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杜甫筆下中的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看似低調,卻滿是讚譽和期盼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杜甫筆下中的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看似低調,卻滿是讚譽和期盼

杜甫是唐代偉大詩人,被稱為詩聖。他的詩風偏向描寫現實社會,內容豐富。杜甫生活的時代正處於唐朝從盛轉衰,他用現實主義的詩風描述了當時的國家社會變化和人民生活的苦樂,讓現在的人能透過閱讀他的詩感知當時的現實場景。

在安史之亂前後,杜甫悲天憫人,憂國憂民,用濃郁悲涼的文字,結合詩經、漢樂府和建安文學的寫實精神,寫出了《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和《兵車行》、《洗兵馬》等名篇。

杜甫筆下中的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看似低調,卻滿是讚譽和期盼

在這些詩文中,杜甫注重客觀描述,融敘事、寫景和抒情於一體,充滿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憐民憫物的色彩,向後世真實地描述了安史之亂期間,國家危難、兵荒馬亂和人民顛沛流離的真實情景。在這些詩文中,我們都能看到關於被稱為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的字眼。

因為郭子儀在安史之亂中的重要貢獻,杜甫在這一時期的詩文中對郭子儀充滿了期待和贊慕,這種描述有別於史書,可謂是發自於杜甫的肺腑。

杜甫筆下中的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看似低調,卻滿是讚譽和期盼

《新安吏》表達了杜甫的心情矛盾,既對兵役之苦充滿同情,又不得不對國家的前途充滿擔心。文章透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之事寫出了國家徵丁服兵役給民生帶來的困苦,也透過“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表達了對送行百姓的寬慰。這其中的僕射,就指的是郭子儀。公元757年年中,郭子儀在清渠與叛將安守忠交戰失利退守武功,被降為左僕射,兼同平章事。

公元757年閏八月,郭子儀被任命為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急令收復兩京,杜甫的《喜聞官軍已臨賊境》大概就作於此。在文章中,杜甫寫到:“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在當時,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由唐肅宗李亨長子、廣平王、未來的唐代宗李俶擔任,所以杜甫才說元帥歸龍種。司空即郭子儀,這裡借古代兵書六韜之一的豹韜寫出了郭子儀力挽狂瀾開武韜武略,

杜甫筆下中的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看似低調,卻滿是讚譽和期盼

公元758年,郭子儀被拜中書令,於九月配合討伐安慶緒。於是杜甫在《洗兵馬》中說“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這首詩作的背景是兵馬收復長安和洛陽之後,在詩中,成王(由廣平王進封)指當時收復兩京的主帥、太子李俶,郭相指中書令郭子儀。意思是成王收復兩京轉而變得小心謹慎,郭子儀是自古以來能圖謀全域性、策劃周長的少有者,對李豫、郭子儀的讚美之詞溢於言表。

公元762年,唐肅宗詔封郭子儀為汾陽郡王,在古代,異姓封王本來就是少有且被皇帝所忌諱的事情,那麼為什麼郭子儀能封異王呢?杜甫在《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寫道“神靈漢代中興主,功業汾陽異姓王。”即唐朝之所以能夠中興,最大的功勞就是12年征戰並取得不世戰功的郭子儀。同樣,在《夔府書懷四十韻》之序中,杜甫同樣也寫道“天祚土德,實生汾陽”。可見杜甫對郭子儀的推崇倍至,他堅定認為,安史之亂之所以能夠平復,最大的功臣就是郭子儀。

杜甫筆下中的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看似低調,卻滿是讚譽和期盼

郭子儀是唐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透過武舉成為朝廷的軍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默默無聞。到安史之亂髮生後,他才開始擔當重任,收復兩河地區和長安洛陽、敗吐蕃、平回紇,史稱唐中興中將。郭子儀也因卓著戰功累封為代國公和汾陽郡王。郭子儀於公元781年7月9日去世,享年八十五。死後被追贈為太師,諡號忠武,配饗唐代宗廟廷,陪葬於建陵。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