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國古人愛跳交誼舞,規矩比現代還多,跳不好還翻臉

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中國古人愛跳交誼舞,規矩比現代還多,跳不好還翻臉

在現在,很多人認為交誼舞是來源於西方的社交舞蹈。西方交誼舞是由民間傳入上層社會,並在宮廷之中得到發展完善,因此不僅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還有繁多的規矩。其實,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在古代也有交誼舞,而且規矩並不少於西方。

中國的交誼舞最興盛的時期,應該是在漢、魏、晉這三朝。當時的交誼舞,是主人與客人之間的互動,完全是男子之間的友誼展現。在那個時候,一般宴會之上,主人先起身為來賓跳舞,完畢之後指定一個來賓繼續跳舞,這叫做“以舞相屬”。被邀請的客人,就是屬,而且必須接下來屬,否則就是失禮的大錯,是會惹得主人生氣的。

中國古人愛跳交誼舞,規矩比現代還多,跳不好還翻臉

比如在三國時期,蔡邕因為剛直被貶出京城,發配到五原。雖然在此還險遭此刻襲擊,但好歹也算保全了一條性命。遇到皇帝大赦時,五原太守王智特地邀請蔡邕參加宴會。然而,因為蔡邕素來看不起王智,所以當王智起身跳舞后,讓蔡邕“以舞相屬”時,蔡邕卻拒絕“屬”。

這一下就是當眾打王智的臉,完全不留退路。王智大怒,動用在京城的關係,不僅沒讓蔡邕回到朝廷,還被貶到更遠的地方。

中國古人愛跳交誼舞,規矩比現代還多,跳不好還翻臉

跳了舞還不算,跳舞時還必須投入,這才是當時交誼舞必須要達到的效果。比如該旋轉的時候要旋轉,該小步的時候要小步,該回頭的時候要回頭。這些動作做到位之後,表情也要到位,一點不能含糊,這才是交誼舞的本質。

然而,還是有不配合的人,來破壞這個規矩。同樣是在三國時期,陶謙在當舒城縣令的時候,有一次遇到了郡守張磐為他舉辦宴會。郡守是他的上司,陶謙也敢不服從,只好去了。然而,在宴會之上,陶謙卻抖了一個小聰明。

中國古人愛跳交誼舞,規矩比現代還多,跳不好還翻臉

張磐自己跳完舞后,要“屬”陶謙,陶謙也不能不“屬”。但是,就在跳舞的過程中,陶謙顯得心不在焉,很多動作都不到位,尤其是轉身的動作乾脆不做。張磐很奇怪,關切詢問陶謙原因。陶謙卻高傲地說:

不可轉,轉則勝人。

在當時,不光轉身,升官也是用的這個轉字。陶謙即是在語帶雙關地指出,我這不升官則已,一升官就不會屈居人下。人下?誰人下?當然是張磐之下。然而張磐也不是傻子,自然聽得懂弦外之音。這場宴會不歡而散,陶謙也辭官逃走了。

中國古人愛跳交誼舞,規矩比現代還多,跳不好還翻臉

一般介紹古代交誼舞的文章,就是這兩個例子最多。其實,在秦末漢初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個風氣了。還記得鴻門宴嗎?當時項莊就是以舞劍為藉口,想在宴會之中除掉劉邦。這說明,劍舞也是當時宴會舞蹈的一種表現形式,否則項莊也不會唐突地提出這個方案。

同時,當項伯為了保護劉邦時,“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這從另一方面說明,在當時就已經有了交誼舞的雛形。兩人可以同時起舞,並且還有交流和互動。

中國古人愛跳交誼舞,規矩比現代還多,跳不好還翻臉

在唐朝的時候,宮廷之中的舞樂盛行,唐太宗還非常喜歡舞蹈,甚至創立過“秦王破陣舞”。而且,在上層貴族之間,流行一種叫做“打令”的舞蹈,就是當時的交誼舞。唐太宗曾經表示這些舞蹈應該抒發感情,不應該太拘束,並且鼓勵宮廷舞蹈向民間發展。

然而,到了宋朝之後,特別是程朱理學的留行,讓風氣變得拘謹起來。人們開始更為注重等級身份,認為跳舞是下人的事情,可以欣賞,但並不屑學習。久而久之,交誼舞這種形式,也逐漸退出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