起來看,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還是會保持在6。5%以上,目前的增長率低於這個水平,所以要進行需求管理。

中央政府要給企業信心,讓企業家有一個良好的預期,同時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如果能夠這樣做,中國就能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建國一百週年進入高收入國家的夢想。

第三個誤區是認為供給側改革和結構性調整是提高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