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葵丘之盟看齊桓公政治理想,雖偉大卻只能四百年後由秦始皇實現

據《孟子》一書記載:關於齊桓公與列國諸侯葵丘之盟的盟約內容,一共有五條。

第一條:誅不孝,無障穀,無曲防,無貯粟,無遏糴,同恤災危,備救兇患;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毋使婦人與國事。

所謂障穀、曲防,就是當初楚成王對宋國乾的缺德事兒。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自身安全,或是為了加害鄰國,經常在流經本國的黃河、淮河、濟水等大河築起堤防,堵塞河流,這超損人的!因為如果上游國家築堤,下游國家便會斷水爆發旱災;反之如果下游國家築堤,上游國家便會積水淹沒良田。

從葵丘之盟看齊桓公政治理想,雖偉大卻只能四百年後由秦始皇實現

所以齊桓公提議,大家以後不要再這麼幹了,驅水為害,損人利己,非君子所為也。我們要通力合作,共同治水,以經濟合作帶動政治團結,加強各國的凝聚力。

“反對障穀,黃河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河!”齊桓公帶著諸侯們一起高喊,氣氛很熱烈。

口號誰都會喊,但問題是當今諸侯國各自為政,都有自身的利益,只要天下尚未統一,齊桓公說的再好聽,也永遠只是空話而已。春秋尚好,到了戰國時代,“障穀”問題越演越烈,幾至不可收拾。

比如《戰國策·東周》就曾記載:“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

再看《史記》的記載,公元前332年,趙與齊魏作戰,竟將黃河河堤決潰以浸淹對方。

另外的證據,還有《孟子》一書中孟子責備魏相白圭的話:“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吾子過矣!”

最後是誰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呢?秦始皇。他一統天下之後,就“決通川防”,從此治水一事,終於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了。

這說明對於以大河貫穿天下的中國來說,中央集權遠比邦國聯盟制度要好。最後還是秦始皇實現了齊桓公的理想。

而所謂貯粟、遏糴,就是積儲糧食、不對外出口。由於春秋時國家普遍較小,一有自然災害則往往是全國性的,而且當時農業生產技術與倉儲技術都比較落後,所以很容易爆發饑荒,這樣就得求助於鄰國,若鄰國不救,便會有舉國無炊的危險。這樣就難免會爆發糾紛與戰爭。

關於這一點,十餘年後的秦晉風波很能說明問題。晉國發生饑荒,秦國以渭水運糧,大舉援晉;而由於倉儲技術落後,秦國把餘糧都給了晉國,自己就沒了戰略儲備,而恰巧明年輪到秦國饑荒,晉國卻見死不救,藉機搞封鎖,於是秦晉之間爆發大戰,秦國大勝,晉國割地賠款。

從葵丘之盟看齊桓公政治理想,雖偉大卻只能四百年後由秦始皇實現

顯然,這個問題,同樣只有天下一統後才能得到徹底解決,而齊桓公卻寄此希望於盟約與邦交,只能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吧。最後也得是秦始皇才能實現齊桓公的理想。

另外“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毋使婦人與國事。”簡單來講就是要維護宗法秩序,禁止“廢嫡立庶”與“改立夫人”,不要讓庶子做國君,不要讓小老婆變成大老婆,不要讓後宮干涉君位繼承;這些都是春秋時代之最大亂源,數十年來已引起無數諸侯內亂與國際糾紛,就連上任周天子周惠王都差點犯下此等錯誤(注1)。所以齊桓公才想要擺脫周天子與諸侯另立盟約,在中原重建起統一的政治秩序,確保各國不因內鬥和糾紛牽扯精力,大家都文明一點,規矩一點,緊密團結在齊國周圍,共同對付北狄南蠻,不好嗎?

葵丘之盟約第二條:尊賢育才,以彰有德。

這條簡單,無非就是培養人才。但從齊國的情況來看,自管仲鮑叔牙隰朋這代老一輩賢臣之後,齊國年輕一輩中幾乎沒有賢才,可以說是青黃不接,後繼無人。顯然齊桓公這些年雖霸業鼎盛,但在人才問題上有所忽視,所以管仲特意將這一條加入盟約之中,希望引起齊桓公與其他諸侯的重視。

葵丘之盟第三條: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尊老愛幼,還有善待各國來使,這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需多言。

葵丘之盟第四條: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

意思是:士人的官職不得世襲,官員不能身兼多職,要錄用有才之士,國君不得擅自誅殺大夫。

春秋時期的政治體制主要還是貴族共和制與世卿世祿制,但在這條公約中我們可以看到,齊桓公與管仲希望對其弊端進行部分改革,以改善官僚系統的流動性與專業性;比如規定只有大夫的官職可以世襲,低一級計程車則不能世襲;另外春秋以後國家政治開始變得複雜,並出現了將相分離的官制,而將事權分開、專人專職,這對政局的穩定與避免專權是有積極作用的。此外春秋時代禮崩樂壞,而明文法又未建立,導致各國都有很多臣子任意弒君、君主隨意殺臣的情況,這也是齊桓公堅決反對的。

從葵丘之盟看齊桓公政治理想,雖偉大卻只能四百年後由秦始皇實現

當然,要完全解決世卿世祿的諸多弊端與禮崩樂壞的政治混亂,實現完備的專業官僚體系、明文法制度與中央集權制度,還是得靠四百多年後的秦始皇了。

葵丘之盟第五條:無有封而不告。

封賞大夫采邑必須公告天下,讓天下諸侯來監督你。(或者也可以解釋成要報告霸主齊桓公,得到齊桓公批准才行。如果是這樣,那麼齊桓公就等於變相獲取了中原各國的人事權,在制度上建立起了齊國主導的權力秩序)

五條盟約之後,依照慣例還有一句套話:“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成語“言歸於好”源出於此。)完了殺死犧牲,將牛血塗在嘴巴上,稱作歃血為盟,然而再把盟書藏好保管起來,這會就算開完了。不過據《孟子》:“葵丘之會,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以及《穀梁傳》:“陳牲而不殺,讀書加於牲上。”看來諸侯們並沒有按照規矩舉行宰牲與歃血儀式,只是把盟書放在牛身上宣讀一遍即罷。為什麼?因為春秋時代耕牛非常貴重,就這樣殺掉太可惜了,而且也顯得相當野蠻、不文明,齊桓公這也是對會盟制度的一種人性化改革。

不過說實話,歃血也就一形式而已,真正有心歃不歃都無所謂,若是無意遵守盟約,就算宰一萬頭畜牲、把嘴巴塗成雞屁股都沒用。

從葵丘之盟看齊桓公政治理想,雖偉大卻只能四百年後由秦始皇實現

總之呢,齊桓公想要透過葵丘盟會維護政治秩序,加強諸侯聯盟關係,改善經濟合作環境的政治理想,註定只能成為一大堆不切實際的空口號,純粹面子工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很難實現,諸侯們也都對此不以為然,只有齊桓公自己自我感覺良好,他玩的還不過癮,竟然又想著更上一層樓,率領諸侯去泰山搞什麼封禪大典,這讓管仲很頭痛。管仲是商人出身,在他看來,有名無實,有害無利的事,都不值得去做。

所謂封禪,其實應該分開來講,叫做封泰山、禪梁父。五嶽之中,泰山為首。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亂之後,致使天下太平,才可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在此之前最近的一次封禪大典是周成王搞的,此後數百年,沒有一個周天子敢封禪,因為功業不夠,然而齊桓公身為一個諸侯,卻想僭越禮教而行封禪,此乃大逆不道之舉,也是齊國尊王事業的大倒退,真要搞起來,必定會造成諸侯離心、群起而叛齊的不利局面。

從葵丘之盟看齊桓公政治理想,雖偉大卻只能四百年後由秦始皇實現

齊桓公真想封禪,也不是不可以,除非他舍霸道而行王道,廢黜周天子,代周而王之。(所謂王道,即以超凡入聖的仁義道德感動天下,最終感動得天下人鼻涕一把淚一把地來歸附,最終成為天下共主,比如堯舜禹湯)

但這是不可能的,齊桓公還遠沒有那樣的威望、德行與實力。硬要實施只會自毀大業,將好不容易初建的天下秩序徹底打破,到時候天下大亂,齊桓公和管仲就是千古罪人。

孔子曾責管仲“器小”,只能輔佐齊桓成就霸業,而不能使之實行王道,殊不知春秋社會形式與三代之時大有不同,所謂“王道”已然不合時宜了,孔子是個懷念過去的人,管仲可不是。以當時之局勢,誰都不可能王天下,只有四百年多後秦始皇雄才偉略,累秦百年之功,兼併天下,不行王道而成帝業,才能封禪泰山,成千古一帝。

從葵丘之盟看齊桓公政治理想,雖偉大卻只能四百年後由秦始皇實現

總之不管怎麼說,齊桓公再偉大,離封禪還是遠的很,至少,南邊的楚,西邊的秦,北邊的晉,就絕不會讓齊國得逞。所以管仲苦口婆心,勸齊桓公收手。

然而此時齊桓公已被自己膨脹的野心燒的熱血沸騰,根本顧不得那麼多了,他說:“寡人北伐山戎,過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漢。兵車之會三(主持共申誅伐之會三次),而乘車之會六(又稱“衣裳之會”即主持敦睦盟好之會六次),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諸侯莫違我。如此功業,三代之聖王也不過如此,何以不可封禪?”

管仲見齊桓公說了不聽,只好從另一個方面來勸阻他:“可是封禪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黃土高坡產的優質黍禾做供神的祭品,江淮地區產的三脊菁茅做拜神的席子。還得事先有祥瑞之兆,什麼東海的比目魚啊,西海的比翼鳥啊,還有什麼鳳凰啊麒麟啊嘉穀啊,林林總總共要出現十五種祥瑞才行。現在什麼徵兆還都沒有,荒草烏鴉倒是一大堆,這樣就去封禪,得被皇天后土笑掉大牙的。”

齊桓公一聽原來封禪這麼麻煩,頓時傻眼,無奈之下只好作罷。

其實管仲所言,雖是推託之語,但句句倒是大實話,古之封禪,的確需要祥瑞降世才能令天下信服。比如說黃帝屬於土德,所以有黃龍和大蚯蚓出現。夏朝得木德,就有青龍降落在都城郊外,且草木長得格外茁壯茂盛。商得金德,所以山中竟流出銀子來。周得火德,便有紅鳥之符瑞。現在齊桓公啥德啥祥瑞都沒有,當然不能封禪。

不過齊桓公還算是挺淳樸的,後世帝王想封禪沒祥瑞怎麼辦?好辦,自己造,隨便抓頭鹿化裝一下說是麒麟,在地裡隨便埋個鼎挖出來說是上古寶鼎,隨便挖幾個坑說是仙人足印,左右糊弄一堆小民而已,這還不簡單!

從葵丘之盟看齊桓公政治理想,雖偉大卻只能四百年後由秦始皇實現

注1:所以呂不韋的《呂氏春秋》說:“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是故諸侯失位則天下亂,大夫無等則朝廷亂,妻妾不分則家室亂,嫡孽無別則宗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