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魚臺村落 | 清河鎮 · 石集--集市一興七百年

石集--集市一興七百年

文:劉儒堔

古寺已逝,石集猶存

魚臺村落 | 清河鎮 · 石集--集市一興七百年

只聽石集村的名字,隱約可以聯想到村莊由集市變化而來,然而聽過村中老人的述說,才知道看似普通的鄉村集市已延續近七百年之久。

相傳元至正年間,此地有泉水自石縫流出,終年不斷。有僧人依泉水修建寺廟,名為龍泉寺,與現存棗莊的龍泉寺相對,又稱西龍泉寺。該寺元末雖然一度被毀,而泉水仍未斷絕,故至明嘉靖年間重修龍泉寺,香火日盛,四面八方前來朝拜祈福之人漸多,形成集市。關於石集這一名稱來源說法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泉自石竇而生,故名石竇集,此說法記載於清光緒縣誌;另一種說法則來自於村中老人口述:明洪武初年,山西人口大量移居山東,龍泉寺附近原多為高、郭兩姓,又遷徙來兩姓人家,因此取四姓聚集之意名為四頭集,後漸漸演化為石頭集,而其中的高姓家延續至今已有八十多世。

後龍泉寺於明崇禎十五年毀於一度攻陷魚臺縣城的闖王李自成的農民軍,此地的集市卻保留了下來,乾隆初年,石豆集首次作為官方命名的村莊出現在史書中。雖然寺廟未能重修,當地的村民們卻依照自己的信仰修建了奶奶廟,關帝廟,火神廟等,更是從側面印證了此地集市之繁華。此後的近三百年,村莊沒有發生大的遷徙和變化,延續至今。

魚臺村落 | 清河鎮 · 石集--集市一興七百年

新時代 新石集

記憶中的三仙奶奶祭祀文化

魚臺村落 | 清河鎮 · 石集--集市一興七百年

一集三廟,是石集不同於其他村落的顯著特徵。由龍泉寺流傳下來的香火文化為奶奶廟,關帝廟,火神廟所繼承,其中香火最為鼎盛,持續時間最長,祭祀活動最完整的,無疑是奶奶廟。奶奶廟,又稱三仙奶奶廟,泰山奶奶廟。三仙奶奶作為地方傳說在魯、豫、蘇、皖四省交界的區域內流傳。村裡老人們如今也難以記清廟裡供奉的三位奶奶的名諱,而記憶中最清晰的,就是奶奶廟的祭祀和廟會了。

由於古時農作靠天吃飯,收成不定,並不是每年都會有大型的祭祀,日子也無定數。往往會在某年大豐收之後,選一個黃道吉日舉行,一方面豐收之年家家戶戶糧食有所富裕,可以湊出供奉的祭品,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豐年的喜悅和對來年收成的期望。每次祭祀,往往由村裡幾戶大戶人家的當家人商議而定,有時也會有官府出面,祭祀的程式也沒有那些大寺大廟繁雜。祭祀的頭些日子,就要忙著家家戶戶湊些錢財買三牲貢品,裝點廟堂,製作抬神大轎,請好戲班子等等。

祭祀的當日,一切妥當。一陣鞭炮響起,村裡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著村民,到廟裡先為三位奶奶上香,供上今年剛剛收穫的糧食,向奶奶們稟告今年的收成,添了多少人口,更重要的是感謝這一年奶奶的保佑。大家稟告磕頭行禮之後,就是最熱鬧的請神了。村裡最精壯的年輕人先向奶奶磕過頭後,小心翼翼地架起神像,放在準備好的抬神大轎上。請神的路線往往是穿村而過,繞村回廟,好讓家家戶戶都能沾上奶奶的仙氣。在隊伍最頭裡的人,要沿路高喊,高喊的內容已然不得而知,大概是恭迎奶奶的話。隨後就是喇叭和鑼鼓開道,引領著抬神大轎前行。神像之後跟著許多村民,不時會有村民停下腳步,跪地虔誠祈禱。此時的大人們往往會催促自家的孩子們繞著請神的隊伍嬉鬧,傳說奶奶們最喜孩童,沾過奶奶仙氣的孩子可以順利的長大成人。回廟之後,安置好神像,此時供上三牲水果,再行叩拜之禮,祈禱奶奶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大獲豐收。祭祀請神完成之後,當天往往還會有戲班子唱上一臺大戲。

這種大型的祭祀,自清朝中段之後,由於豐年罕有,兵荒馬亂之年不斷,漸漸的斷絕了,只有一些耄耋老人曾從他們的長輩那聆聽過關於祭祀的回憶。歷經滄桑變故,雖然奶奶廟的信仰和香火隨著廟堂裡的神像消逝,作為幾代人的精神寄託,奶奶廟一直留存至建國之後。其間一度作為小學教室使用,最終於七十年代因學校擴建而拆毀,僅有一些石碑石獅被村裡人埋入地下得以保留。

祭祀不常有,廟會卻不斷。準確的講,石集古時的廟會和集會並沒有太大差別,每逢十五或一些其他的好日子,集會上會多了許多來自外地的商人,或者雲遊的戲班子,自然就成了廟會。而廟會和趕集最大的區別在於,人們除了可以購買日常所需,還是一個休閒娛樂的好日子。而平常的集會也常常人潮湧動,正應了那句古文:“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比肩接踵而在。”除了縣城的大集市之外,少有能與石集比肩者。每逢元宵節,還會有跑竹馬的戲班子在集市演出,使得廟會更顯熱鬧。廟會一直持續到建國之後依然存在,而近些年因為人們生活和出行方式的巨大變化,如今只見趕集而不見廟會了。

魚臺村落 | 清河鎮 · 石集--集市一興七百年

石集村農貿市場

私塾到學堂,學堂到小學,不變的是學風濃厚

魚臺村落 | 清河鎮 · 石集--集市一興七百年

石集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其有學校存在歷史幾乎等同於村莊的歷史。由於集市興盛,人口眾多,漸漸的有一些教書先生在此開設私塾,收徒授課,鄉間學風日盛,不同於有些村莊一村一塾,石集私塾眾多。自明朝起,魚臺境內一直有官府興辦的書院,勸學所,學堂等,而這些地方往往只有鄉紳官員家的孩子才有機會入學。而石集的私塾則為一些窮苦人家的孩子提供了讀書識字的機會,因此附近鄉村的凡是家庭條件允許者,多送孩子來此識字。然而私塾往往是一些落魄書生為生計而辦,少有孩子能夠自此出人頭地。

轉機始於清末變法之時,清政府各地廣開學堂,而在魚臺除縣城外,又在石集開設學堂一所,自此石集的孩子們終於有機會走進規範化的教育場所。民國時期,學堂改建中心小學,又新建中學,成為縣內最早的五所中心小學,最早的兩所中學之一,甚至於在黃泛初期縣城小學停辦的情況下堅持開課,使得那個最困難的年代的孩子們仍有機會讀書學習。

建國之後,石集中心小學得以保留,由於建國初期經濟條件困難,學校長時間借用奶奶廟遺存的三件大殿作為教室,直至七十年代得以擴建。幾經變化,如今石集中學屹立在石集的土地上,在校學生六百餘人,這裡的師生們繼承著數百年來留存的好學之風,為魚臺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新時代,新石集

自1966年石集一直作為人民公社和鄉政府駐地,直至2000年魚臺縣鄉鎮合併。現石集村屬清河鎮管轄,總人口近900人,耕地1119畝,農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省道251穿村而過,寬敞的石集農貿市場自省道延伸而出,石集的集市依然是附近最熱鬧的集市之一。如今的石集人富裕起來,有的自己蓋起了小樓,有的住進了社群。村中的劉姓村民們一起建起了劉家祠堂供奉祖先,將香火文化繼續傳承,不遠處的石集中學每天的清早總會傳來陣陣地讀書聲。身處石集,廟堂高聳,學風濃厚,好像還是那個百年前的石集。身處石集,老人有所仰,孩童有所學,早已是一個新時代,新風貌的石集。

魚臺村落 | 清河鎮 · 石集--集市一興七百年

省道251穿村而過

攝影:段成勳 五月天

編輯:陶陶

主編:五月天

綜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