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時,第一個死的為什麼必須是廖永忠!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具有爭議性的一位帝王,他的英明偉大,伴隨著心狠手辣。作為開國之君,朱元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洪武三年,朱元璋也曾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封賞了6公28侯,這些人都是明朝的開國功臣,為大明江山的建立立下過赫赫戰功。但令人唏噓的是,縱然是功勳蓋世,他們中卻鮮有善終者,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幾乎被朱元璋以各種藉口屠戮殆盡。而這其中第一個遭殃的,就是德慶侯廖永忠。

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時,第一個死的為什麼必須是廖永忠!

(朱元璋水軍劇照)

廖永忠,原為巢湖水軍將領,年少有為,智勇過人。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僅13歲的廖永忠跟隨兄長廖永安投奔了朱元璋,成為朱元璋帳下最重要的水軍力量。(注:本文涉及年齡,按照舊時習慣,均採用虛歲。)

當時,朱元璋見廖永忠年少,便問道:“你為什麼要投靠我?你也想得到富貴嗎?”廖永忠正色道:“效力於聖祖,掃除寇亂,名垂史冊,正是我的願望。”朱元璋聞言驚歎不已,認定廖永忠日後必成大器。(注:對話出自《明史·列傳第十七·廖永忠》)

廖永忠果然不負朱元璋所望,討方國珍,攻克浙東;俘陳友定,奪取福建;死戰鄱陽湖,攻取德清,進克平江;後又接連平定廣州、廣東、象州、廣西等軍事要地。廖永忠的功勳不容小覷。

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時,第一個死的為什麼必須是廖永忠!

(朱元璋劇照)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廖永忠隨大將軍徐達北伐,攻克察罕腦兒。回京後,因功獲封德慶侯,年祿一千五百石,世襲罔替。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廖永忠官封徵西副將軍,隨大將軍湯和率精銳水軍討伐大夏政權,所向披靡,戰果喜人,為最終消滅夏政權鋪平道路。

至此,廖永忠的功勳和名望都達到了頂點。但是,好景不長,盛極而衰,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廖永忠因“僭用龍鳳罪”被朱元璋賜死,終年53歲。

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時,第一個死的為什麼必須是廖永忠!

(廖永忠畫像)

廖永忠之死,是朱元璋大殺功臣的前奏。那麼,朱元璋到底為什麼非要選擇忠厚老實的廖永忠作為第一個下手物件呢?對於這個問題,筆者簡要分析如下,如有不當或不足,歡迎留言共同探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僭用龍鳳”純屬朱元璋殺廖永忠的一個藉口,縱然廖永忠真的穿了刺有龍鳳圖案的衣服,與朱元璋撞了衫,有僭越之嫌,也罪不至死。因為,以廖永忠的實際情況看,他斷然不可能有謀反之心。彼時,廖永忠只是個小小的德慶侯,論戰功,論威望,他都遠遠不能與李善長、徐達等文臣武將相比,他根本沒有謀反的實力。更何況,廖永忠耿直又忠心,朱元璋實際上也從未懷疑過他會謀反,一切都只是藉口。

筆者認為,朱元璋選擇第一個殺廖永忠的原因有兩點。

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時,第一個死的為什麼必須是廖永忠!

(小明王韓林兒劇照)

第一,徹底掩蓋小明王之死的真相。

眾所周知,朱元璋早年曾在小明王韓林兒手下俯首稱臣。但到後來,他的勢力逐漸壯大,便有了取而代之,自己稱帝的想法,而小明王無疑成了他稱帝合法性的最大阻礙。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5月,朱元璋以到應天享福為由,派廖永忠前往滁州接小明王,但途徑瓜洲時,小明王卻“莫名其妙”掉入江中被活活淹死了。

小明王的離奇死亡,其背後原因不言自明。如果純屬意外,為什麼同行的廖永忠卻安然無恙?如果是廖永忠的私自謀殺,為什麼朱元璋沒有處置廖永忠,反而對其大家讚賞呢?很明顯,是朱元璋授意廖永忠害死小明王的。這是朱元璋與廖永忠之間的重大秘密。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由於還需要廖永忠效力,所以遲遲沒有對他動手,但到了洪武八年,江山基本穩固,朱元璋越來越覺得知道太多秘密的廖永忠是個定時炸彈,隨時有讓他粉身碎骨的危險。所以,朱元璋下定決心處死廖永忠。

這是廖永忠必死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時,第一個死的為什麼必須是廖永忠!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第二,殺雞儆猴,試探其他功臣。

除了前文所述的動機,朱元璋殺廖永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以此試探其他開國功臣的態度。

在朱元璋最早封賞的 6公28侯中,廖永忠實力偏弱,比較好搞定,所以殺他不至於傷筋動骨,引起太大的朝野震動,所以,廖永忠是個不錯的開刀物件。透過殺廖永忠,朱元璋也在試探群臣的反應,再透過這些反應決定下一步該殺誰、該留誰。

比如識時務的湯和,看懂了朱元璋的用意,便主動交出兵權,請求告老還鄉,對於這樣的人,朱元璋就放其一條生路。而對於胡惟庸、藍玉那種不知收斂者,朱元璋則必然會殺無赦。

綜上,朱元璋在決定大殺功臣時,之所以選擇第一個對廖永忠下手,絕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無論廖永忠是否“僭用龍鳳”,是否真的有謀反之心,他都必須得死。這是朱元璋下得一步棋,而廖永忠只是朱元璋的一枚棋子。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